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67)

 嘉绒遗民 2023-10-03 发布于四川

    孙道夫,字太冲,北宋末南宋初丹棱人,生卒年不详。《宋史》孙道夫传中也没有提到可参考的时间。只能大致推断:孙道夫1158年任贺金正旦使回国,回国后因建议宋高宗作好准备防止金兵南侵而被宰相沈该贬知绵州(四川绵阳),而《宋史》孙道夫传说“除知绵州,致仕,卒,年六十六。”由此推测孙道夫大约生活在1093—1159年之间。下图是孙道夫少时曾登临的丹棱白塔,通高27.5米。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50)

    孙道夫,赐进士出身。

    他第一次见宋高宗时便直谏三点政见:“修德以回天意,定都以系民心,任贤才,图复兴以雪国耻。”以后他又向朝廷提出“经营汉中,措置荆南”,把握时机从四川汉中、淮北、荆楚三路北伐的战略方案。

    孙道夫任外交使者出使金国,在金人威势下其余使者都震怖不语,惟独道夫堂堂正正地驳斥了金人蛮横的要求,维护了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回国后他敬告高宗:“和议不可恃,金人必将背盟南侵,臣愿预为之图!”由此被投降派两次贬逐出朝。

    1158年,宋朝贺金正旦使孙道夫回国后即报告了金国有南侵之意,高宗以为金没有什么借口。宰相沈该疑心孙道夫借此引荐主战派张浚,便把孙道夫贬知绵州。1161年金兵果然大举南侵,宋廷又是求和、纳贡,俯首称臣、割地求安。

    孙道夫在四川金堂、资州、蜀州、绵州等地任州县官时,为民兴利除弊,发展生产,改进盐茶酒税减轻人民负担,洞察民情,办事英明果断,“居官一意为民”,赢得人民的爱戴,因而赠他“水晶灯笼”的称号。水晶纯莹如玉,灯笼是晚间照明的光亮。孙道夫清如水,明如镜,是生活在黑暗中人们的照明灯!

 

《宋史》卷三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孙道夫传

    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年十八贡辟雍。时禁元祐学,坐收苏氏文除籍。再贡,入优等。张浚荐于高宗,召对,道夫奏:“愿修德以回天意,定都以系人心,任贤材、图兴复以雪国耻。”

    辟雍:亦作“璧雍”等。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均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西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作为太学之预备学校外,多为祭祀用。

    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名相和抗金统帅。谥忠献。下图是张浚。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50)

    上在越,浚遣道夫奏事,赐出身,改左承奉郎。再诏对,言:“汉中前瞰三秦,后蔽巴蜀,孔明、蒋琬出图关辅,未有不屯汉中者。今欲进兵陕右,当先经营汉中。荆南东连吴会,北通汉沔,号用武之国,晋、宋以来,尝倚为重镇。武帝亦以荆南居上流,故以诸子居之。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上嘉纳,召试馆职。上谕宰相:“自渡江以来,文气未有如道夫者,涵养一二年,当命为词臣。”下图是金宋边界图。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50)

    荆南:今湖北荆州、秭归、宜昌一带。

    吴会: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东汉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吴会。唐以后,俗亦称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为吴会。

    宛洛: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淮甸:淮河流域。

    除秘书正字、权礼部郎官。徽宗凶问礼仪,多所草定。寻权左司员外郎。上问蜀中水运陆运孰便?道夫奏:“水运迟而省费,陆运速而劳民。宣抚司初由水运,率石费钱十千,后以为缓,从陆起丁夫十数万,率石费五十余千。”上曰:“水运便,行之。”

    秘书正字:秘书省正字,正字的本意是矫正字形,使符合书写或拼写规范,作为官职大体相当于出版社的编辑、审校。

    凶问:死讯,噩耗。

    迁校书郎(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出知怀安军,乞罢都运司以宽民力,罢戍兵(戍守边疆的士兵)以弭乱阶(祸端,祸根),罢泛使以省浮费。知资州,宣抚郑刚中荐其治行第一。移知蜀州,盗不敢入境。州产绫,先是,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民病(责备,不满)之,道夫断其机。遇事明了,人目为“水晶灯笼。”九年不迁,盖非秦桧所乐也。下图是南宋高宗。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50)

    泛使:宋代称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一般使节。

    浮费:不必要的开支;浪费。

    郑刚中:1088~1154,字亨仲,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宋史》卷370有传。

    以吏部郎中入对,言蜀民二税监酒茶额之弊,上纳其言。除太常少卿,假礼部侍郎充贺金正旦使。金将败盟(毁约违约),诘秦桧存亡,及关、陕买马非约,道夫随事折之。使还,擢权礼部侍郎。上曰:“卿自小官已为朕知,第赵鼎与张浚相失后,蜀士仕于朝者,皆为沮抑(阻遏抑制)。继自今有所见,可数求对。”下图是宋朝祭祀礼。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50)

    礼部侍郎:礼部,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也承担现在外交部的部分职责。礼部最高长官是尚书,其次是侍郎,相当于部下面的某个部门主管。

    太常少卿:太常属于古代祭祀时的副祭祀,少卿是一个辅助官员。有人说礼部侍郎相当于外交部的副部长,太常少卿相当于纪委副书记。

    兼侍讲,奏敌有窥江、淮意。上曰:“朝廷待之甚厚,彼以何名为兵端?”道夫曰:“彼金人身弑其父兄而夺其位,兴兵岂问有名,臣愿预为之图。”宰相沈该(沈该、万俟卨、汤思退,皆桧之党也。沈该、万俟卨本桧之鹰犬)不以为虑,道夫每进对,辄言武事,该疑其引用张浚,忌之。道夫不自安,请出,除知绵州,致仕,卒,年六十六。下图是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王氏(桧妻)、万俟卨(mò qí xiè)和张俊。

孙道夫——眉山历史人物(50)

    道夫居官,一意为民,不可干以私。仕宦三十年,奉给多置书籍。然性刚直,喜面折(当面批评、指责),不容人之短,或以此少之云。

 

附:《宋史·孙道夫传》译文

    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年十八岁为太学贡生。当时禁止元祐之学,因犯收藏苏氏文章的罪开除学籍。再次成为贡生,被选进优等。张浚把他推荐给高宗,召他面见皇帝。孙道夫上奏说:“希望修养德行来扭转天意,确定首都来维系人心,任用贤能的人,谋求振兴恢复,以洗雪国家的耻辱。”
    皇上在越州,张浚派孙道夫奏事,赐给科第出身,改官左承奉郎。再次诏令面见皇帝,说:“汉中前面俯瞰三秦,后面遮蔽巴蜀,孔明、蒋琬出兵图谋得到关辅,没有不驻军在汉中的。现在打算进攻陕右,应当首先治理汉中。荆南向东连接吴会,向北沟通汉沔,号称用武之地,晋、宋以来,常倚靠为军事要地。汉武帝也因为荆南地处上游,所以派他的儿子们占据。现在防守长江应当首先安排处置荆南,时机一到就让蜀汉部队出秦关,荆楚部队出宛洛,陛下亲自统帅大军,从淮甸和各路将领会师咸阳,谁能够抵抗?”皇上赞同采纳,派他试任馆职。皇上告知宰相:“自从南渡长江到现在,文章气势没有比得上道夫的,滋润养育一两年,应当任命他担任文学侍从之职。”
    授任秘书省正字、代理礼部郎官。徽宗死讯礼仪,多数由他起草制定。不久代理左司员外郎。皇上问四川水路运输与陆路运输哪种便利,孙道夫上奏:“水路运输迟缓但是节约开支,陆路运输迅速但是劳累百姓。宣抚部门起初由水路运输,每一石费钱十千,后来认为太慢,从陆路征发民工十几万人,每一石费用五十余千。”皇上说:“水路运输方便,实行它。”
    迁为校书郎。出朝为怀安军知军,请求停办都运司来宽省民力,停止边地屯兵来消除祸乱的原因,停止繁多的差遣来节省浮滥的花费。为资州知州,宣抚郑刚中推荐他的治续品行为第一。移官蜀州知州,盗贼不敢进入州境。蜀州出产绫,在此之前,知州派军队的工匠置备织机,买丝少付钱,人民忧患这事,孙道夫停办了公家的织机。处理事务明白,人们把他看做“水晶灯笼”。九年不升官,可能他不是秦桧喜欢的人。
    以吏部郎中资格入朝面见皇帝,进言蜀地百姓上交两税和监酒茶额的弊病,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授为太常少卿,临时以礼部侍郎官衔,充任贺金国正旦使。金过将要撕毁盟约,质问秦桧的死活,以及在关、陕购买马匹不遵守约定,孙道夫顺沿这些事情一一驳斥他们。出使回朝,提升代理礼部侍郎。皇上说:“你自从任小官时已经被我了解,只是赵鼎跟张浚失和以后,四川人在朝廷上任职的都被阻塞压制。从今以后有什么见解,可以请求多进见几次。”
    兼侍讲,上奏说敌人有伺机侵占江、淮的意图。皇上说:“朝廷待他们非常好他们拿什么名目作为用兵的开端?”孙道夫说:“那些金国人可以自己杀掉他们的父兄夺取他们的权位,起兵难道还问有什么名目,臣希望早做准备。”宰相沈该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孙道夫每次进宫答问,就进言武备的事,沈该怀疑他援引张浚,顾忌他。孙道夫内心不安,请求出朝,任绵州知州,退休,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孙道夫在官位,一心为百姓,不可以因私人关系干求他。为官三十年,俸禄大部分购置书籍。但是性情刚直,喜欢当面驳斥别人,不能包容别人的缺点,有的人因此而轻视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