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44. 1943年4月29日,特鲁克上空十分钟(上)
2023-10-01 | 阅:  转:  |  分享 
  
1044. 1943年4月29日,特鲁克上空十分钟(上)希尔斯上尉有充分的理由感到疑惑:他的机枪刚刚扫射了前方的一架日军战机,子弹径直射入了
敌机的机身和翼根处。然而,那架日军战机却没有采取任何规避动作——没有摇摆、翻转机翼或滚转,只是闷着头继续朝前飞去。于是,感到大惑不
解的希尔斯上尉加大油门追上自己的猎物与之并排飞行,并朝那架敌机的座舱里望去。原来,日军飞行员的大半个脑袋几乎被轰掉了,只是他的双手
仍死死地抓着操纵杆。最终,这架零式战斗机开始缓缓地转向海面并一头栽了下去。那位被爆头的日军飞行员并不是当天唯一的倒霉蛋,对部署在特
鲁克群岛的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来说,1944年4月29日上午绝对是一个糟糕的时刻:在当天港口上空的短暂混战中,美军从“兰利”号轻型航
母上起飞的8架“地狱猫”战斗机击落了21架日军之前曾引以为傲的“零战”,并为后续机群发起大规模空袭扫清了障碍。图1.在4月29日上
午的扫荡过后,4月30日,一架日本中岛B6N“天山”舰上攻击机在美军战斗机对特鲁克环礁发起的后续扫荡中被打得起火爆炸让我们先把目光
转向太平洋上的加罗林群岛,在其赤道偏北方一侧,就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在南洋最重要的海空基地特鲁克环礁。“特鲁克”一词源于马来语,
本意是指“耸入高空的山”,其岛屿兼有珊瑚和火山两种特点。这座内有景观壮丽的锚地的太平洋群岛原属西班牙人,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
班牙人为了筹款进行战争而以2500万比塞塔的价格把包括特鲁克群岛在内的整个加罗林群岛卖给了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趁火打
劫,把南洋上的一大票德国殖民地群岛悉数收入自己囊中。德国战败后,特鲁克群岛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的“委任统治地”。特鲁克环礁内部水域
面积广阔,其锚地即便停下全部联合舰队及其支援舰艇也不在话下。群岛周围有名叫春、夏、秋、竹的四个小岛(日本人起的名),上面建设了修船
用的船坞,一般受创的舰艇在特鲁克环礁均能得到妥善的维修。随着“大正德莫克拉西”的终结和进入动荡的昭和时代,日本帝国在太平洋上的野心
也不断膨胀,日美矛盾亦逐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确定了对美“渐减迎击”作战的所谓“九段击”构想之后,特鲁克环礁对日本海军的重要
性遂直线上升。当时,外界甚至称特鲁克环礁为“日本的珍珠港”或“太平洋上的直布罗陀”,日本方面在宣传时通常还要加上“堡垒”和“坚不可
摧”一类的说法。图2.莫恩岛是构成特鲁克环礁的诸多岛屿之一,上面这张照片是由“兰利”号航母搭载的第32舰载机大队的一架照相侦察机于
1944年4月底拍摄的。沿着岸边的白色区域可以看到岛上的日军机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莫恩岛成为特鲁克群岛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太平洋
战争爆发后,日美两军在战争中期曾于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一带展开激烈的厮杀,日军大批受损舰艇均返回特鲁克基地修理战伤,日本陆海军的多
次出击也是以特鲁克为基地进行的,这自然也让这处环礁成了美军的眼中钉。当历史的时钟来到1944年年初时,兵强马壮的美国海军决心在此地
给予日本海军以重击,拔掉这颗让自己长期如鲠在喉的钉子。1944年2月4日,两架执行远程侦察任务的美军B-24“解放者”式大型飞机出
现在特鲁克环礁上空。发现美军的这一举动后,日本海军大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意识到,日军的前沿基地已处于美军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
之内,特鲁克已不再安全了。于是,急于保存实力的古贺峰一下令舰队即刻起航,驶往西边将近1200海里之遥的帕劳群岛,并且再也没能回到特
鲁克。2月17日破晓时分,在马克·“皮特”·米切尔上将的指挥下,美军第58特混舰队出动大批舰载机,对特鲁克发起了代号“冰雹行动”的
为期两天的无情攻击。尽管日军的大舰队早已逃之夭夭,但美军还是发现了很多可以击落、炸毁或击沉的目标。美军在2月17-18日的空袭所带
来的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是,为后世“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佳的沉船潜水地点。图3.在1944年2月17-18日突袭特鲁克潟湖的“冰
雹行动”中,一架格鲁曼F6F-3“地狱猫”式战斗机正从被重创的日军驱逐舰“太刀风”号上空飞过。“太刀风”号于2月4日在距离特鲁克9
公里的海域触礁搁浅,日军虽多次出动拖船前往营救,但均未成功。该舰在17日的空袭中被美军命中数弹,18日上午再度遭到攻击后沉没猛烈的
空袭过后,作为海军基地的特鲁克已不堪再用,因此也就不再值得美军浪费兵力,出动登陆部队将其拿下了。然而,此时的特鲁克群岛上仍然部署有
日军的空中力量(当时,特鲁克/加罗林群岛一带部署的日军航空兵力主要是第二十二航空战队和第二十三航空战队),是一处不能忽视的据点。为
此,两个月后的4月下旬,米切尔将军又率领舰队对这片曾经令人生畏的环礁进行了空袭。在此之前,第58特混舰队曾南下支援麦克阿瑟将军在新
几内亚作战的部队,并空袭了马里亚纳群岛、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和拉包尔等地,后前往马朱罗环礁进行补给。随后,他们在4月份再度挥师杀向特鲁
克,发起了本次大规模空袭。这一仗,米切尔麾下的参战舰艇之一是“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在“冰雹行动”期间,“兰利”号所在的特混大队(
TG58.3)被命令支援对夸贾林群岛中埃尼威托克环礁的两栖登陆,因此错过了对特鲁克的空袭。作为在“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舰体上加装
飞行甲板和机库而成的轻型航母的首舰,此时的“兰利”号是一艘才服役半年多点、下水还不到一年的新舰,时任舰长是华莱士·“高奇”·狄隆(
Wallace M. “Gotch” Dillon)上校。图4.左为“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首任舰长华莱士·“高奇”·狄隆上校在安纳
波利斯海校读书时,狄隆是一位摔跤运动员。在1918年的年鉴中,他被描述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恶战中可以把他带在身边”。作为早期
的海军飞行员,狄隆在20世纪30年代与他的好朋友“乔科”·克拉克(“Jocko” Clark)在科罗拉多州共住在同一间小屋里。狄隆
上校是位坚定而又平易近人的海军军官,受到了手下舰员们的广泛尊重。狄隆也回报给他们以尊重。1943年8月31日服役后,“兰利”号搭载
着第32航母舰载机大队(AG-32)投入了对日作战。由于机库空间和甲板尺寸不及“埃塞克斯”级大型航空母舰,因此第32航母舰载机大队
只有23架格鲁曼F6F“地狱猫”式战斗机和9架TBF/M“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虽然在数量上居于劣势,但其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们却抱
有积极的进攻精神。图5.一架飞行在太平洋上空的格鲁曼F6F“地狱猫”式战斗机,隶属于第58特混舰队。“地狱猫”许多方面的性能都优于
日军主力零式战斗机,在1944年4月VF-32中队扫荡特鲁克潟湖上空的战斗中,该机被证明是一种致命的武器第32航母舰载机大队下属的
第32战斗机中队(VF-32)由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戈德斯伯勒的爱德华·科布·奥特劳(Edward Cobb Outlaw)少校指挥。
在安纳波利斯海校1935年的年鉴中,奥特劳被定义为是一名“颇具个性的猛汉”。虽然在毕业时,奥特劳的成绩接近全校倒数第一(在442人
中排名第436位),但他日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且广受尊敬的海军飞行员。“兰利”号摄影部门的水兵们都管奥特劳叫“哮特劳”(Shout
law)——他们冲洗战斗机照相枪胶片的速度从来没有快到让奥特劳满意过。奥特劳的僚机飞行员是一位二十三岁的中尉,名叫唐纳德·“达格伍
德”·里维斯(Donald “Dagwood” Reeves),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普埃布洛。或许是看到这位年轻的预备役军人身上有一丝
自己的影子,于是奥特劳便给了里维斯不少照顾。在一份判断是否适合飞行的报告中,奥特劳称,他认为里维斯有“相当大的积极性”,并指出里维
斯“以其热情和出色的表现激励了他的飞行员同袍”。在VF-32中队,里维斯是位受欢迎的人物,特别是在成功地要求沃尔特·迪斯尼工作室为
该中队设计了徽章之后。图6.沃尔特·迪斯尼工作室为VF-32战斗机中队设计的徽章,据称该中队的官兵也以佩戴这个“迪斯尼设计的徽章”
为荣或许是受到他们那喜欢咆哮的中队长的影响,绰号“奥特劳的匪徒”的VF-32中队的飞行员们也常常表现粗鲁甚至“不讲理”,而且对女护
士和烈酒有着“强烈的感情”,对向他人道歉之事则嗤之以鼻。不过,在所有的个性之中,最重要的是这群年轻人怀有要对着日本鬼子发泄一通的强
烈愿望。1944年4月29日这天,他们得到了这个机会。在破晓前的夜幕中,中队长奥特劳和里维斯驾驶的双机编队从“兰利”号上起飞了,此
时该舰位于特鲁克以南90海里处,正笼罩在一阵暴风雨之中。图7.奥特劳少校正朝“兰利”号航母甲板上的舰员们挥手致意,照片摄于1944
年4月突袭特鲁克环礁之后的某个时候航母甲板上,按顺序准备起飞的下一个双机编队(隶属于奥特劳指挥的四机分队)中,驾驶长机的是另一名二
十三岁的中尉理查德·梅(Richard H. May)。梅中尉来自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是一位拥有六年驾龄的有证飞行员。在参加太平洋战
争之初,梅服役于“企业”号航空母舰搭载的VF-10战斗机中队。梅中尉非常享受巨大的普拉特·惠特尼R-2800型“双黄蜂”发动机发出
的声音,他称那种声音是“发动机与机身的最幸运的配合”。由于不想被暴风雨浇得浑身湿透并在升入高空后冻得打哆嗦,梅中尉关闭并锁上了飞机
座舱盖——就VF-32中队的放飞流程来说,这是一种“违规”的行为。梅中尉注意到,“奥特劳和里维斯飞机排气管的闪光很快就消失在了黑暗
之中”,接着,就该他驾机升空了。紧随其后的是他的僚机飞行员约翰·庞德(John A. Pond)少尉。庞德少尉来自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队友们用他姓名的首字母缩写给他起了一个“小日本”(JAP)的绰号,不过庞德少尉并不喜欢这个绰号。“兰利”号放飞的第二个四机分队由
霍利斯·希尔斯(Hollis Hills)上尉率领。绰号“霍利”(Holly,直译为“冬青”)的希尔斯上尉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
纳,他投身于这场战争之初先是去打希特勒:1940年,希尔斯报名参加了皇家加拿大空军,并于1942年8月19日在迪耶普上空击落了一架
德军的Fw 190战斗机。图8.挂载副油箱的F6F“地狱猫”双机编队4月29日空袭特鲁克这天,才二十九岁的希尔斯上尉已经是VF-3
2中队里资历最老的飞行员之一了。他的僚机飞行员是洛伊德·麦凯克伦(Lloyd McEachern)中尉,麦凯克伦中尉来自纽约州的韦
尔斯维尔。“兰利”号当天最后一个升空的双机编队的长机飞行员是哈里·麦克劳尔蒂(Harry McClaugherty)中尉,他来自弗
吉尼亚州的纳罗斯市。由于他体格结实,因此麦克劳尔蒂中尉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个“大熊”的绰号。每当他穿着被戏称为“梅·韦斯特”的飞行救
生衣(注:梅·韦斯特是大萧条时期救活了多家电影院的美国好莱坞明星,因此二战期间美军飞行员把充气救生衣戏称为“梅·韦斯特”)开飞机时
,那件救生衣看上去就像是印在他身上似的。麦克劳尔蒂中尉的僚机飞行员是拉尔夫·舒尔茨(Ralph Schulze)中尉。舒尔茨中尉来
自德克萨斯州的韦科市。“黎明前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在母舰上空重新编队,然后爬升到10000英尺高度,向目标飞去。”在几十年后的一次采
访中,中队长奥特劳这样回忆。在距离舰队50海里的地方,他们停止前进并在天上盘旋,等待从“列克星敦”号和“企业”号放飞的战斗机赶来并
组成一个大编队,协同发起对日军的空中扫荡。宝贵的时间正在一分分地过去,奥特劳少校也越来越担心。他希望在黎明时分到达特鲁克环礁上空,
那时他们“将有足够的光线通过照亮的机炮瞄准具看清敌人”。图9.航母甲板上排队等待起飞的F6F-5“地狱猫”式战斗机,隶属于VF-8
0中队,载舰是“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CV-14),照片摄于1944年11月6日根据美国一位海军上将的说法,在战争游戏中,不加利用的优势可能会导致悲惨的后果,因此奥特劳少校希望为自己和手下争取一切优势,于是他作出决定:“兰利”号的这8架“地狱猫”将不再等待,重新开始独自向北飞去。每位飞行员此时都对将要发生的事感到担忧,中队的行动后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里面写道:“在到达潟湖中央上空时,飞机盘旋了大约三分钟,没有发现其他美国海军战斗机中队的飞机。”图10.飞行在特鲁克外海上空的F6F-3“地狱猫”式战斗机,隶属于“兰利”号搭载的VF-32战斗机中队,不过时间是1944年1月-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