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真告别也是一段关系的必修课

 作家南鹿肥鱼 2023-10-02 发布于云南

今天放假去看了《前任4:英年早婚》,感觉这部电影如同一首细腻的诗,描绘了爱情与婚姻的边缘,让人在欢笑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田羽生的导演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现代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之前写过的一句话: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带你走出舒适圈。说是英年早婚,实际都没有婚。孟云与余飞的困境,就像是我们自己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的困惑和迷茫。郑恺“婚后”不想回家的自由,韩庚的相亲之旅和“犹豫的错过”,都真实而又现实。

结婚,可以让两个人的空口无凭变成一纸承诺。而没想踏出去的舒适圈,就不要把别人带进来了。

还有在看这部电影里的时候,看到韩庚与郑恺都成长了很多,穿插的之前的回忆还是让人心头一紧,曾经的年少轻狂,发自内心的热烈,随着时间流逝,也让韩庚的孟云对感情更加的小心与谨慎,这也让他错过了灵魂伴侣柳柳,作为观众磕着孟云柳柳,为他们开心、生气和怅然,遗憾是有的但肯定会有后续吧。

最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就是:有单身信念的人,更容易遇见灵魂伴侣。

结不结婚都是为了幸福的选择。

其实大多数人都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辈子一定要结婚才行吗?”。在看《前任4》的时候觉得这一部明显比第三部流于表面的情绪宣泄更加深刻,主题也很清晰,那就是:“人为什么要结婚?”还没想好这个问题的也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其实在这个快时代能出现一个soulmate已经算是一份极大的幸运了,柳柳的出现让孟云暂时结束了自我封闭的生活,但是孟云始终纠结于结婚的意义。柳柳也对孟云说过:婚姻可以保护爱情,把爱情变成承诺,并为撕毁承诺附加筹码,用代价的约束来增加对爱情的忠贞”,显然这个观点没有说服孟云。柳柳一次次试探都没有等到孟云走出困住自己的枷锁,最终在一次欺骗和谎言下,选择放手。

而余飞和丁点也给出了属于他俩的答案:婚姻是爱情加上义气的自我规束,如果失去了道义那么在面临争吵和生活的琐碎时走向分离是必然结果,而主观意愿上的自我约束则会成为彼此改变双向奔赴的动力。

所以婚姻带给人们的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可能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经历过剧中主演经历过的思考风暴,也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答案,但是我相信结不结婚都是幸福的选择,恋爱的终点也不是结婚而是幸福。我很喜欢柳柳的那段非常浪漫的定义,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适合它的理想读者,每一段感情也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找到那些和我们同频共振的那些人。我也喜欢林佳对恋爱的定义,像我们这样的人,去经历一次完整恋爱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

结不结婚都自己内心的选择,婚姻跟吃饭一样,精挑细选才是美味佳肴,饥不择食仅仅只是充饥。之前也看过一个很好的答案:“单身或者婚姻,哪个更舒服,我就选择哪个阶段”。

结婚和恋爱是两码事。

这是昨天看完《前任4》后带给我最大的感悟。影片中,余飞和丁点为了提前预演婚后生活,自创了“结婚冷静期”。孟云在分手后面对家人的催促,开始相亲去寻找自己的真爱。

然而这俩人的经历却都不太顺利。“结婚冷静期”初期,余飞和丁点都想在对方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随着时间推移,俩人决定做最真实的自己,却导致摩擦不断。孟云在和数个相亲对象约会后,终于遇到了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柳柳,却要面对新一轮情感考验。

“恋爱是接受对方的优点,结婚是接受对方的缺点。”丁点在影片中对余飞说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我深以为然。谈恋爱最让人上头的就是暧昧期,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都可能会让对方心猿意马。恋爱是躁动的荷尔蒙,是模糊不清的定位。可结婚却意味着责任,是担当,是不容背叛和犯错。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旦落入凡俗日常,最终也会被鸡毛蒜皮的琐事击碎。

在余飞和丁点身上,我能感受到的是,在一段关系中女性更看重的是男方能否让自己看到明确的未来,男性却更追求于在这段关系中的自由。男女双方对于婚姻观念的不同,也是导致“恋爱期间十分甜蜜,婚后却相处的一塌糊涂”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前任4》借助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去体现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变化与不同,走向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孟云因为患上分手后遗症,在遇见柳柳之后,哪怕相处融洽,依旧犹豫不决;余飞在“结婚冷静期”中被束缚自由感到心生疲惫;丁点向余飞寻求是否关掉咖啡店的建议时却得到“你怎样都可以”的回复,不被重视的感受让丁点崩溃……影片中每个人物身上的故事,相信你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共鸣。

“生活不是电影,结局没有彩蛋,再见就是再也见不到了。”如果说这部电影究竟带给我了什么,那大概就是珍惜眼前人。对待恋爱,要勇敢、向前看;对待婚姻,要懂得理解和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