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读几遍的误解20231002给未来的自己

 个人感悟日记 2023-10-02 发布于广东

今天看《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看到什么是合格的阅读理解。

让我知道阅读理解这件事好像并没有以为的那么简单。

阅读理解用作者的话来说是分为阅读和理解。

其中阅读是读懂作者的意思,理解是根据读出的意思构建形象。

而读懂读者意思又有两层,一层是字面意思,一层是隐含意思。

这让我想到书要多读几遍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表面的将书读两遍,而是使用不同视角去读,比如,上面说要读懂作者意思,第一遍专注于字面意思,第二遍专注于隐含意思。

是不是虽然看了两遍书,可能读的不像是同一本书。

过去我对于多读几遍书,采用的是同一种视角,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信息不遗漏,对于这样的行为,一开始还好,次数多了便会觉得重复这样的行为挺浪费时间的,所以一段时间后也就不再重复读几遍。

那么如何判断真的读懂呢?

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怎么回事,结果如何,描述内容,那么算是基本读懂了。

如何做到呢?

书中提到可以在脑中想象一个填空题,总共有6个空,分别是上面六个问题的答案,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6个问题,直到回答完。

当然这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没有形成习惯,可能在脑中想象时会卡壳或者回答了下面问题又不记得上面的答案,这时需要辅助工具,比如,拿着纸笔提前这6个问题,然后一边读一边填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