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中国拍到 900 种鸟(鹀科上)

 天童老僧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2015 年,Martin Packert、Yue-Hua Sun、Patrick Strutzenberger、Olga Valchuk、Dieter Thomas Tietze & Jochen Martens 在 VERTEBRATE ZOOLOGY 上发表 《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endemic bunting species(Aves,PasseriformesEmberizidaeEmberiza koslowi )from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 

图片

东半球鹀科( Emberizidae 鹀属( Emberiza )的鹀广泛分布在北极圈、中东、喜马拉雅山脉、东亚和非洲。

Packert (2015)通过鹀科的线粒体 cytochrome-b 基因(研究种和亚种现在通常用多种核基因)重建了鹀科的系统发育树,鹀科下只有鹀属 1 属,由 4 个进化分支构成:

图片

  • 鹀属欧亚进化分支1

图片

戈氏岩鹀( Emberiza godlewskii )是台湾地区的中文名,标准中文名是灰眉岩鹀

Packert(2015)已经发现南方亚种群(Emberiza godlewskii South)和北方亚种群(Emberiza godlewskii North)之间存在差异。

2019 年,Jiande Li、Gang Song、Naifa Liu、Yongbin Chang、Xinkang Bao 在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上发表《 Deep south-north genetic divergence in Godlewski’s bunting( Emberiza godlewskii )related to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habitat preferences 》,再次对灰眉岩鹀北方亚种群南方亚种群展开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确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其中南灰眉岩鹀亚种被命名为西南灰眉岩鹀( Emberiza yunnanensis )。

01、黍鵐

种群规模估算上限为 3.2 亿只成年鸟(IUCN 2018)。

2 个亚种中的 buturlini 夏季繁殖于新疆西北部。

栖息于开阔的低山和平原地区无树和或稀疏树木的山边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和草地,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成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2、栗耳鹀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常见或局部常见(MacKinnon & Phillipps 1993、Robson 2000)。

3 个亚种种的 arcuata 在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及西藏东南部,fucata 在东北,kuatunensis 在福建和浙江。

栖息于低山区或半山区的河谷沿岸草甸, 森林湿地形成的湿草甸或草甸加杂稀疏的灌丛,冬季成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03、藏鹀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估算为 1.5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中国特有种,名是藏鹀, 但仅限于北纬 31度以北的青海地区。

栖息于青藏高原林线以上的开阔而荒瘠的高山灌丛、矮小桧树丛、杜鹃林,繁殖期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植物的种子。

04、栗斑腹鹀

种群规模上限估算为 1500 只成年鸟(IUCN 2018)。

栖息于有矮树的山坡草地、河岸、丘陵草地的灌丛间、山麓台地的干草原、沙丘灌丛和杂草草原中,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5、淡灰鹛岩鹀

种群规模估算为 170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6 个亚种中的 par 在新疆西北部,stracheyi 在帕米尔和西藏西南部。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6、灰眉岩鹀

种群规模未知。

拆分后,分得 decolorata(新疆天山经喀什南至和田)godlewskii (宁夏、青海、四川西部)、omissa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湖北西部)3 个亚种,局部甚常见。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7、西南灰眉岩鹀

种群规模未知。

拆分后,分得 yunnanensis(云南西北和四川南部)khamensis (西藏及青海东南、四川西部)两个亚种,局部甚常见。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8、三道眉草鹀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甚常见或局部常见(Byers 等人 1995)。

5 个亚种中 tarbagataica 在新疆,cioides 在青海东部,weigoldi 在东北,castaneiceps 在河北。

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半山区稀疏阔叶林地、灌丛和草丛中,繁殖季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冬季成小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09、白顶鹀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常见或局部常见(Grimmett 等人 1998)。
2013 年 5 月在新疆乌恰县境内膘尔托阔依乡是首次记录。
栖息于河谷灌丛和柳树林中,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10、黄鹀

种群规模上限估算为 700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3 个亚种中的 erythrogenys 夏季繁殖于新疆北部。

栖息于林缘、林间空地、林间小道旁和荒地、耕地有石楠及有矮丛的地带,繁殖季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季成小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

11、白头鹀

种群规模未知,在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估计为 2 万只成年鸟(Brazil 2009)。

2 个亚种中的 leucocephalos 在新疆北部、内蒙东北部和东北,fronto 在青海中部、东北部以及甘肃西部,在四川阿坝县城冬季见过。

栖息于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谷、溪流两岸疏林灌丛地带,繁殖季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季成小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

12、灰颈鹀

种群规模未知,欧洲只占其分布区域的 5%,但种群规模上限为 3.72 万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因此其全球种群规模应相当丰富。

3 个亚种中的 neobscura  夏季局部常见于新疆西北部。

栖息于中低山山地灌丛,或山坡多石砾和石壁的荒野,秋后成群活动,寻觅植物种子、谷物、幼芽和昆虫。

13、圃鹀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为 180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夏季繁殖于阿尔泰山、天山及喀什地区西部。

栖息于低山至平原的开阔地,喜有稀疏树木的旷野、草地或半荒漠,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 鹀属欧亚进化分支2:

图片

14、凤头鹀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普遍常见((Byers 等人 1995)。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河谷、溪流两岸疏林灌丛地带,繁殖季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冬季成小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15、褐头鹀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欧洲只占其分布区域的 5%,但种群规模上限为 1.4 万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因此其全球种群规模应较为丰富。

夏季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常见。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各种矮树、灌丛和草丛中,繁殖季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冬季成小群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16、黑头鹀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估算为 2600 万只成年鸟(IUCN 2016)。

夏季极少数鸟繁殖于新疆天山,迁徙时途经青海,越冬于广东。

栖息于平原耕作区和矮林地带或山边稀林,多成群活动,寻觅谷物和种子、浆果。

鹀科(上)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白顶鹀:等同于迷鸟或漂鸟,★★★。

栗斑腹鹀:稀少,密云水库的不老屯附近有个种群,★★★。

黑头鹀:很少,★★★。

藏鹀:偏僻的高海拔山区,也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