分享

026 明清时期风水学有何发展?

 不不君 2023-10-01 发布于内蒙古

风水理论在宋代已经基本定型,到了明清时期主要是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提高。在地学方面,徐霞客做了很大的贡献。徐霞客一生访遍名山大川,他虽不是从事风水术,但他对岩溶、流水、地貌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并完成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

清初考据学盛行,一些学者在地学上也有贡献。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地脉》《形胜》《风土》等篇目,对舆地山川进行了探讨。

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曾在日本引起轰动。此书有三卷十篇,卷一是兴造论、园说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篇。卷二讲述栏杆。卷三有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

明成祖对风水术有偏好,他曾多次召见风水师,为自己卜寿陵。明代民间普遍讲究风水,以士人为重。清王朝重视陵墓的风水,阳宅建筑也很讲究,颐和园的排云殿就是传说中的风水佳处。

清代民间也很讲究风水。北方人修四合院,大门都开在院子正面的前左角,称为青龙门。这样的结构为坎宅異门,最吉利,住在这种院子里的人在心理上很容易得到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