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烤馒头

 济宁文学 2023-10-03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烤馒头

作者:陈儒强


有人说,喜欢文字的人,心里藏着一段孤独和忧伤。安然静卧在无眠的夜里,以文字为伴,沉醉在字里行间,去追寻内心那份渴望已久的宁静,让孤独的弦在漆黑的夜里静静的化作一叶小舟,飘至遥不可及的远方,找回曾经的遥不可及的那些时光。

中秋节与国庆节喜相逢,小长假伊始我便一头扎身乡下的小院里,“隐身”在老母亲身边,准备度过几天宁静的假日。母亲是我最亲的人,我也是她最疼爱的人,向来是怕我吃不好穿不暖,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这种母爱的方式保持了几十年,这次也不例外,我得以味蕾尽享母爱的味道。有人说,最好的日子不是惊艳,不是繁华,而是远离喧嚣。其实,我觉得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享受母爱的日子。仲秋微山湖畔的乡村,或阴晴圆缺或蓝天白云都是那么诗意盎然,湖水清清,杨柳细风,绿苇繁茂,残荷摇曳,而又不失宁静祥和,宛若世外桃源,赏荷听风看水令人乐不思归。

白天母亲拖着年迈的腰身忙碌着也幸福着,夜晚娘俩围坐床头,听着她幸福的叨语,有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直到母亲响起有节奏的鼾声,我才回到自己的床上去静心咀嚼和沉思她老人家的话,有时一句话都可能让我想起遥远的过往,沉醉其中而不得眠……

岁月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深沉的过往和不可完全预知的未来。国有国的故事,县有县的过去,而家有家的过往。人们休养生息在此,代代赓续传承,这便是家国情怀与历史文化。诚如陈毅元帅所言“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微山湖作为一方水土和红色革命老区,见证了国家的兴衰荣辱。

今天一早母亲给我做的烤馒头,又让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这么多年来,我行万里路吃百味饭,可家乡的味道却从未曾忘记,它永远会是融入血液里的、最美的味道儿,就像乡音一样无改却“鬓毛衰”,家乡的每道菜我都记忆犹新,一吃就知、一饿就想。然而,就烤馒头来说,那绝对是儿时的一道“硬菜”!


那时候,冬天特别冷,小孩子常常赖在被窝里睡懒觉,而大人们却习惯勤于劳作而早早起床,有时候我醒来时他们已经从地里干活回来,甚至经常是在烧地锅做早饭。听到孩子起床动静后,会从地锅底扒拉出几个烤馒头,用布包了给我吃。在床头上,我大口地咀嚼着香喷喷而又颜色金黄的馒头,美美地享受着它麦芽糖香的好味道。因为主食是煎饼,那时的馒头比较少,玉米棒子面的居多,有时候蒸少量白面馒头,都不太舍得吃,但一放几天就硬梆梆了,所以就用了“烤”这一最原始和经济(不像现在可用油炸油煎)的手法,还能保持它的原味。

还记得,有时候是有亲戚来访吃饭,买些招待客人的馒头,圆圆的像个锥形,尖头上点着红点,剩下的也会来烤了吃。总之,烤馒头是艰苦岁月里,微山湖区人们的伟大发明,它蕴含着人们的智慧、节约及大人对孩子浓浓的爱,吃上它,香在胃蕾甜在心里,也是湖区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

如今,母亲又给我烤了两个馒头,在家里已有冰箱等条件下,我不知道母亲出于何因,看着这两个被母爱炙烤过泛着溜溜黄边的金贵烤馒头,我却吃出了母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这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尝过百味的舌尖上的顶尖美食!无语泪凝噎,吃着家乡美食,忆峥嵘岁月,家有山河锦绣,国有岁月芳华。看今朝辉煌,逢祖国华诞,心有大念想,诚祝繁荣昌盛,中华复兴在望!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