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藏楼诗笺注》0377

 毕天增 2023-10-04 发布于黑龙江

0377-4

三月初五日携家人往龙华观桃花,至则已谢

老去春归最惘然,龙华花事误今年1。春光祗在残红里,搔首何须更问天2

【笺注】

据《郑孝胥日记》,郑孝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初一(413日)自南京乘船,次日回到了上海。此行,为参加初八日“中国公学行到学礼”。初五日(417日),郑孝胥携家人往龙华观赏桃花,“桃花已谢,入龙华园小坐”。

第一首诗表达了龙华花事已过的惘然若失的心态。

1)“老去”二句:老来面对春归,最是内心惘然若失,今年又耽误了龙华的花事!

惘然”,心情迷惘,像失落了什么似的。南朝梁江淹《无锡县历山集》诗:“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

2)“春光”二句:春光只存在了落花之中,哪里需要搔首再问老天!

残红”,落花。唐王建《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问天”,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汉王逸《〈楚辞·天问〉序》:“《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

处处池塘是绿阴,春归何处试追寻1。游龙流水空惆怅,未抵诗人一往深2

【笺注】

    第二首诗表达自己无比深沉的惆怅之情。

    1)“处处”二句:处处的池塘都是绿阴映照,春归到了那里?试着去追寻。

2)“游龙”二句:车如流水马如龙,都徒然心怀伤感,比不上我这诗人一次来的伤感深!

游龙流水”,即“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语本《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 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谁遣春阴换夕曛,江头暗尽爇天云。回车自觉无才思,祗道来迟向细君。

【笺注】

    第三首诗表达自己归去的无情无趣。

    1)“谁遣”二句:谁派遣落日余晖换去了春日的绿阴,江头的火烧云都暗淡了。

夕曛”,落日的余辉。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爇天”,火烧云。爇,烧。宋方回《灵隐寺行呈伏虎岩》:“风涛汹地保恬静,火云爇天饶清凉。”

2)“回车”二句:回去的车上自觉没有了才气和情思,只向着妻子说,来晚了。

才思”,才气和思致。唐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细君”,古称诸侯之妻。后为妻的通称。《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颜师古注:“细君,朔妻之名。一説:细,小也。朔輒自比於诸侯,谓其妻曰小君。”

十里花光耀绿波,经旬情事邈山河。刘郎乘兴殊愁晚,抛尽华年奈汝何。

【笺注】

    第四首诗借拟刘禹锡的《玄都观》诗,暗示了此处的桃花诗,实亦比喻着国事的不堪。

    1)“十里”二句:十里的花光照耀着绿波,一旬花事的情状,离这山河远去了!

经旬”,此指桃花开放仅十天。

2)“刘郎”二句:我就如刘郎,乘兴而来,特别忧愁来晚了,抛尽了青春年华,面对你桃花,无可奈何!

刘郎”句,刘郎,指唐刘禹锡。此句语出唐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玄都观看桃花诗,实则是比喻国事变化的政治诗。郑孝胥此处自拟刘禹锡。

”,指桃花。

【附记】

    云:“四诗风调至佳。”(《养晴室遗集》卷十五《海藏楼诗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