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晚年的不幸,是从40岁开始铸就的:3大问题,最好早点做准备

 老方说 2023-10-04 发布于山东

人生苦短,但如果遭遇不幸,那人生就会变得漫长而痛苦。

特别是在人生晚年的时候,如果过得很不幸,那往往就是后悔莫及。因为无论时间还是精力和能力,都跟不上了。

而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又顾不上考虑以后,反正我在40岁前,就觉得自己会永远年轻,看五六十岁的人跟另一个世界的人一样,认为“老”跟自己没关系。

等我到了40岁的时候,认识了几个老人,从他们身上的故事慢慢意识到,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无人能幸免。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知道了中年的重要性,特别是有3大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就可能导致晚年的不幸。

人老了,身边不行了!

老家的张大爷就是这样,他年轻时候胡吃海喝,四海为家,生活作息混乱,原来仗着身体素质好,并没有把健康当回事。

但等到60岁后,身体积累的一些毛病陆续引发,每年光买药和打针就要花很多。

我记得有次他酒后突然昏迷,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三天才醒过来,医生告诉他以后再喝酒就没希望了,这样才算是把几十年的酒瘾戒掉。

戒酒后,身体还是留下了很重的痕迹,走路一瘸一拐,从此成为了一名需要人照顾的老年人。

“唉,人老了就成废物了”,张大爷经常这样感叹,他恨自己的身体怎么变成这个样了呢。

人老了,钱也没了!

还有一位老人,我是在医院碰到的,聊天时候他说自己原来也赚到过钱,但因为年轻,而且家里花钱的地方也多,所以一直没有攒下多少钱。

等到一场大病过后,一点薄薄的家底也被掏空了,现在只能完全靠子女接济。

但老人的自尊心很强,有次我听到他给朋友打电话,问有没有需要看大门的活儿,钱不要太多,够给孙子孙女买零食就可以。

这也是很多老人的心理,他们渴望亲情,也希望能够借着花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怕自己变得没用起来。

所以,不要怪老人贪财,他们只是需要借助钱来证明自己。

人老了,亲情却淡薄了!

如果一个老人疾病缠身,也没钱,那子女还能每天陪在身边的可能性其实不大。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有个老友,他活得就很通透,他说自己在乎家人,渴望亲情,但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奢望太多:

儿女有自己的小家庭,原来的他们跟现在的他们是两回事,这就像原来的我跟现在的我也不一样,父母对儿女不能有“挟恩图报”的心理。

亲情淡薄是自然的,人越成熟就越独立,这个世界永远是喜欢年轻人,所以老年人要懂得识趣,要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诉求。

人生如戏,千万不要以假为真。

后果皆有前因

晚年的身体疾患,都是壮年时候招惹的。老了后一贫如洗,也跟过去种种有关。至于亲情淡薄,更是在于原来的所作所为。

比如我知道某个老人在年轻时候潇洒快活,一切光顾着自己,抛妻弃子,自由自在,等到人生到了晚年,一事无成,这时还想着子女照顾,就比较为难。

当然,人到中年,特别是四五十岁的时候,压力确实非常大,身边都是需要你出力出钱尽责任的人,对此你当然可以逃避,但如果你当时逃避了,那你以后凭什么要求别人对你好呢?

现在的年轻人可以不吃“血缘和传统孝敬观念”这套。

有些东西不是钱可以买到的,有些事情也不是后悔就可以弥补的,有些因缘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人可以重头再来。因此,我们才需要心存敬畏,从自己和别人身上吸取教训,尽量做到无愧于心,好好修炼自己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