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向王夫人“进谗”,建议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注意,“进谗”我加了引号,是表示强调,不是“所谓的”。因为袭人的进谗真的就是进谗,想要离间宝黛,至少在空间上拉开他们的距离;进谗不是撒谎,更不是诬陷。 袭人不仅没有诬陷宝黛,甚至还替他们隐瞒:她明明听到了宝玉最热烈的那句“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而且很确定“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但是对王夫人汇报的时候,她却坚决否认:“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 袭人也不是好心保护宝黛。她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那个时代,爱情是“作怪”,是“不才之事”,是“奸淫狗盗”。而宝玉一旦涉足于此,声名受损,身边人一定会被怪罪。还记得那次宝黛争吵,惊动了贾母王夫人,来看了宝黛没事,“便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说:'为什么你们不小心服侍,这会子闹起来都不管了!’因此将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 宝玉“不好”,袭人作为“首席大丫鬟”——这是第三十四回,奶妈李嬷嬷在十九回就“告老解事出去的了”,接下来袭人最大;而王夫人擢升袭人是在此之后,她还没有“享受姨太太待遇”,就只是大丫鬟——肯定难辞其咎。为了保全自己,更为了让王夫人了解自己的忠心,这才有了“进谗”一幕。 那么,这件事跟宝钗有没有关系呢? 早在第二十一回,宝钗就对袭人很欣赏:“倒别错看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二十四回“袭人因被宝钗烦了去打结子”,袭人并不以巧手著名,有什么结子非得烦她来打?当然是以打结子为借口,实际是两个女孩子谈心、增进感情去了。到三十二回宝玉挨打之前,袭人公开赞美宝钗:“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 宝钗和袭人是惺惺相惜,说她们已经结为联盟,也并不为过。但是在进谗建议宝玉搬出大观园这件事上,还真跟宝钗没有关系。 为什么?很简单,就是袭人所说:“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 袭人没有告密宝黛情事,却是抓信防微杜渐的大道理,“没事常思有事”。在袭人的逻辑里,宝钗的嫌疑并不比黛玉小。并且宝钗和宝玉也很亲密:坐在午睡的宝玉身边绣鸳鸯的是宝钗,深夜探访醉酒的宝玉也是宝钗。 大观园里,除了李纨这寡妇大奶奶之外,三春都是宝玉的亲姐妹、堂姐妹,是没有婚姻的可能性的。而黛玉宝钗二人,就是袭人所说的“两姨姑表姊妹”,就有了嫌疑了。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是隔绝宝黛,但又何尝不是隔绝了宝玉和宝钗? 宝钗想不想嫁给宝玉,那是另一回事,至少宝钗并不讨厌、甚至还很喜欢和宝玉接近。隔绝宝玉和宝钗黛玉,对宝钗而言,同样是一项损失。 宝钗不傻,她会怂恿袭人提这样的建议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