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老家的石磨

 中人364 2023-10-04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文:刘蒙

  在我老家,有一口石磨,它就像一位沉默不语的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变迁。

  石磨是沂蒙山区农民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热爱。每当我看到那口石磨,我就会想起那些勤劳勇敢的农民们,他们就像石磨一样,默默无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石磨的外表并不华丽,它是由粗糙的石头制成的,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的坚韧和耐用。石磨的内部结构复杂,由两个大石盘和一个石磨心组成。石磨心是由一块硬石制成的,中间有一个小孔,用来插入磨棒。石磨心的下方有一个大石盘,上方有一个小石盘。当磨棒插入石磨心的小孔中,石磨心就会旋转,带动两个石盘一起转动,将粮食磨成面粉。

  石磨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粮食放入上方的小石盘中,然后转动磨棒,石磨就会自动将粮食磨成面粉。但是,石磨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只有熟练掌握石磨的使用方法,才能让石磨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老家的石磨,是农民们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造出来的。这里的农民们,用简陋的工具,开凿出巨大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让粮食在这个奇妙的“机器”中转化为美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耐心和精细的操作。每一座石磨都是农民们的心血结晶,它们是沂蒙山区的骄傲,也是农民们的自豪。

  老家的石磨,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洗礼,已经不再那么光鲜亮丽。然而,它们依然默默坚守在原地,为农民们服务。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炎炎,石磨都不曾退缩,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这种坚韧与不拔的精神,正是沂蒙山区农民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石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更是沂蒙山区农民们自立自强精神的象征。这里的人们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没有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但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独特的农业文明。他们利用石磨制作出各种美食,如煎饼、豆腐、豆浆等,这些美食不仅滋养了他们的身体,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石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沂蒙山区农民们的坚韧和勇气,也传承了他们的智慧和文化。

  在村子里,有一个叫小明的年轻人,他从小就对石磨充满了好奇。他常常站在石磨前,看着它一点一点地转动,心中充满了敬意。他知道,石磨是用它的坚韧和毅力,将一粒粒粮食磨成了粉末。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像石磨一样,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岁月流转,小明已经长大成人。他离开了村子,去了城市闯荡。在城市里,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他始终坚信,只要像石磨一样坚韧不拔,总有一天会成功的。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的事业越做越大,越来越成功。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石磨给他的启示。

  如今,小明已经回到了村子,他想要感谢那座陪伴了他一生的石磨。他站在石磨前,看着它依然屹立在那里,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座石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智者,一个导师。它用自己的沉默和坚韧,教会了他如何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他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机械逐渐取代了石磨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然而,沂蒙山区的农民们并没有抛弃这陪伴了他们几百年的伙伴。相反,他们将它视为一种象征,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些村庄里,年轻人被教导如何使用和维护石磨,以保持这种古老的技术和习俗。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沂蒙山区农民们的勤劳和坚韧,也更加珍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和历史。

  老家的石磨,沉默不语,却用它的方式表达着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家乡最值得传承的品质。这些石磨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但它们仍然坚韧耐用,为人们服务。它们代表着沂蒙山区农民们的勇气和毅力,也象征着这个地区独特的精神和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