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师弥留之际,跟我说:糖尿病,根儿在脾,一定要把中医治糖尿病的方

 河洛娃 2023-10-04 发布于河南
恩师弥留之际,跟我说:糖尿病,根儿在脾,一定要把中医治糖尿病的方法传下去!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恩师的这点心愿,竟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
 
记得恩师临终前,我当时正在外面办中医讲习班,正讲着中医治糖尿病的方法呢,突然同道给我打电话,说师父快不行了,让我抓紧回去。
 
我匆匆忙忙赶了回去,师父看到我,欣慰的笑了,可当时他的笑显得那么无力、憔悴,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跟我寒暄:“又去中医讲习去啦,今天讲的什么?”
 
我强忍着泪水,回应道:“今天讲的中医治糖尿病的一些思路。”
 
恩师笑了笑说:“糖尿病啊,其实根在脾。所谓“代谢”,指的就是运化。代谢异常,意味着运化异常,所以病根在脾。希望你以后能把中医治糖尿病的方法给下去!”
 
刚说完,恩师突然呻吟了一下,把我喊到床前,用明显变得微弱的气息说:“快,你把把我的脉,这种脉叫做雀啄脉,不常见的。” 
 
我一边把脉,一边泣不成声地跪在地上抽搐着,因为我知道,这是中医里的“死脉”。
 
后来,恩师慢慢闭上了眼睛,我不敢看他,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只能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哭泣。
 
后来整理恩师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恩师生前记录的医案集,还有他用过的很多好用的方子。到现在我仍时不时拿出来翻阅学习。
 
我发现恩师以前在面对糖尿病的时候,真的很多时候都把重点放在调脾上头。
 
那么下面我还是给大家讲讲这个道理吧。先从一个案例讲起,我认为还是比较典型的。
 
有一个患者,女性,55岁,自诉有三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的症状和表现就是:一直口渴,小便频繁、量多,吃饭也多,腰酸,乏力,经常头晕,经常出汗。
 
她之前一直都是看的西医,后来经人介绍,来到我这里想要寻求中医调理。
 
刻诊,见脉象细涩,苔微黄,舌质暗淡。
 
了解了她的情况之后,我给她开了一张方子,组成如下:
 
党参,黄芪,花粉,葛根,枸杞子,炙甘草,怀山药,郁金,丹参,佛手,桑寄生,秦艽。
 
结果患者回去服用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尿糖得到改善。再后来继续调方,让她又接着回去服用了半个月,期间血糖一直都得到很好的控制,尿糖正常。
 
最后巩固调理一个月,诸症皆消,降糖药和胰岛素也早早地停掉了。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党参、黄芪、山药这三味。这三味,都是补脾的。
 
在补脾的基础上,用花粉、葛根、枸杞在滋养阴津,改善患者的燥象,用郁金、丹参、佛手理气活血,活络患者的气血运行。桑寄生和秦艽,用于补肾强腰,缓解腰痛。
 
在中医上,脾是主管运化的脏器。糖尿病,作为一个燥病,它之所以出现,和脾对津液的运化疏布失常有很大的关系。
 
脾虚,津液不得疏布,所以患者口渴口干。脾虚,津液直趋下焦,形成尿液,于是患者多尿。脾虚,津液失布,胃中津液亏虚,于是胃有虚热,患者食欲就特别旺盛。还是因为脾虚,水谷精微不得疏布,肌肉失养,所以患者就会四肢消瘦,乏力,脉细。
 
所有患者的问题,皆来自于脾虚,这个根儿解决了,就好办了。
 
临床多年,我自认为对得起每一位来看诊的患者,我也从未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但是中医治糖尿病,一直被人当做一个笑话。但是我仍然不能忘记恩师临终前的嘱托,我一定要把中医治糖尿病的方法好好的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