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真题卷的一些教学思考:文言文

 一中大语文 2023-10-04 发布于福建

文言文在高考语文备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就针对文言文这一块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1、文言文的备考宜早不宜迟,因为要灵活掌握这一块的内容一定需要大量的时间累积才行。比如最基础的高频实词和历年高考真题,背熟和练熟只是走完了最基础的那一关而已,关键是需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文言知识灵活运用,答题的准确率才能够得到保障。

2、文言文的高考题其实特别的简单,说白了就两道,翻译和人物形象。只要能够将整篇文章完整的翻译下来,然后积累一些关于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就可以很轻松的应付的。

这里就这两道题来具体说说。

一、翻译

翻译的基础是实词,实词的理解就离不开高频实词记忆。这个是死的,只要愿意花时间精力就一定会有所提升。但是这种一成不变原封不动的考实词的情况已经很少了,现在的考察形势多样,需要灵活运用相关技巧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比如

(1)世以此多焉  多:   称赞   (2017年上海市春考语文)

在08年的高考文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这里面的“多”则是翻译成“夸耀”比较好。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理解才行,一旦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也是拿不到分的。

(2)至则奏罢蠹民妨政数十事( 伤害,危害     ) ( 2021年上海市春考语文)

很多同学其实连这个字怎么念都不知道,但是这也不妨碍答对这道题。因为“蠹民妨政”这个四字短语我们可以参照往年高考真题中出现的四字短语来进行推断。类似于2010年高考真题“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中的“工诗善画”,1324的结构,13的意思一样,知道这个就能够准确的推断出来了。

至于遇到了某个字需要结合其在成语中的意思,又或者是偏义副词同义副词那就更简单了。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妄想通过简单的死记硬背来搞定实词。事实上即使是掌握了高频实词和历年高考真题(近10年)中的每一个字,仍需要保持谨慎,因为现在的高考思维更为的偏向思考,多动脑子,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关于实词的记忆,也有两条路。一个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课内的标准走,必背古诗文下面的每一个字词都需要掌握。但是在往年的考生中能够做到这点的几乎没有。事实上这个才是学语文的正路子,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的日常教学偏离正道实在太厉害了,最后耽误的只能是学生,荒废了学文言文最好时光。不管我们怎样高喊素质,可一旦没有分数和相应背景的支撑,这些口号全部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日常的授课中,我们更倾向于高频实词+历年高考真题这个路子。说是捷径,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绕远路呢。当然表面上的效率是高的,结果仍需要看学生本身是否真的下了功夫。

解决了实词这个大问题再来看断句/翻译/内容理解/原因分析等等题目就像玩一样,非常的简单。

二、人物形象

关于人物形象这个点,考到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不管是春秋考还是一模二模,出现的次数太多太多。很多题目或许有变形,但是换汤不换药,内核完全一样。关于这个点特别的简单,就两块内容。一个是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一个是人物形象四字短语。

正面描写: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等。

人物形象四字短语:尽量不要死记硬背,而是靠日常的练习,练习一次积累一次,到了最后就能够积攒20-30个人物形象。这些积累的四字短语一定也是高频的。多用几次心里就有数了。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1、些同学平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到了临近考试去下载相关资料,然后一顿猛背,妄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搞定这一类的题目。这样操作往往都是徒劳,违背了现在备考的指导思想。这种抱佛脚的方式来获得高分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所以该积累的早点积累,功夫在平时。考试平常心,这才是正路子。

2、还是有些同学在回答人物形象的时候写双音节词,他们不是不知道要写四字短语,而是脑子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想不到而已。说白了就是训练不到位,量和质都存在问题。

3、分析人物形象尽量带上手法,而且要看分值答题。有些同学的问题是完全不写手法,另外一部分同学是手法只写正面描写,所以这道题的得分就不太理想。

4、文言一是文言二的基础,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急着做文言二。先把文言一的基础打好了然后再去弄文言二,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文言二的题目都非常的套路化,简单的练习之后就会理解和掌握答题路数。文言二真正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看懂这篇文章。而要看懂文言文,这就需要文言一的功夫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