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笔记】肖伟伟技术总监:乳仔猪饲料中蛋白原料组合应用技术

 犇羴工作室 2023-10-04 发布于吉林

一、乳仔猪饲料蛋白质营养设计的新四标准

1. 乳仔猪饲料品质与蛋白质营养的关系

(1)腹泻多

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破坏肠道结构

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进入后肠发酵

(2)采食量低

短期:饲料口感(嗅觉、触觉、味觉)

长期:肠道的炎症、消化负担反馈调节

(3)均匀度差、皮毛外观差

肠道发育不足(蛋白营养提供肠道发育的能量、结构蛋白、功能蛋白的来源)

肠道易受损伤且损伤后修复慢(蛋白源的抗原负面、功能成分正面)

2. 乳仔猪饲料蛋白营养设计需满足两大要求

尽可能减少对乳仔猪肠道结构的损伤

促进乳仔猪肠道发育更新和损伤修复

3. 做好乳仔猪饲料蛋白营养设计的四大着力点

(1)减少蛋白源抗营养因子

(2)提高蛋白在前肠的消化吸收

(3)提供被肠道上皮快速吸收利用营养物质

(4)提供促进肠道损伤后能快速修复的成分

4. 乳仔猪饲料蛋白营养设计的新四标准

(1)标准1:控制蛋白源的抗营养成分(目的减少肠道损伤)

(2)标准2:提高饲料蛋白质消化率(目的减少后肠蛋白发酵)

(3)标准3:采用蛋白质和能量供给的金字塔模型(目的提升饲料吸收沉积率)

(4)标准4:提供150-1000Da小分子肽(目的促进肠道发育和损伤后修复)

5. 运用蛋白质营养设计的新四标准开发高品质乳仔猪料

二、乳仔猪饲料中蛋白原料评价的两高两低原则

高营养价值:提供的可吸收沉积蛋白总量

高保健价值:酶解植物蛋白的功能成分

低不良成分:动物蛋白鱼粉和植物蛋白大豆类蛋白

低风险:《饲料蛋白原料评价手册》《乳仔猪饲料常用蛋白原料数据库》

三、提升乳仔猪饲料品质的蛋白源组合应用技术

1. 教槽料的蛋白源组合优化模型

(1)使用阶段:断奶后25日龄(21-28d)后使用2周(40d)

(2)蛋白水平:17.5-18.5%;SID-lys 1.3%(NE 2550-2600kcal/kg);氨基酸比值平衡

(3)减少肠道损伤的成分

抗营养成分:β-大豆伴球蛋白 ≦ 1%、组胺 ≦ 5 ppm

蛋白质消化率:回肠末端消化率 ≧ 70%。

(4)促进肠道发育和损伤修复的成分

吸收蛋白总量:蛋白供给金字塔模型、蛋白和能量供给结构匹配模型

l  提供功能性成分:肠道抗氧化和抗炎症的功能成分

2. 保育料的蛋白源组合优化模型

(1)使用阶段:40-70日龄

(2)蛋白水平:17-18%;SID-lys 1.1-1.2%(NE 2450kcal/kg);氨基酸比值平衡

(3)控制肠道损伤的成分

抗营养成分:β-大豆伴球蛋白 ≦ 1.2%、组胺 ≦ 5 ppm

蛋白消化率:回肠末端消化率 ≧ 75%

(4)促进肠道发育和损伤修复的成分

可吸收蛋白总量:蛋白供给金字塔模型、蛋白和能量供给结构匹配模型。

提供功能性成分:肠道抗氧化和抗炎症的功能成分。

本文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生物产业分会 ,用于大家学习、交流。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