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愈脑梗塞,患者行走如常人

 图书 馆员 2023-10-02 发表于内蒙古

治愈脑梗塞,患者行走如常人

初诊。
男 64岁,急性脑梗塞,右侧手足偏废不能用,行走困难。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软弱无力瘫痪,需搀扶。语言不利4天,肩背酸痛。
病史;患者于4天前汗出后晕倒,感右侧肢体麻木肢软无力,口齿不清晰,即到青州中心医院经头颅CT检查诊断脑梗塞。病人家属因家庭经济困难要求回家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显。一友人知西医溶血是治这个病的思路,但不忍心患者再受遗害,介绍求我中医治疗而来就诊,取消了去大医院诊治的打算。
证见;面色黄暗,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言语尚清声音低,和人说话气力不足。眼流泪鼻流涕视物模糊,咽喉有异物感,有痰不容易咳出。右上肢无力手拿筷子很困难,不能支配活动。
右下肢麻木走路蹒跚拖拉,醉酒步态,足抬举无力为此常常跌倒。头项背酸胀拘急畏寒感,头昏晕老是忘事反应迟钝。平时手脚凉,甲色苍白唇青紫,四肢冷而手脚心热,脚心易出汗汗多鹿鹿。睡眠浅失眠多梦,小便不利,多年来长期便溏,近期大便次数增至2~3次。舌质淡苔白腻,切脉脉沉细而弱。
细想六经辨证,从头部后背部拘急感都可以看做是“项背强几几”。葛根汤方对皮肤、肌肉、腰背以及头面部的病症有一定针对性。从体质来说面黄体瘦,平时四肢冷,夏天亦冷天寒易生冻疮,脚心易出汗可断为非阳虚而为阳郁不展,觉得症状符合当归四逆汤证。为太阳厥阴病。
病机;外寒侵袭,血脉凝滞,不通则萎。论治以散寒温经活血为要。
不管患者什么偏瘫血压高低,只管方证,此病原因多是体表寒邪为主,阳气郁滞,里虚寒为次。治鼻炎、头晕、失眠、面瘫、颈椎病等用葛根汤上去都能打开,脑梗塞可用葛根汤醒脑,重用生姜。素体血虚,厥阴经寒,第一选择当归四逆汤。附子常治大病,是救危难于瞬间之药,非病重者不用。
葛根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药方:葛根3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5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当归15克,细辛10克,木通10克,鸡血藤20克,桑枝10克,威灵仙30克,附子10克,干姜10克。7付,自加白酒1酒杯同煎。
告诉患者及家属,中风病是个大病,用药及时而对证,病情康复只是时间问题。纵观群方,如浴阳光春风,错杂之邪气悉除,真的可以恢复,为期不远矣。
不料此后患者没再复诊。一直以来,只要从我这儿进来治病的,不管是效还是不效,患者若没按时复诊我总睡不好觉。一周多之后电话随访,言语中充满了喜悦和欢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诉上药服后感觉大好,慌张醉酒步态已不见,无需家人搀扶了,右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精力充沛,大便成形。
我和他一样的感到高兴。温阳散寒,补中而通,果中。了了几味药,有一种像太极中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前后7天能有此改变已非常欣慰。
虽然,一个礼拜病愈已算成功,但患者说至今手臂未能有力,我建议继续调养一些时日。说;冰冻三尺之寒非一日可融,气血亏虚岂非短期可愈。
不料,病人及家属不许中医再插手,停中药汤剂,施以西医吊针溶血疗法,并说合作医疗可以报销,中断了治疗。这个病是要开门驱贼,温暖发散,自然而差,患者偏要关门留寇。

事实上,本来就是体寒复感寒邪,尤惧怕寒饮过多,一顿吊瓶输液,寒冰真气不加重病情才怪了。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了再找中医,神仙也不灵了,病已经成为痼疾了。凡作汤药,不等早晚,来不得半点儿戏,可能患者本人及一众家人真的并不这么认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自觉了无生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中医名方【葛根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一周治愈脑梗塞验案

64岁,急性脑梗塞,右侧手足偏废不能用,行走困难。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软弱无力瘫痪,需搀扶。语言不利4天,肩背酸痛。患者于4天前汗出后晕倒,感右侧肢体麻木肢软无力,口齿不清晰,即到青州中心医院经头颅CT检查诊断脑梗塞。病人家属因家庭经济困难要求回家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显。
一友人知西医溶血是治这个病的思路,但不忍心患者再受遗害,介绍求我中医治疗而来就诊,取消了去大医院诊治的打算。
  【证见】;面色黄暗,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言语尚清声音低,和人说话气力不足。眼流泪、鼻流涕,视物模糊,咽喉有异物感,有痰不容易咳出。右上肢无力手拿筷子很困难,不能支配活动。右下肢麻木走路蹒跚拖拉,醉酒步态,足抬举无力为此常常跌倒。头项背酸胀拘急畏寒感,头昏晕、老是忘事反应迟钝。平时手脚凉,甲色苍白唇青紫,四肢冷而手脚心热,脚心易出汗汗多鹿鹿。睡眠浅失眠多梦,小便不利,多年来长期便溏,近期大便次数增至2~3次。舌质淡苔白腻,切脉脉沉细而弱。
  细想六经辨证,从头部后背部拘急感都可以看做是“项背强几几”。【葛根汤】方对皮肤、肌肉、腰背以及头面部的病症有一定针对性。从体质来说面黄体瘦,平时四肢冷,夏天亦冷天寒易生冻疮,脚心易出汗可断为非阳虚而为阳郁不展,觉得症状符合【当归四逆汤】证。为太阳厥阴病。
  【病机】外寒侵袭,血脉凝滞,不通则萎。论治以散寒温经活血为要。
  不管患者什么偏瘫血压高低,只管方证,此病原因多是体表寒邪为主,阳气郁滞,里虚寒为次。治鼻炎、头晕、失眠、面瘫、颈椎病等用葛根汤上去都能打开,脑梗塞可用葛根汤醒脑,重用生姜。素体血虚,厥阴经寒,第一选择当归四逆汤。附子常治大病,是救危难于瞬间之药,非病重者不用。
  【处方】葛根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葛根3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5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当归15克,细辛10克,木通10克,鸡血藤20克,桑枝10克,威灵仙30克,附子10克,干姜10克。7付,自加白酒1酒杯同煎。
  告诉患者及家属,中风病是个大病,用药及时而对证,病情康复只是时间问题。纵观群方,如浴阳光春风,错杂之邪气悉除,真的可以恢复,为期不远矣。
  【效果】不料此后患者没再复诊。一直以来,只要从我这儿进来治病的,不管是效还是不效,患者若没按时复诊我总睡不好觉。一周多之后电话随访,言语中充满了喜悦和欢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诉上药服后感觉大好,慌张醉酒步态已不见,无需家人搀扶了,右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精力充沛,大便成形。
  我和他一样的感到高兴。温阳散寒,补中而通,果中。了了几味药,有一种像太极中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前后7天能有此改变已非常欣慰。
  虽然,一个礼拜病愈已算成功,但患者说至今手臂未能有力,我建议继续调养一些时日。说;冰冻三尺之寒非一日可融,气血亏虚岂非短期可愈。
不料,病人及家属不许中医再插手,停中药汤剂,施以西医吊针溶血疗法,并说合作医疗可以报销,中断了治疗。
【感想】这个病是要开门驱贼,温暖发散,自然而差,患者偏要关门留寇。事实上,本来就是体寒复感寒邪,尤惧怕寒饮过多,一顿吊瓶输液,寒冰真气不加重病情才怪了。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了再找中医,神仙也不灵了,病已经成为痼疾了。凡作汤药,不等早晚,来不得半点儿戏,可能患者本人及一众家人真的并不这么认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自觉了无生趣。
李*明,男,55岁,090430。高血压病史10年,五个月前患脑溢血,经住院救治后留有肢体障碍之后遗症。刻诊血压150/110mmhg,每天服用北京降压0号,脑复康,脑络通等药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便,晨起自汗身及手足易冷,足底自觉厚如肿感,欲闭目而不得眠睡,夜尿三行,尿赤(西药染色)大便日数行,质稀,无口干口苦,,纳可,无烦热,无头晕头痛。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
六纲辨证:少阴伤营+滞+太阴饮
处方:当归四逆汤+真武汤:桂枝30、白芍30、炙甘草30、生姜30、大枣60、当归30、细辛30、大通草20、制附子30、炒白术20、茯苓30。水煎服四剂。

二诊:因为脑出血的凶险,加之患者高血压病史较长,对于西药的依赖性有可能较强,我嘱咐患者先不要停用西药,但是患者服用中药后即停服了上述西药,刻诊血压120/80mmhg,畏寒肢冷已愈,肢体功能明显进步,自汗大减,大便已正常,尚略尿频,足尚有厚重感,原方续进。

甲减和缺血性脑中风辨治
病例一: 某女,71岁,肥东古城人,2011年6月1日就诊。自述口干、口苦、唾液像淘米水(发黄),头痛、头晕、手麻木,心里不舒服,心脏砰砰跳,发作时手发抖,往往发作几分钟方停止,发作时神志不清,有时发作前有叫声,阴雨天好发作。腰腿无力,腰部命门偏上一点有疼痛感。曾赴省城大医院检查,医生说脑供血不足。农村也有人说是癫痫(羊痫风)。血糖微高,喜欢吃凉的东西,夜里口干厉害,白天没有明显感觉。舌胖嫩,水滑多津,微白腻。小便黄,大便正常。脉弦细。诊为脑供血不足之脑中风,心经缺血,血虚生风,肝阳易亢,脾经有湿热。“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黄芪30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葛根15克、钩藤20克、茯苓15克,水煎服,同时加服“全天麻胶囊”。3剂试服。
      服药后,头痛、头晕、手麻木减轻,口干、口苦也好转,唯服药后肚子有点痛、不大舒服。此属生地寒凉,损伤脾阳所致。守方不变,易生地为熟地,续服7剂。后追访,患者续服2剂即愈,阴雨天也未再发作。嘱其将剩余5剂药续服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但患者自认为病已愈,不需要服药了,并没有将剩余的5剂药煎服。
      此后,患者一直没有复发。至2013年7月8日,患者再度找我诊治,自述近日复发,还是阴雨天发作,但病情轻微,仅头昏、头晕,小便黄,余无不适。仍按前方服药7剂,又愈。
  病例二:某女,33岁,2011年3月15日就诊。经医院确诊,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缺血性脑中风,发病有二三年了,一直在服西药而未愈。医生告诉她说甲减要终生服药,于是邀请我诊治。近期有时心慌,手有时颤抖,双太阳穴部位常常疼痛,严重时整个头都痛。大便成形,但二三日一解。小便如常。容易脱发,劳累时则腰腿无力,冬天体温不足,总感觉寒瑟瑟的。面色萎黄,体瘦,身材平平。苔薄,舌边尖有瘀点。肝脉微弦,肾脉沉弱。此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本。
  “补肾黑发汤”合“双补汤”加灵芝:黄芪9克、人参9克、熟地9克、巴戟天9克、山茱萸6克、茯苓6克、补骨脂6克、炒当归6克、炒山药9克、制首乌9克、枸杞子9克、淫羊藿6克、菟丝子9克、灵芝6克、鹿角胶6克(烊化)、龟板胶6克(烊化),水煎服。以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外以太阳神“发再盛防脱洗发露”和“柔顺黑亮护发素”洗头护发。并停服西药。
  (注: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12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15克、淫羊藿20克、巴戟天15克、鹿角胶15克、龟板胶10克,为“双补汤”。黄芪9克、西洋参9克、当归6克、山药9克、何首乌9克、枸杞子9克、淫羊藿6克、菟丝子9克,为“补肾黑发汤”。)
  服药一个月之后,自我感觉良好,气色也已经改善。后守方不变,继续调补二月有余而停药。
  期间6月1日头痛发作,手麻木,颈椎不舒适,此缺血性脑供血不足所致。“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黄芪30克、当归15克、炒赤芍12克、地龙1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钩藤20克,水煎服。同时加服“全天麻胶囊”。服药3剂,效果良好。上方加葛根15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天麻20克、钩藤20克,为末,制胶囊内服。服药7剂。痊愈。
  半年后遇到患者,不仅面色红润,容颜改观,而且身材也变丰满了,过分瘦削的体质也得以改善。后追访,患者甲减和缺血性脑供血不足痊愈之后,3年多了,一直未曾复发。
       病例三:某女,初二学生,2011年3月就诊。患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八九年了,头皮部头发已全部脱落,已发展成“全秃”,戴假发护头。西药常服不断,中成药服的是灵芝胶囊。虽然曾出现过小茸毛生长,但是不久又脱落。现在虽然服药,也不见毛发生长。我告诉患者,治疗甲减和斑秃,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发期”:外涂“生发乌发酒”,内服“神应养真丹”(改为汤剂)和《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兼气血两亏,加益气补脾的药物,或间服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如此,慢则三月,快则一月,新发即生长。
  第二阶段“长发期”:继续外涂“生发乌发酒”,减服“神应养真丹”和“通窍活血汤”,加服“补肾黑发丸”加灵芝,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则内服“双补丸”加灵芝。
  第三阶段“护发期”:内服“补肾黑发丸”或“双补丸”,外以太阳神“发再盛防脱洗发露”和“柔顺黑亮护发素”洗发养发护发。
  遵此思路,停服西药。外治:于每天干疏头、散点头之后,外涂“生发乌发酒”,每天三次。内治:神应养真丹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当归12克、杭菊花12克、熟地12克、制黄精9克、炒白芍9克、桑叶9克、天麻9克、川芎6克、羌活4.5克、制白附子3克、桃仁(打)9克、红花9克、炒赤芍6克、白芷6克、生姜三片、大枣3枚(撕开)、连须大葱一根(切段),水煎服。
  服药半个月,患者头皮即开始长新发了,毛发很细小,患者很惊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新发生长了。虽然疗效出奇,但患者说中药太难喝了,实在喝不下去。再加上西医说甲减要终生服药,患者及其家长也不相信中医能治愈此病,于是终于中断服药,放弃治疗。后追访,家长又带着孩子到合肥、南京求医,服的还是西药和中成药灵芝胶囊等,几年过去了,依然戴假发为生。西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医实在是无可奈何。中医愈顽疾--脑梗后偏瘫及后遗抑郁症

杜先生,5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乏力1年多。”于2015-07-31来诊。

病史介绍

患者于2014年4月突发左上肢麻木乏力,当地医院检查示右侧桥脑梗塞,住院予降颅压、溶栓、抗凝等对症处理后仍遗留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出院后继续中西医治疗无明显改善。现左侧手足麻木乏力,疲倦甚,畏风怕冷,汗多,四逆,口干,纳眠一般,舌紫暗,苔白,脉弦缓。陪同的家属诉患者自患病后因行走不利情绪非常低落,抑郁。既往有心梗病史。PE: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四级,肌张力正常。

诊  断

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

中医诊断:中风


辨证施治

四诊合参,此为气虚血瘀,少阳太阴合病,方予补阳还五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处方如下:

黄芪60g,赤芍15g,地龙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5g,乌梢蛇15g,黄芥子10g,柴胡20g,桂枝10g,干姜10g,黄芩5g,牡蛎30g,龙骨30g,炙甘草10g,天花粉10g,10剂。

复  诊

二诊(2015-08-11)

好转,左侧肢体麻木好转,畏风怕冷减轻。前方黄芪加至90g,14剂。

三诊(2015-08-25)

感左右温度不对称,精神好些,但仍疲倦,汗多。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柴胡25g,桂枝15g,干姜15g,黄芩5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炙甘草15g,天花粉15g,熟附子30g,白术25g,茯苓30g,赤芍20g,五味子10g,9剂。

四诊(2015-09-07)

感左右温度不对称稍好转,稍肢体沉重感,疲倦减轻,汗出减少,情绪改善不显。

处方:改熟附子45g,合续命汤,加麻黄6g,石膏10g,当归10g,苦杏仁10g,生晒参10g,川芎10g,9剂。

药后肢体麻木、左右温度不对称、肢体沉重均好转,下肢较前有力,情绪好很多,见其已展笑颜。前方改熟附子60g、白术30g、麻黄9g,14剂。药后患者自感整体状态良好,自行停药数月。

2016-03-07复来诊,继续增量熟附子至75g、麻黄12g,14剂。以此方加减服至2016-04-11来诊,左侧肢体活动正常,脚沉重明显减轻,眠可,汗多好很多,舌红胖大,边齿印,脉较前有力些。PE: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熟附子增至100g,继续巩固。

处方如下:

柴胡15g,肉桂15g(后下)15,干姜30g,黄芩5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炙甘草25g,天花粉10g,熟附子100g,白术30g,茯苓30g,赤芍20g,麻黄12g,石膏10g,当归10g,苦杏仁10g,生晒参10g,川芎10g,仙灵脾30g,14剂。

    随  访    

三个月后,患者因坐大巴车受寒后怕冷来诊,诉现行走正常,情绪亦佳。2017年9月底,因胃出血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来诊,谓药后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至今未再作,四肢活动正常,中风后遗症完全治愈。


按  语

案中患者为中风病人,有心梗病史,结合舌紫暗,考虑瘀血证,然而伴见疲倦、畏风汗多,故有表虚症状,可考虑使用黄芪剂,选方补阳还五汤。患者情绪低落,四逆,脉弦,考虑有阳微结的症状,且心梗多见胸胁满微结的症状,故可考虑使用瓜蒌桂枝剂及柴胡类方,遂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方,两方有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可治疗血痹手足麻木症状,加乌蛇、黄芥子通络。

三诊,患者诉自觉左右体温有差异,此为明显偏枯症状,《内经》有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遂加真武汤增强机能而敛汗,仿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治疗桂枝加附子汤证的情况也很多,《伤寒论》载“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以小便不利、汗漏不止、四肢难以屈伸为抓眼,而临证多伴见阳虚生湿者,故改真武汤治疗,另外改龙牡为煅者及加五味子,增强敛汗之功。
四诊加续命汤,可治疗中风,加入当归川芎则有当归芍药散之意,配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则有侯氏黑散之意,治疗肢体沉重有效,增强发散水湿升清之力,国医大师伍炳彩亦有当归芍药散治疗胃下垂的类似经验。临床观察发现,续命汤对中风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其性走而不守,能内达外彻,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案为中风偏枯之顽疾,附子从30g逐步增至100g,患者左侧肢体麻木乏力日渐恢复,气力如常,犹如枯木逢春,诚如非重剂不能起沉珂也。后期改桂枝为肉桂加仙灵脾,温下焦根阳以固本。
人体内脏位置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