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逍遥_书斋 2023-10-02 发布于河南

作者:季风

老兵中有这样一句话: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是在调侃军队中的各级参谋人员。原因在于,虽然参谋在军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绝大多数参谋人员并不掌握决策权。

即使是参谋长,更多也是起辅助作用,对战争或者说战役的过程影响有限。所以多数情况下,参谋军官的军衔要比同级别的军事主管要低得多。以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为例,十大元帅中只有叶剑英元帅是参谋军官出身、罗荣桓元帅是政治军官出身,其他八位元帅都是标准的军事主官。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美军参谋的兵棋推演,参谋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赫赫有名的第四野战军三驾马车林、罗、刘中,作为参谋长的刘亚楼最后的军衔为上将,比101和102低了两级。而下属的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邓华、韩先楚等也是上将军衔。

如果说刘亚楼是因为资历不够,那么第二野战军的参谋长李达最终也是上将。作为宁都起义的参与者,他比刘亚楼资深得多,最后也是上将军衔。更夸张的是,曾经出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最终军衔只是少将。与在铁原阻击战中表现出色的63军189师师长蔡长元一个级别。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刘亚楼

不只解放军这样,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很多人对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表现优异的将领印象深刻,却对幕后的众多参谋人员知之甚少。

人们可以对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巴格拉米扬这些卫国战争中将帅的生平战绩津津乐道,却对担任过总参谋长的沙波什尼科夫知之甚少。才华卓著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如果不是在二战最后阶段指挥了规模宏大的远东战役,也会被很多人遗忘。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沙波什尼科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要说起参谋制度的起源与其作用。

很多人认为,最早的参谋制度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曹操的霸府体系。甚至姜子牙、孙武、伍子胥等历史名人,也被认为是最早的参谋人员。但现各国通用的现代参谋制度,起源于近代西方。

准确来说,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欧洲大陆。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与之前的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这场革命深刻影响法国的社会结构和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革命倡导的理念对于当时的普通民众具有超乎想象的影响力,促进了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法国大革命之攻占巴士底狱

体现在军事领域就是军事体制和编制的变革,公民义务兵役制取代了传统的募兵制成为革命后法国军队最主要的兵力来源。这带来了军队规模的快速膨胀。

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竭尽全力只维持了一支50万人的军队,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而为了应对革命后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到1794年法国第一共和国已经有一百多万的人武装力量。让任何一个统帅,直接指挥实打实的百万大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百万大军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编制必须改变。传统的编制被放弃,新式的法军需要按照军、师的编制进行改组。这种编制下也不再是单一兵种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多个兵种组成的。这些变化都对指挥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军事变革势在必行。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拉扎尔·卡诺

在此背景下,拉扎尔·卡诺领导的军事革命顺利推行。卡诺的国防部办公室也被后世认为是现代总参谋部的雏形。靠着卡诺的运筹帷幄,法兰西共和国麾下的武装力量由最初的乌合之众,迅速成长为强大的正规军事力量。但卡诺的办公室并没有指挥权,也没有制定战略计划的权力,被认为是一个负责收容、补充人员和物资的机构。与现代的参谋部差异巨大。

1796年,一代枭雄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意大利军团司令。在他的授意下,贝蒂埃成为军团参谋长,有两名助理和两名辅助人员。在此基础上,拿破仑在1801年设立参谋处,分为四个科:掌管编制和兵力人数的第一科;主管部队装备,炮兵业务以及给养、医院等的第二科;主管侦察情报、作战计划、通信、向导、军邮等的第三科;主管部队的内部勤务的第四科……

不过这个参谋处更多是作为执行机构,而不是咨询机构。甚至拿破仑本人都不太在意这个机构,认为其可有可无。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组织诞生让一线指挥员的精力得到极大释放:不用再纠结于计划的制定与完善、后勤物资、兵员补充、情报获得与分析等繁琐事务,可以集中精力于指挥,把握关键时机和要点,尽可能减少失误。这使得整个指挥体系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不过,拿破仑的这套体系很不完善,真正将其完善的则是普鲁士军官团的那群职业军人。这一切要从一场惨败说起。

1806年,耶拿战役拿破仑以不到十万人的军队大败近二十万人的普鲁士军队。以军武立国的普鲁士王国长期引以为傲的荣誉,被拿破仑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之后签订的和约中普鲁士军队被严格限制,这是普鲁士军官团无法接受的。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耶拿战役

为了复仇,普鲁士不仅复制了法国开创的义务兵役制度,还进一步完善了拿破仑开创的参谋制度,明确职能分工。

普鲁士陆军成立了参谋本部,分为4个署:第一署主管战略和战术;第二署负责内部行政管理;第三署主管补充支援;第四署掌管炮兵和弹药。陆军下属的各个师级作战单位也设置了相应的参谋机构,同样组成4个科,大致和“参谋本部”及其各署的组织形态相似。

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和1814年的滑铁卢战役验证了这次改革的效果,普鲁士军队的参谋长们证明了代表着军事制度的发展方向,他们是军队的计划者、咨询者、命令制定者和传达者……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四臂村之战,滑铁卢战役的前哨战

参谋长与军事主官的职能也被明确了,这很重要。至于原因,二战时期的日本以自己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里就不赘述。

1870年,普鲁士军队短时间内碾压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战绩,更是说明了参谋制度的先进,引得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当然参谋制度不仅仅是参谋长的独角戏,而是整个参谋部的共同演出。参谋部里会有各种职责不同的参谋,如协助制定作战计划的作战参谋,协助收集整理情报的情报参谋,负责协调后勤的后勤参谋……而且他们有着自己的晋升机制。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普鲁士和德国最著名的总参谋长毛奇

曾经德国就有这样的规定,没有在上级参谋机关做过参谋工作的军官,不能充当军事主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把每一个职业军人身上独有的潜质充分发掘出来,并确定其后来的发展方向。

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元帅就曾经担任过总参谋长的职务。1940年,他和巴甫洛夫大将在演习场上的对决,事实上预演了一年后巴巴罗萨计划的作战模式。有理由相信,朱可夫后来不管指挥哪个方面军都游刃有余,与这段在总参谋长的有关。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朱可夫元帅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有过参谋经验的军人都适合做军事主官。最明显的反例,就是太平洋战争中英国Z舰队的指挥官菲利普斯中将。这位将军长期担任参谋军官,没有一线指挥的实际经验。Z舰队的覆灭,与他在指挥上的几个错误有很大的关系。

成不了军事主官,做自己擅长的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叶剑英元帅、李达上将就一直担任参谋军官。二战中,日本参谋堀荣三凭借自己在情报上的天赋,在众多参谋中崭露头角。被戏称为“麦克阿瑟的参谋”。只要参谋、各级参谋机构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就行了,千万不要学日本的参谋们。

现代参谋制度为何是法国和德国发展完善起来的?

李克农上将,曾在总参谋部工作

作为军事主官,必须处理好与参谋的关系。可以采纳他们的建议,但关键还是在自己的决断上。军事主官作为最后决策的拍板者,可以参考参谋长以及参谋们的建议,但更多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与决策。这个过程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个决策会决定无数人的命运,甚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