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陈正兴 2023-10-04 发布于湖北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的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预计年底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0月落成使用。这将是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也是金融城东区首座建成的总部大楼。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项目采用智能云端建造工厂,目前核心筒施工进度4天一层,较常规工法缩短差不多一半时间。项目还将建设中国建造博物馆,展示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

项目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能云端建造工厂,构建类工厂化智能工作环境,通过人机高效协同作业,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及人力成本。

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总建设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76米,地上36层,以“建筑科技典范 创新总部标杆”为定位和以绿建三星、LEED金级 、WELL金级、近零能耗建筑认证、海绵城市为绿色建筑目标,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质量目标是鲁班奖,为中建四局首个集投资、开发、勘察、设计、建设、运营于一体的项目。项目装配率达93.5%,达到广东省AAA级装配率标准。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项目以“节节攀升、凌云直上”为设计概念,呈现出自然挺拔、直入云霄的建筑造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座超过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零能耗建筑,光伏遮阳板每年省电65万度

项目建筑高度176米,地上36层,将成为国内首栋超过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项目充分考虑地域性气候特征,在建筑外立面设置遮阳板,集成太阳能光伏板,减少太阳直射同时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整栋大楼使用,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每年可省电65万度,多余的电量还能回输电网。

考虑到广州夏季长的特点,建筑在外立面设置了双层呼吸式幕墙作为太阳能烟囱,太阳光照射双层幕墙形成温度较高的内部热腔,内部空气自然向上流动排出,带动各层的通风口引入新风,在夜间与过渡性季节可代替空调系统,实现节能目标。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项目设计了骑楼、冷巷等传统的岭南建筑技法,采用了大温差供冷、一级能效风机等技术措施降低能耗,在电梯设置能量回馈装置,回收的电源用于井道照明。

自主研发 探索建造前沿科技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云端建造工厂外观

“云端建造工厂”是中建四局推动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科技成果,它利用中建四局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成果——超高层建造智能顶升模架集成平台技术,是由中建四局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新一代高层建筑智能装备集成平台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云端建造工厂”以“分层分段、流水施工”为理念,由支撑系统、智能装备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模板挂架系统四大系统组成,融合建筑机器人、智能感知、云计算等技术。通过设计可变构件单元,形成“大空间”的办公和休息区域,集成通风降温系统、机器人轨道系统,形成人机协同的类工厂化作业环境,这样既为工人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又加快了项目整体建设速度。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实时感知和智能管控

云端建造工厂布置5G基站和分布式中继路由,在多遮蔽、强干扰环境下组建高精度、低时延、全覆盖通信网络,实现了云端建造工厂的实时感知和智能管控。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八款智能机器人

智能加成 人机高效协同作业

云端建造工厂还应用八款智能机器人进行作业。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钢筋抓取机器人与转运机器人

钢筋抓取机器人转运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钢筋自动抓取、立体运输。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开合模机器人

开合模机器人实施墙体模板开合作业。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混凝土布料机器人、振捣机器人、整平与抹光机器人

混凝土布料机器人、振捣机器人、整平与抹光机器人进行混凝土的精准布料、自动振捣、高精度整平抹光作业。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巡检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开展立体安全巡检。

国内首栋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

△“云端建造工厂”的安装与顶升

自投入使用以来,“云端建造工厂”建造优势得到全面展现,累计完成顶升21次,每顶升一层,最短只需60分钟。施工电梯直达云端建造工厂顶部,作业人员搭载电梯可到达任意楼层。建筑工人哪怕在百米高空,只要进入“云端建造工”,就可如履平地,轻松作业。

在钢平台底部,设置了办公区与休息区,集成通风降温系统、机器人轨道系统,形成类工厂作业环境。这样既为工人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和难度,又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投入,还加快了项目整体建设速度,实现了核心筒4天一层的最快施工进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