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百岁老太不吃饭只喝白酒,30年喝20000斤,医生:老人很健康

 紫気東來 2023-10-04 发布于吉林

文|米奇

编辑|米奇

前言

在全家人的午饭时间,一个老太太走进厨房,用自己的大搪瓷缸打出满满一缸白酒,一边踱步,一边捧着缸大口大口地喝起酒来。

谁能想到,这个老太已年近百岁,30年来她从不吃饭菜,但每天都要喝下四搪瓷缸白酒。

女儿不放心,请来了医生给老太体检,医生竟说老太的身体很健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百岁酒婆,起初竟滴酒不沾

谢老太原名谢依姆,生活在福建福州的一个农村里。谢老太非常能喝酒,就算到了近百岁高龄,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没有几个能喝的过她的,因此在当地十分有名。

当地人还给谢老太起了许多的外号,有叫她“酒中仙”的,有叫她“酒婆”的,反正总离不开一个“酒”字。

谢老太就算每天喝两斤白酒,依旧毫无醉意,头脑清醒,时不时还帮家里干点活,分担分担家务。

这样的身体状态,甚至比村里很多中老年人都要好,村里人每每询问她的长寿秘诀,开口永远都是那句话:“我没干什么,就是喝酒。”

甚至引得村里一众想要长寿的老人纷纷效仿,可他们喝完第二天就头疼不已,身体虚弱,无一人能像谢老太这样。

可谢老太在年轻时,竟然滴酒不沾,这也与她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

谢老太在年轻时有一个生性懒惰的丈夫,他不务正业,每天就想着赌博。

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原本勉强能够糊口,可丈夫日日夜夜将辛苦劳作得来的钱全部撒在了赌桌上。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谢依姆一家的生活逐渐捉襟见肘。

不久后自己的女儿出生,谢依姆本以为丈夫会痛改前非,不再沾染赌博。

可没想到丈夫全然不考虑女儿到来需要准备些什么,每日依旧泡在赌场里,将家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当掉。

最后还不起赌债的丈夫竟将家里赖以生存的耕地当给了人家,随后借口去外地打工便丢下了家中的老母亲和谢依姆母女。

谢依姆只能到镇上的工厂打零工,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做好家中早餐后都来不及吃上两口,就得急匆匆赶去工厂。

等到夜色已浓,谢依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工厂慢慢走出。

到家后谢依姆还要收拾所有的家务,照顾女儿,忙完下来已经深夜,不等她躺下睡几个小时,又要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谢依姆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毫无怨言地照顾着自己的婆婆和女儿

等到女儿长大一些后,可以帮自己分担了一些家务,谢依姆便轻松了许多。

谢依姆不想让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于是一咬牙就将女儿送进了学校。

她也厌倦了在工厂的枯燥生活,便用存下来的钱支起一个摊子,在村口卖着自己拿手的小吃。

由于谢依姆的小吃味美价廉,每天她的摊子前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很快便忙不过来

家里的婆婆见状,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便拖着年迈的身子终日陪着谢依姆叫卖。

渐渐的,家里的生活条件上来了,自己的婆婆却因为过度劳累,在一天早晨在床上睡着,再也没有醒过来。

谢依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比自责,她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婆婆。

长此以往,这便成了压在她心底的一块石头,她听村子里的人说喝酒可以解愁,于是劳碌奔波多年的谢依姆第一次端起了酒杯

一杯酒下肚,白酒的醇香让她忘却了烦恼,谢依姆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自此以后,谢依姆便爱上了喝酒,一发不可收拾。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谢依姆开始每天只是喝一杯白酒,她担心自己喝醉了耽误生意。

渐渐地她的酒瘾却越来越大,很快便涨到了一天两杯,一天一碗......她还惊奇的发现,自己一直没有喝醉过

不仅如此,每天的饮酒让自己的心情十分舒畅,第二天干活的时候也更加神清气爽

从此之后,谢依姆每天出摊之前,都要先抓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上一大口白酒,推着摊子走在路上慢慢抿

随着谢依姆的最后一点酒下肚,“哈——”的一声,她心满意足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时光。

女儿转眼已经长大成人,自己也不再需要每日外出讨生活,于是谢依姆终日便在家中种了点菜,养了点鸡鸭。

此时的谢依姆已经人过中年,可她依旧每日两搪瓷缸白酒,在配上一碗大米饭和自己最喜欢的炒菠菜,胃口一点不输年轻人。

不仅如此,大量饮酒谢依姆也从未出现同龄人头晕目眩,腰酸背痛的症状,一缸酒下肚,竟还能扛起锄头给家里的菜地翻翻土。

一天已经过去大半,太阳都已经喝醉,顶着晕红的脸颊向山后慢慢倒去,谢依姆却依然摇晃着缸中的酒,时不时抿一口,等待着女儿下班回来,与自己一同吃晚饭。

劳累了一天的女儿全无胃口,咽得十分勉强,反观谢依姆一口酒一口饭,一酒一口菜,好不快活。

她有时还会调侃女儿:“年轻人怎么回事,这么年轻都吃不下饭了,到老了还得了?”

女儿总是轻轻地回应道:“还是你的身体好的让人羡慕啊。”

这时候的谢依姆还是正常地吃饭,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谢依姆才“戒饭”喝酒的呢?

飞来横祸,从此以酒续命

那要从1990年说起,那时的谢依姆已经62岁了,是名副其实的“谢老太”。

在一天清晨,谢老太想去赶集,看看集市上有没有什么新鲜的鱼虾,买一点回来做给女儿。

于是她打了满满一缸酒,一边喝一边出了家门。

不想走到一处十字路口,谢老太刚一转头便看到一辆车飞驰而来,“吱——”司机的脚死死踩住刹车,可距离太近,还是将躲闪不及的老太撞晕了过去。

谢老太被急忙送到医院抢救,她的右腿已经骨折,头部也受到了损伤,陷进去一块

女儿得知这个噩耗后火速赶到医院,趴在昏迷的母亲床前失声痛哭

幸亏谢老太命大,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又在医院静养了一段时间后便被女儿接回了家。

可是到家之后,老人却胃口全无,女儿给她做了一桌子老太最爱吃的菜,她却吃了两口便不愿再动筷子,只吵着要喝酒

女儿担心母亲的身体,自然是不答应让母亲喝酒,只是每日变着花样地给谢老太做她爱吃的东西。

可谢老太食量一天不如一天,第一天吃二两,第二天吃半两,第三天就吃几口......

渐渐的,谢老太越来越虚弱,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女儿也没了办法。

可是谢老太就算这样,依旧每日吵着要喝酒,女儿拗不过母亲,只能打来一小杯白酒递给她。

不想谢老太一杯酒下肚,看起来心情便好了许多,浑浊多日的眼睛里也有了些许光彩。

一杯酒哪能能满足馋酒多日的谢老太,为了能够喝酒,她便对女儿说:“再给我打一缸,打过来,我把这碗馄饨吃完。”

女儿于是乖乖盛满一缸白酒,谢老太边喝着白酒,边吃馄饨,最后竟也吃了小半碗馄饨。

眼看喝了酒的母亲有所好转,于是女儿便不再拦着母亲喝酒。

谢老太的对白酒的需求量也日益上涨,她渐渐不再吃饭,但每天都要喝至少两斤白酒

女儿开始还每天都会劝自己的母亲吃一些饭,可后面发现,终日饮酒的母亲依旧头脑清晰,身子硬朗,转念一想:反正母亲也老了,老人健康快乐就是最重要的。

于是女儿便随着母亲的性子,谁知谢老太一“戒饭”,便戒了30多年

经过检查,终于得知老人为何千杯不醉

谢老太就这么喝着喝着,就喝到了90多岁。这30几年来,谢老太每天都要喝两斤多的白酒,累积已经20000多斤了。

谢老太年纪太大了,女儿担心白酒度数太高,母亲本身喝的又多,会伤害谢老太的身体,于是女儿便再次提出让母亲戒酒。

然而喝了这么多年的谢老太,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于是女儿只能提出带母亲请医生来家里做个体检,如果没问题,就再不干涉老人喝酒。

谢老太欣然答应了下来,随后就和女儿便立即与医生约定好了时间。

医生到了村子里后,女儿先是和医生说明了母亲的情况,希望医生能够更加仔细地检查,此时老太的屋外也围满了村民和记者,他们也很好奇这份报告的结果。

医生得知了老人的情况后,也是不敢怠慢,仔细地给谢老太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可当检测结果出来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

老人的体检报告上无论是血压血糖,还是心肝脾肺肾,都是一切正常

并且令医生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年近100岁的嗜酒老人,不仅没有同龄人的呆滞麻木,反而心明眼亮,谈吐清晰,甚至于说比她小20岁的很多人,身体都没有她那么好。

难道谢老太是“酒仙转世”,天生就对酒精免疫吗?

人群中的记者立即将此事曝光到了网上,很快便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经过专家的一系列分析,终于找到了老人“以酒续命”的原因。

专家表示,白酒本身也由粮食酿造而成,具有一定的热量,按谢老太一天喝掉两斤白酒的量来计算,是完全能够满足她一天的能量供给的。

至于谢老太千杯不醉的原因,则真的是天生的。

人的肝脏可以释放解酒酶,这种酶能够分解进入人体的酒精,产生的越多,人体对酒精的分解速度越快

但是每个人身体里的解酒酶总量都是先天决定的,正因为老人有一个适合喝酒的身体,才能让她如此任性的畅饮,如果换成正常人,估计早已酒精中毒住院了。

但是专家还是建议老人戒掉酒精,好好吃饭,毕竟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的代谢也会越来越慢,继续这样喝酒,可能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可是女儿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她深知酒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她不会再让母亲戒酒了。

于是女儿经过和母亲的商量,希望她为了身体考虑,将高度数的白酒换成较低度数的糯米酒,谢老太欣然答应了。

在这之后,谢老太依旧每日悠哉地端着自己的搪瓷缸,悠闲地坐在屋外,时不时抿上一口酒,随后脸上露出无比幸福的笑容。

结语

谢老太能够千斤不醉是因为她有一副天生适合喝酒的身体,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希望屏幕前的大家不要盲目模仿,适量饮酒,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老人的健康快乐是最重要的,女儿并没有强制让母亲戒掉酒精,而是留给老人选择的空间,商量的余地,尊重老人的想法,这也是作为子女十分难能可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