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毷氉,悟愫,叵烦

 奎林说 2023-10-04 发布于江苏


老家话保留了古语的特色

小时候听见大人说过“心里mao sao得很”、“心里wu su得很”、“po fan死了”,一直以为这些词很难找到正确的写法。后来看了一些书,发现西北很多家乡话其实保留了不少古语特色,不管是写法还是读音,非常传神。
这三个词写法依次是毷氉、悟愫和叵烦。

“毷氉”,即烦恼,郁闷。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宴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韦庄《买酒不得》诗:“停尊待尔怪来迟,手挚空瓶毷氉归。”汤显祖《紫箫记·及第》:“笑从前,笑从前,文章几篇。高头院,高头院,毷氉打遍。”

类似的词还有“悟愫”与“叵烦”,都是古语,却是老家人的口头语:“心上毷氉得猫抓哩。”

“谁让我心里不毷氉,我把他当先人拜哩。”

“谁心里没个毷氉的事呢。”人们常说,“人有了对比才会觉出自己的不幸哩。”

孙老二的毷氉

孙老二生了六个女儿,一个儿子。农村里生活条件一般,子女又多,孙老二几个大女儿都嫁得一般。最小的是女儿,得高挑水灵,又念了些书,虽然最后没有读得更好走得更远,但是在乡里也算百里挑一了。

时值八十年代,经济放活了,孙老二家条件好了,他在小女儿身上放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不愁吃不愁穿,最好是“月月有个麦子黄”的人。

那时候农村家里时兴新家具了,比如沙发、大衣柜、写字台等等的,和以前八仙桌、大柜子有了巨大的区别。南方人活套、勤快,他们四处给人上门打家具,他们打得家具好看结实,深受人们的喜爱。孙老二家也改善了,自家筹了些木料买了些木料和配料配件,打家具。

上门的匠人带着侄子来干活,侄子长得挺帅,手工又不错,辛苦工作,看得见钱包里流水不断。六姑娘端茶倒水的,一来二去就有了来往,这自然逃不脱孙老二的眼睛。孙老二把六姑娘赶去大哥家暂住了,这哪行,孙老二的眼光不止于此。

“我”离开村子好几年了,后来回去问起六姑娘的事,得到的回答是:孙家六姑娘早都跟人跑了。至于是不是跟的小木匠跑了就不得而知,大概率是的。眼界开了,人就留不住了。

至此孙老二的“毷氉”就长在了心上。

尚敬的悟愫

尚敬是贫苦人家出身,他是务农的好手,土地是他的命根子,他在土地上挖抓,土地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他带着一家老小辛苦劳作,在那片黄土地上得了不少土地。这片土地,只要老天开眼,就能富裕一方。那年抗战取得了胜利,全国皆大欢喜;内战又开始了,社会动荡不安。

连着两年雨水丰沛,尚敬粮畜都好,余钱也多了。爱土地的人,对土地充满深情,他购得了大量的土地,购置了大量农具牲口,雇了些人手来耕作,不久就俨然富甲一方了。

终究,换了日月。建国后,农村开始划分成分了。政府出了划分的政策和依据。农村里红眼病真不少,好吃懒做者也不少。上有政策,下有执行者。尚敬倒霉,碰上的都是些往严里划的。

一下子成了地主,尚敬想不通,看看自己辛苦得来的土地被瓜分,心里悟愫得卧床不起。我们常说不好的事情叫做“一夜回到解放前”,尚敬内心盼着“一夜回到解放前”,该散的散,该卖的卖。那些当年没办法卖完土地的地主反而成了成分低的人,想到这里,尚敬更悟愫了。

六八的叵烦

六八家有个草驴,到了发情期了,六八想去配个种,让家里添头骡子。骡子力气大,干活好,比马好伺候多了。有头能干的骡子是六八一直所期待的。

想让驴下个骡子,就得去镇上配种站让儿马(公马)去配。叫驴骒马(母马)下的骡子叫马骡;儿马草驴下的骡子叫驴骡。驴骡比马骡小,力量也小一些,综合素质没有马骡好。

六八拉着草驴去镇上,经过邻村的时候,出事了。邻村有个叫驴,和六八家的草驴相遇了。叫驴围着草驴转,六八急坏了,使劲打着赶叫驴走开。发情期的驴力量巨大,草驴挣脱了缰绳,和叫驴一起跑到了山坡顶上,就像约好了似的,两头驴在山上把事办了。六八边追边骂:“日了他妈了,日了他妈了呀!这驴杂𪨊!

六八终究没打上叫驴,他继续拉着草驴去镇上配种。边走边说:“日他妈的就一次,它还就能怀上?”

就算在镇上找了儿马,后来的结果还是下了个驴子。六八气疯了,翻了几个坡坡找那个叫驴的主人家。找到后,六八就气呼呼地骂他家叫驴,说是坏了自家大事。叫驴主人说:咋?抬杠来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还找事来了。我家的叫驴就是配种的,我还准备问你追配种费去呢。你还敢来?

抬杠没抬过,六八气呼呼回家了。见人就说叵烦死了,他叵烦的其实是怕人家真来要配种费。

还好,叫驴主人最终没来。六八的叵烦少了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