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2集83:书的故事(三)——和老大谈读书

 带娃文艺女中年 2023-10-04 发布于广西

老大最近看了原版《水浒传》,下一步准备看《儒林外史》。这都是必读书目。他很感谢我,暑假硬要他读完了《三国演义》,再看这些书,基本没困难。

老大读书心得:“自从看了《三国演义》,好像到处都见到和它有关的东西,包括歌曲。”这就对了,你如果关注什么,与之相关的东西就会自动涌来。孕妇总是看见满街大肚子,宝妈总是看到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你喜欢一本书,一个人,自然就到处充斥着TA的信息。

同学们看的多是简写版,厚度不及原版一半,所以看他捧着这么厚一本,都很奇怪。肯定原版更有味道,一简写,味道也减了。

我说:“今年寒假不如把《红楼梦》看了吧?”他说正有此意。

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读过《红楼梦》的,一种是没读过的。你读了之后,我们就在同一阵营了。今后我们会有更多共同话题。”

老大说:“我把你书都看了,今后你也把我书都看了(我计划寒假看他最推崇的《三体》),一直到没书可看。”

我说:“不可能没书可看,这世界上的好书根本看不完。不过每个人最后都会形成自己的选择。”

我现在早过了饥不择食的阶段,只选喜欢的;他还处在探索阶段,适宜广泛阅读。

他读《水浒传》用了六天,全部是课余时间。这也说明,对于爱看书的人来说,不存在“没有时间”这一说。

老大发现:看了《三国演义》,各类明清小说就可以无障碍阅读了;往前推,宋朝散文笔记以及话本,唐人传奇,也没有问题了;继续往前推,两汉,《诗经》,直到甲骨文。没错,就是这么个过程,沿历史的长河一直逆推,可享受的经典越来越多。不突破古文阅读这一项,那么多经典岂不是白白浪费?

他还发现,就像二混子说的:他本来是玩网络游戏,需要了解二战,结果从二战了解了一战,又从一战了解了中国近代史,接着不可自拨又研究了中国古代史,最后整个世界史都打通了。所以出了一本又一本漫画中国史、世界史。读书也一样,一本牵出另一本,本来只想钓个小虾米,最后钓出个大鲨鱼。

(聊到二混子,我给问问取了个外号:二问子。音相近。他不喜欢,说:“我喜欢香问子。香问子好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