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鼻炎之鼻鼽(三) 中医古籍无过敏一词,与鼽嚏...

 朱永林548cr9af 2023-10-03 发布于湖南

过敏性鼻炎之鼻鼽(三)

中医古籍无过敏一词,与鼽嚏类似,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认为,鼻病总属手太阴肺之不清,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聚于胸膈则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肺气宣发肃降失常,逆行鼻窍则为喷嚏。

肺虽恶燥,但亦恶寒冷,秋凉入冬以后这些都会加重。肺胃虚寒型的,我们讲的这种肺气虚寒型的,我们一般认为的话是金怯肺虚。应子虚补母,当用温经脱敏,从健脾入手,以培土生金为法,应该是治疗这个这种这个证型的一个根本。这类证型,是过敏性鼻炎比较常见的,以鼻痒打喷嚏、鼻痒、流清涕为主要症状。鼻腔发痒以以痒为主的,我们可以套用一下消风散。如果是打喷嚏、流清涕为主的,我们可以套用一下柴胡桂枝汤或者柴胡桂枝干姜汤,用我们会经常在加用药加减的时候会用地龙、蝉衣、丹皮、墨旱莲来对抗过敏,而用石榴皮和诃子肉来收敛固色,减少清涕。

还有一种的话就是鼻塞为主的,鼻塞的主要原因的话,经常见的以热蕴与血瘀为主,往往鼻涕较少,而鼻塞比较严重的多数由鼻甲肥大肿胀,收缩不佳所导致的,所以在治疗鼻塞为主的时候的话,我们要经常多用一些活血破瘀之品。要不然这个鼻塞的很难缓解。

对于肺经郁热型的,治疗的话就是以清肺泻热为主。常用方剂如辛夷清肺散、辛夷清肺汤等,国医大师干祖望经常使用清肺脱敏汤。这类患者。鼻涕一般略黄一点,这个时候常常多加一些鱼腥草,鼻出血一般出现鼻衄的,我们加生地、丹皮、侧柏叶、茜草等。

第三类的常见证型是肺胃虚弱,清阳失升型,上次第二篇讲过,他一个典型特点的话,就是久久不愈,鼻塞不通等,病程比较长久,这是一个鉴别要点,常用的一个方剂,以补中益气汤为主的,比如说像益气聪明汤、玉屏风散。这个类型。推荐祝谌予教授的过敏煎。过敏煎的主要成分有银柴胡,乌梅,防风,五味子,我们平时在过敏煎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白术、炙甘草、丹皮等,能达到一个很好的一个抗过敏的,明显的减轻患者的鼻塞流涕、打喷嚏这些症状。

最后就是肾阳不足型,这个类型病程一般都比较长,往往的话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发作,伴有畏寒神疲,腰酸肢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肾阳虚的一些症状。这个类型的话,一般选用的是桂附八味丸或者右归饮。我们有有的人选用中成药金贵肾气丸。还有就是推荐一推荐一个国医大师干祖望的截敏蜜梅汤,乌梅12克、防风12克、柴胡12克、五味子12克、甘草8克,一日两次服,每次加上两勺蜂蜜,主要治疗 顽固性的过敏性鼻炎。

还有平时临床的话,这个小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我平时临床常用清朝名医黄元御的桔梗玄参汤,一般给小孩用3-5剂,如果效果不好就不要再服,

过敏性鼻炎之鼻鼽(三) 中医古籍无过敏一词,与鼽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