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嫁土耳其,妈妈要喝药,哥要打断我的腿···

 千面凡君 2023-10-03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625位真人故事
1999年春季开学了,我不想上学了,因为妈妈又让我赊学费,说等烤烟卖了就交。妈妈就拖着我到了学校门口,我还是跑掉了。
因为我不想让曾经的一幕重演:上学期,我没有按时交学费,老师每次一催交,同学们就哈哈大笑,目光刷地一下聚集在我身上。
于是,不到10岁的我,在三年级上了一学期后辍学了。
回家后,我照顾弟弟,洗衣做饭,干农活。后外出当保姆,餐厅当服务员,卖衣服卖鞋子……
直到有一天,遇见了他,我的土耳其老公,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我就是在土耳其的云南女孩小梅)
01
我是小梅,1989年出生于七彩云南,家在昭通鲁甸,回族。我有一个大家庭,家里有4男4女8个孩子。
8个孩子,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可能都很难维持。在过去那个年代,我们的贫困真的到了无法想象的情景。所以,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没有念多少书就外出打工了。
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交不起学费,也辍学了。
回家后,我照顾两个弟弟,洗衣做饭,帮爸爸妈妈干农活。那时候,我一直没有觉得念书有什么好,因为家里穷,我在学校被老师同学瞧不起,一直很自卑。
(我俩开始约会啦)
13岁的时候,经人介绍,我来到了昆明,照顾一位瘫痪的老人。别看我年纪小,个子不高。但是,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我样样都会。
老人的儿女都单独住,我觉得整天和一个卧床不起的老人在一起,很沉闷,很压抑,也很无聊。于是,干了两年后,我就去餐厅打工了。
在餐厅干了3年,我感觉工资太低,就去给别人卖衣服,卖鞋子。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年。
后来,我来到了浙江义乌,在一个土耳其餐厅打工。这时候,我才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了。帮客人点菜的时候,我连菜单上的字都不认识,特别尴尬。
餐厅里还有来兼职的大学生,看着他们说话聊天好有内涵,我更加自卑了。
(这个帅哥叫阿布)
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的那天,餐厅走进了一位风度翩翩的老外,我感觉这人阳光帅气,就偷着多瞄了一眼!
后来,他经常光顾我们餐厅,来了总是找我聊天。老板娘的表妹在餐厅收银,喜欢上了这个老外。她看这老外总是找我聊天,就不断给我找茬,在老板娘跟前诬告我。
本来,我对这个老外没有什么想法。但是,被老板娘表妹天天找茬,我也很生气,就想着报复她,给她添堵。所以,下次这个老外来找我聊天的时候,我也就打招呼。
一来二去,我们熟悉了。我才知道他是土耳其人,叫阿布,来中国打工才3个月。
他不会说汉语,我不会说土耳其语,他送了我一个手机,我们就用拼音打字交流。
(我在老公的老家马尔丁)
02
刚开始,他发给我信息,比如他发个“你好,吃饭了吗?”我都认不全。和我同在一个餐厅打工的大学生老乡就会读给我听。然后,他再帮我回复。慢慢地,我自己就学着发信息。
这时候,我才有了学习的强烈渴望。为了能够跟他顺畅交流,我买了很多书开始学习,还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我认识了很多字,学了很多知识。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契机,学习如此,一个人的成长也如此。
阿布很单纯,做事很有责任心。他也开始发奋学习汉语,才3个月,他的汉语居然说得很溜。他说我是他的初恋,我有点不信。但是,跟他在一起,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很开心。
(有你在我就感觉安全)
家里人听说我找了个老外男友,他们集体反对。我大哥说如果我敢嫁给老外,他就打断我的我腿;我妈说我要嫁给老外,她就喝药死在我面前。
后来,还是阿布去跟我妈我哥他们沟通,他认为作为穆斯林,我们的婚姻应该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幸福。
我大哥大嫂也在义乌打工,他们跟阿布相处多了,慢慢地就没有那么反对了。
经过阿布的反复沟通和实际行动,我家人终于勉强同意了我们的婚事。
当时,我可能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点犹豫都没有。我对阿布说,你走到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
谈了一年多恋爱,我们决定结婚了。那时候,我22岁,阿布26岁。
(我俩的自拍照)
我妈要了彩礼,可是阿布哪里能拿得出来。只是给我买了戒指和项链。我们在义乌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只有不多的亲戚朋友参加。
我妈来参加婚礼,都不理我,不和我说话,婚礼结束第二天她就回去了。我心里很难受,但是,我那时候只顾着甜蜜,就没有考虑那么多。
我们结婚,租了一室一厅的小房子,后来,慢慢换成了两室一厅。结婚后,阿布就说不用我工作,他养着我。
两年后,我们先后有了两个儿子。我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料理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阿布有空了也会帮我做家务,带孩子玩耍。
阿布刚开始是打工,后来跟着老乡做外贸,生意很不错。我们的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我们结婚啦)
03
后来,我大儿子要上幼儿园了,去报名时才发现学费很贵,还有生活费,这费那费的。阿布说,干脆回土耳其,他们那里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免费的。
于是,2018年,我们全家回到了土耳其。
其实,我大儿子6个月的时候,我去过一趟土耳其。第一次去,那是个完全不属于我的世界。因为语言不通,我跟个聋子瞎子一样,只能靠比划交流。
入乡随俗,何况我还要在这里一直生活呢。于是,我就开始学习土耳其语。
刚到土耳其,我们是和公公婆婆小姑子住在一起的。阿布家也是一个大家庭,有5女3男8个孩子,在这点上和我们家倒是非常一样。
(我第一次去土耳其与婆婆和大姑子一起)
我就每天跟着婆婆和小姑子学习土语。她们非常耐心地一个词一个词教我。可是,土耳其语很多词的发音特别相似,我就经常闹笑话。
比如,“包包”和“叉子”发音很像,婆婆要叉子,我会把包包拿给她。还有“本子”和“地震”发音也差不多,人家说的本子,我就听成地震了。
婆婆对我非常好,好到我老公和小姑子都吃醋,他们说我抢了妈妈对他们的爱。婆婆逛街看见好看的衣服,都会打电话叫我去买给我。
后来,我们在伊斯坦布尔买了房子,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了。虽然相距要8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孩子放了假,我们都会去婆婆家度假。
(我大儿子出生啦)
在土耳其,有的女人戴头巾,有的不戴。我在国内的时候就戴,我婆婆也是戴头巾的。
虽然,我们整天戴着头巾,但是,我们爱美的心一点都不减。我和婆婆一起去烫发染发,为做什么发型,染什么颜色,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理发师帮我们拿的主意。
我们没有婆媳矛盾,我们彼此尊重,互不干涉。
当然,天下的奶奶都爱孙子,我土耳其的婆婆也不例外。有一次,我因为一些事情,很严厉地用中文批评了儿子。婆婆就批评了我,说我不信任孩子。
(我们一家四口啦)
老公处事佛系,不急不慢,云淡风轻,无论遇到什么事,对他来说,“天空飘来5个字,那都不是事”。我性子急躁,做事风风火火,考虑问题总要未雨绸缪。
我们一快一慢,一松一紧,居然还很和谐,靠的就是包容。
不过,毕竟我们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在饮食、教育孩子方面,也会有一些冲突。我喜欢吃中餐,并且是无辣不欢,我老公还是喜欢土耳其餐。
土耳其人吃得很单调,食物数量少,烹饪方法也很简单,不是烤、炖,就是油炸。他们居然不知道西蓝花可以炒着吃,土豆可以切成丝醋溜。
他们做饭,胡椒粉辣椒酱还有薄荷,就像咱们用盐一样不可或缺。
(这是我的小儿子)
04
所以,我做饭经常是做“中土”两种口味。老公不在家的时候,我带着俩孩子坐一个小时地铁去吃拉面,或者他俩吃方便面,我吃螺蛳粉。
不过,慢慢地我做的中餐老公和婆婆他们也很爱吃,婆婆还竖起大拇指夸我呢。
土耳其人特别喜欢喝茶,据说每年要喝34吨,人均世界第一,我们中国才排第六。
这里大街小巷都是茶馆,他们能够从早喝到晚,有的人甚至早上起来还没有刷牙就先喝一杯茶。他们喜欢喝红茶,喜欢在茶里加薄荷,加冰糖,或者嘴里含着糖喝茶。
(这是我的大儿子)
土耳其的孩子过得很幸福,人们对孩子教育没有我们那么“卷”。学校都只上半天,我大儿子上四年级,小儿子三年级了,在校时间都是从中午一点到下午六点。
他们考试都不排名,家长只能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孩子有问题老师如果需要跟家长沟通,都是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悄悄告诉家长,或者打电话给家长,绝对不会在其他孩子和家长面前说这些。
土耳其的学生,至少是小学生都没有家庭作业,暑假3个月也没有任何作业。他们更注重孩子画画,踢球这些文体活动。有很多免费的补习班,也很少有人去。
(我俩是不是有点像哦)
我和老公在对孩子教育和要求上也会有矛盾。从孩子几个月开始吃辅食的时候,他就弄个小餐椅,让孩子坐下自己抓着吃,不让喂。我觉得孩子那么小,弄得到处都是,还可能吃不饱。
平时,只要没有危险,孩子干啥他都不约束管教,哪怕翻箱倒柜,哪怕弄得房间像战场。
我和老公因为儿子的国籍也吵过架。我和俩儿子到现在都是中国国籍,当初为了孩子上学能够免费,老公执意要改俩孩子国籍,我坚决反对。
我觉得,我和孩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中国人。
后来,听说拿着结婚证就可以办相关手续,孩子就可以免费上学了。国籍的问题也就再没有提起过。
(老公带我游玩)
05
前段时间,大儿子问我,他长大了可以像爸爸一样娶中国女孩吗?我开心地说,当然可以。
土耳其很多风俗习惯和我们都不同。记得刚来的时候,我跟着老公去参加一场婚礼,本想着可以大吃一顿,结果发现桌子上只有小甜品和小饮料。
结果婚礼刚一开始,他们就跳起舞来了,婚礼现场,变成了盛大的舞会。他们越跳越起劲,我越看肚子越饿。老公也不会跳舞,满场子就我俩大眼瞪小眼。
我在土耳其已经生活了5年了,还是有一些东西很不习惯。比如,只要有外人在场,他们吃饭都是男女分桌而坐,男的一桌,女的一桌。
(阿布是个手机迷)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晚上8-9点各种店铺就都关门了。星期六星期天,除了玩的场所,其他的也都不开门。有时候,买个药都没有地方。
因为疫情,我都四年没有回家了。每当想家想父母的时候,我就做家乡的美食吃,吃东西是我排遣思乡之情的良方。经常是一边吃一边哭,吃完了,哭够了,心里就舒坦了。
去年,疫情到了尾声,回国机票的价格也从往返9万多,降到了3万多,老公果断给我买了票。
那可是提前三个月的票,从买了票开始,我每天都在倒计时。每天都在准备回国的东西。那种急切,那种焦虑,真的很折磨人。
因为开销太大,只能我一个人回来,在走之前需要安顿好孩子我才放心。婆婆主动提出她照顾俩孩子。
(我和老公在纳凉)
至于给家里的礼品,我看不上土耳其的,都是在网上买了国内的东西,送给亲朋好友。这一趟,我花费了5万元。想想去土耳其前,我安慰妈妈,告诉她我会经常回去看她的,现在这都成了假话。
好在,这里物价不贵,车厘子一公斤才5、6块钱,我可以实现车厘子自由了。
这里的人也不攀比,我们过着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日子,生活得很放松,很满意。
就像有人说的,我眼睛小个子矮学历低,能找这么英俊潇洒体贴的老公也知足了。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我能经常回家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