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的前世今生

 小溪语文 2023-10-03 发布于河北

前几天,我在讲鲁迅先生的《故乡》时,二班有学生问“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中的“伊”是什么意思,我随口答道:“就是'她’字,当时'她’字还没有发明出来。”

现在想想,我当时真是太随意了,那个回答真是太不科学,太不精细了。

后来,我查了资料,现在就把“她”的前世今生给大家捋一捋。

“她”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字,虽然《说文解字》里没收,但《康熙字典》里说它是“毑”的古字,即“姐”,蜀地用来称呼母亲。

就是说,这时的“她”还不用来指第三人称女性。

到了晚清时期,翻译家在翻译外国文字,尤其是英语时,遇到了较大麻烦。比如“hesheit”,一律用当时流行的汉字“他”来对译就很不精确。这时就迫切需要另造两个字来对应“sheit”。

1878年,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时,多次自觉地将“伊”与“他”在性别上加以区分使用,明确译hehim;译sheher;译it;译“hisherits”他的、伊的、彼的

“伊”在吴地方言里就是指第三人称女性。

所以,鲁迅用“伊”来称呼杨二嫂,这在当时合理的。

1917年,刘半农第一次创议用“她”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在《新青年》编辑内部,经过讨论,意见并没统一。刘半农也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立即大量使用“她”字。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布告和文章中大量使用“她”字。

《故乡》写于1921年,此时“她”字已开始流行,只有鲁迅、周作人、叶绍钧(圣陶)、朱自清、周瘦鹃、汪静之、梁宗岱等几个名家,仍然坚持使用字。

由此,我们能看出鲁迅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

反观我给学生的解释,显然是错得太多了。事实上,在1921年,不仅“她”字早已造出,而且当时社会上已大部分开始用“她”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鲁迅是1923年年底至1924年年初开始采用字的。学界一般认为鲁迅放弃“伊”而改用“她”字,是从19243月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祝福》开始的(该小说自署的写作时间为192427日)。在《祝福》中,鲁迅借助153字,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深受传统礼教和世俗社会文化迫害的妇女形象。

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正式将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并且确定了读音“tā”

至此,“她”字确立了指代第三人称女性的统治地位。

最后,附带讲一下关于“她”字盛行的三个有趣事实:

一、“她”字最初曾读“伊”。

二、刘半农曾于1920年创作一首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来推动“她”字的使用,这首诗经赵元任谱曲后遂成为流行歌曲。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来听一听。

三、钱玄同在1922年总结三个人称的推荐用字,如图:

语言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外交流中可以互相借鉴,也需要文人充分运用字理来创造发明,更需要广大文字使用者的认同和规范使用。

参考书目: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增订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