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双金  四季之美

 bzlaj 2023-10-04 发布于山东

孙双金,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小校长,首批正高二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语文特级教师,情智语文倡导人,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专家”“江苏省首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国十佳好校长”等称号。“情智教学的研究”和“12岁以前的语文”两项教学成果,两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出版《听孙双金老师讲语文》《孙双金与情智教育》《情智教育十日谈》等7部专著,发表300多篇文章。

初读明任务:发现,表达美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写景文章,你们认为写景的文章到底学什么呢?

生:我认为写景的文章应该学里面的好词好句好段。

师(笑着问):写事写人的文章就不需要学好词好句好段了吗?我再追问一句,你认为写景的文章和写人、写事的文章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生:我认为是如何把景物写得好、写得妙。

师:给他掌声!写景的文章就是学习作者如何把景物写得好、写得妙。生活中的美景有很多,学习写景的文章要掌握两个本领。第一个本领: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板书:发现美)第二个本领:如何表达生活中的美。(板书:表达美)写景文章需要学习的两大任务,第一个任务是——

生(齐):发现美。

师:第二个任务是——

生(齐):表达美。

师:语文更重要的是后一个任务——怎么表达景物之美。那么《四季之美》究竟写了什么美景,是怎么表达的呢?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开。

二、咬文嚼字,品味变化美

师:请四个小组分别读不同的季节,比比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究竟写了哪些美景?

(学生分组朗读春、夏、秋、冬四段。)

师:这篇文章不是中国作家写的,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生:日本作家。

师:名字叫——

生(齐):清少纳言。

师:你们了解清少纳言吗?她是做什么的?

生:她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

师:平安时代距离我们有1000多年的时间,说明她是古时候的作家,这是一个信息。

生:她是皇后身边的女官。

师:她的职业是陪伴皇后、伺候皇后的,但她又是一个文人。你想想看,陪伴皇后的文人有地位、有身份、有闲情、有雅致,所以她写了一系列的散文,对日本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是中国作家翻译过来的,是一篇译文。作者虽然写四季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句式是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生:四段的开头“最美是……”是相同的。

师:没错,这是一个共同的句式。我们一起把这四句话读一读。

(师生齐读。)

师:这个句式值得研究,文中写“春天最美是黎明”,如果我把它改成“春天美在黎明”,表达有什么不一样?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是说春天最美的时候是黎明,“春天美在黎明”,难道春天其他时间不美吗?

师:是啊,春天美的东西很多,你还可以说春天美在哪里?把这个句子改一改。

生:春天美在公园。

生:春天美在鲜花。

生:春天美在校园。

师:春天美的东西很多,花草树木,万紫千红,都很美。但是换成课文中的句子“春天最美是什么”就不一样了,最美的只有一个。中午、晚上能美过黎明吗?在作者眼中,黎明就是最好最好的,我们一起把最美的感觉读出来。

(生齐读“春天最美是黎明”,师强调“最美”,示范朗读。)

师:黎明到底美在哪里呢?读下去。

生(齐):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师:黎明到底最美在哪里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黎明美在太阳的红光。

生:我觉得最美是在太阳升起时,围绕在太阳周围的彩云。

师:“围绕在太阳周围的彩云”这个说法有点问题,是东方天空的彩云,太阳周围的彩云是看不见的,对不对?

生:我认为美在太阳初升的时候。

师:太阳初升的时候让东方的天空——

生:慢慢地变红。

师:慢慢地变化,色彩发生变化,作者主要抓住东方色彩的变化。她写了哪三种色彩?从课文中找一找。

生:刚开始是鱼肚色的,然后是红色的,最后彩云是红紫红紫的。

师:鱼肚子是什么颜色?

生:白色的。

师:有一个词语叫鱼肚白。刚开始是白色的,接着就变成什么颜色了?——红色。最后变成——红紫红紫,红色再加重就变成了红得发紫。如果说一个人很有名气,我们说他很红;再红就说他红得发紫,紫色是红再往前一步,所以叫红紫红紫。作者主要写东方太阳日出时色彩的变化,请你拿出笔来,找出表示变化的三个动词。

生(齐):泛、染、飘。

师:好,我们看着大屏幕读一读,把这三个动词强调一下。(出示第1自然段,生齐读。)作者用了三个动词“泛、染、飘”,我们来研究一下。如果把“泛”换一个动词,你能换什么词?同桌两人讨论讨论。

生: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映着鱼肚色的天空。

师:给他热烈的掌声!他用“映着”,还可以用什么?

生:东方一点儿一点儿透着鱼肚色的天空。

师:给他掌声!想到了其他人没有想到的词“透着”,还可以换什么词?

生: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浸着鱼肚色的天空。

师:还有吗?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咬文嚼字。

生:东方一点儿一点儿绣着鱼肚色的天空。

生:东方一点儿一点儿衬着鱼肚色的天空。

师:那么,这些“映”“透”“衬”“绣”和“泛”比较一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生:我觉得应该是“泛”,因为后面说到“染着微微的红晕”,这样和前面的“鱼肚色的天空”形成对比。

师:这个“泛着”是从里到外呈现,(指着一位小姑娘)我说:这个小姑娘长得多漂亮清秀,她的脸上泛出了红晕,这个红晕是从皮肤里面透出来的,叫“泛着”。课文中说的“鱼肚色”是天空从里到外一点儿一点儿透出来的,所以叫“泛着”。那么“染”呢?是从里到外吗?

生:“染”是从外到里的。

师:从外到里是太阳光给它染上的。一块布着上红色,是从外到里,这叫“染”。你看作者用得不一样吧,最后一个动词是“飘”。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泛”“染”“飘”这三个动词呢?

生:我们要体会出黎明的美。

师:我们不仅要体会黎明的美,更要体会作者是怎么用词句来表达美。学语文到底学什么?就是学习作者怎么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作者用了“泛”“染”“飘”这三个动词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美?

生: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美。

师:它是一种色彩吗?它写了三种色彩,写出了色彩的什么美?

生:写出了春天色彩多样的美。

师:这个色彩一开始是鱼肚色,然后变成红色,最后变成红紫色。这写出了色彩的什么美?

生:写出了色彩的变化美。

师:给她掌声!色彩在变化,这就是写出了色彩的变化美。(板书:变化美)如果只写一个鱼肚色,这叫静态美。它不仅有鱼肚色,还有微微红晕和红紫红紫的彩云,写出了变化美。用三个动词“泛着”“染上”“飘着”写出春天色彩的变化美。如果只写一种颜色,你感觉怎么样?

生:很单调。

师:是啊,太单调了,如果写三种颜色呢?

生:层次很丰富。

师:没错,这就写出了色彩变化的丰富之美。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总觉得这个美缺了点味道,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呢?让我们感受到朗读之美。(请一位男生读,老师范读)要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对写景文章的理解。(请一位女生朗读)

三、对比质疑,体会动态美

师:这是作者写的春天美景,用了三个动词写出春天景色的变化之美。那夏天作者还是这样写的吗?(板书:夏)作者写夏天着重写了什么?大声回答。

生(齐):萤火虫。

师:萤火虫是一个活物,会活动。请你圈出第2自然段中表示萤火虫动作的词语。

生:我找到的是“翩翩飞舞”和“飞行”。

生:除了这两个词语,我还找到了“闪着”。

师:三个写萤火虫动态的词语,我们先来研究“翩翩飞舞”,一起把这一句读一读。

生(齐):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师:一般诗人和文人写夏夜都会写月亮,因为夏天的月亮是最美的,而本文作者偏偏不写月亮。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位作家。

生:这位作家很有个性。

生:这位作家独树一帜。

师:这位作家真是另辟蹊径。大家都写相同的有什么意思呢?写来写去都差不多。你们都写月夜我偏偏不写,这是写作中的一种技巧。她不写月夜,写什么夜呢?与月夜相对的叫——

生:暗夜。

师:那这漆黑漆黑的夜怎么写呢?作者写了漆黑的夜中的——萤火虫。这就是作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写文章选常人不选的角度写,这就是作家高明的地方。那萤火虫是怎么写的呢?作者用了一个词语形容它,是“翩翩飞舞”。“翩翩”一般是用来形容什么东西的?

生:形容舞者的舞姿。

师:舞姿翩翩,好!

生:形容蝴蝶飞舞时候的状态。

师:蝴蝶飞的时候扇着翅膀,翩翩飞舞,那么轻盈,那么优美。

生:形容秋天的落叶在空中的样子。

师:落叶离开枝干,在风中翩翩起舞。你看,“翩翩”形容舞者、蝴蝶、落叶,给人一种形象感。蝴蝶飞舞的翅膀特别轻盈、动人,所以用“翩翩飞舞”,有一种非常美的形象感。那么,在漆黑的夜晚,你能看到萤火虫扇动着它的翅膀吗?

生:看不到萤火虫的翅膀,只能看到萤火虫发出的微光。

师:只能看到萤火虫尾部发出的微光,那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微光?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会用“亮晶晶”。

师:天上的星星可以是亮晶晶,萤火虫好像还没有亮到这个程度。

生:微光闪闪。

师:给他掌声!他用了“微光闪闪”。

生:荧光闪烁。

师:他用了“荧光闪烁”,给他掌声!

生:隐隐约约。

师:萤火虫的光在漆黑的夜晚是隐隐约约的,非常棒!同学们一共说了三个词,“隐隐约约”“荧光闪烁”“微光闪闪”,还有什么词语?

生:若隐若现。

师:说得真好!你觉得漆黑的夜晚用“翩翩飞舞”形容萤火虫准确吗?有的说准确,有的说不准确。这是中国作家翻译过来的,我们看看另一个作家是怎么翻译的。  

(出示。生齐读。重点读“群萤乱飞,银光闪烁”。)

师:“群萤乱飞,银光闪烁”和“翩翩飞舞”比较,你觉得哪一个更准确地写出了萤火虫的特点?

生:我更喜欢“翩翩飞舞”,写出了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飞行的美感。

生:我也同意用“翩翩飞舞”,因为翩翩飞舞体现了萤火虫的轻快。

师:还有不同的观点吗?我们来听听不同的意见,不要“一边倒”。

生:我不同意用“群萤乱飞”,因为这样感觉萤火虫是杂乱无章地乱飞。

师:当然是乱飞,萤火虫什么时候是排着队飞的?(生笑)还有谁想说吗?

生:我觉得如果用“群萤乱飞,银光闪烁”,会让人觉得一团乱麻。

师:听听孙老师的意见好不好?我不喜欢“翩翩飞舞”,为什么呢?因为在漆黑的夜晚根本看不到萤火虫飞舞的翅膀,轻盈的样子。只能看到萤火虫的光在闪烁,在上下乱飞。所以“群萤乱飞,银光闪烁”恰好写出了萤火虫飞舞的特点,译者用“翩翩飞舞”并不准确,这是译者自己添上去的。所以,我更赞同用“群萤乱飞,银光闪烁”。(走近举手的同学)你还有补充?

生:我还是更喜欢“翩翩飞舞”。这是一篇写景文章,如果用“群萤乱飞”的话一点美感也没有了。

师:为什么“乱飞”就没有美感了呢?你们觉得整齐的才是美的,是吗?

生:关键是这个“乱”字,感觉不好看。

师:哦,你觉得乱不好,而我恰恰喜欢“乱”,我从“乱”字中读出了萤火虫的自由。如果是整齐地飞,我反而觉得萤火虫是人为操控的,变成机器萤火虫了。

(生笑)

生:我也喜欢“群萤乱飞,银光闪烁”,因为乱飞乱得很整齐。

师(笑着问):你为什么觉得乱得很整齐呢?

生:就是一种看上去的感觉,不像“翩翩飞舞”那种整齐得死板。

师: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这是一位杂志主编上个礼拜在孙老师学校讲的。他说到一所学校参观,六千余名学生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地做操,横平竖直。他到另外一所学校参观,操场上的学生站得乱七八糟,每个班级的学生站得都不一样。但是走到下面一看,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在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每个组乱中有序。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拔河,每个组都不一样。然后主编发现这所学校墙上的校训是:我们不一样。(生笑)你们是喜欢一样呢?还是喜欢发挥你的个性特长,人人不一样呢?

生:我喜欢有个性的,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全场笑)

师:掌声给他。同学们,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面孔,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相同的大脑,没有两个相同的心灵。你们怎么可能一样呢?不一样才是正常的,一样才是不正常的。请同学们拿出笔,如果认同了,就把原文中的“翩翩飞舞”删掉,换上你喜欢的词语。语文书就不能批判了吗?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本就等于没有书,读书就读傻了。那叫什么?——书呆子。我们可不能把你们教成书呆子。漆黑的夜晚,萤火虫当然是“群萤乱飞,银光闪烁”,只能看到它的光,怎么会看到轻盈飞舞的样子呢?还用“翩翩”这个词,显然不恰当。我们把书捧好,齐读第2自然段,读到“翩翩飞舞”时换成你自己喜欢的词语。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作者第1自然段是写变化之美,第2自然段是写萤火虫“群萤乱飞,银光闪烁”,这是写什么之美?

生:萤火虫的动作之美。

师:能把这个“作”换一个字吗?

生:动态。

师:给他掌声!请你在孙老师的“变化之美”的下方写上“动态之美”,当老师的小助手。(生上台板书)有人说“动态”和“变化”这两个词不是差不多嘛。是不是差不多?不一样。谁来说说“动态”和“变化”有什么不一样?

生:“变化”是从浅到深或者是从深到浅,而“动态”是一直都是这样子的。

师:有点道理,给她掌声。谁再补充?语文就是要咬文嚼字,这才是学语文。

生:“动态”只是说它在动,而“变化”是指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在变化。

师:对啦!“变化”是指不同的状态,例如,你小时候长这个样子,20岁的时候长这个样子,50岁、100岁长这个样子,这是你样子的变化。刚开始是鱼肚色,然后是红晕,最后变成红紫红紫,这是“先……然后……最后……”的变化。而“动态”就是写事物动作的姿态,写萤火虫飞行的样子。它不是写萤火虫小时候怎么样,后来长大怎么样的过程,这叫“变化”,所以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四、品析心情,体会感受美

师:春天是写变化之美,夏天是写动态之美,那秋天是写什么之美呢?谁来把秋天的这一段朗读一下?(指名读)

师:这段当中有三个词语比较奇特,请同学们拿出笔对照屏幕,把红色的词语圈出来。(出示,生齐读)动人、感动、心旷神怡。

师:这三个词都是写人的什么?

生:写人的心情。

生:写人的感觉。

师:是写人的心情、感觉、感受,还可以说是——

生:神态。

师(摇头):不是神态。

生:写人的心理活动。

师:写人的心理活动,写人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看到什么觉得“动人”呢?

生:(齐)“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师:作者看到什么风景觉得很动人?

生: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师:为什么看到乌鸦飞回窝里就觉得非常动人呢?

生:因为有“乌鸦反哺”这个成语,乌鸦可能是给自己的母亲带食物了,感觉非常动人。

师:给他掌声!这叫会思考啊,学习就要会思考。急急匆匆往窝里飞的是小乌鸦,它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在窠里面。小乌鸦在外面觅食,把找到的食物急急忙忙地送给父母亲,让自己的父母吃饱。这个场景怎么不动人呢?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日本人认为乌鸦是一种吉祥的鸟,是神鸟、国鸟。他们看见神鸟自然而然心里喜欢,又看见傍晚的乌鸦急忙地朝窝里飞,就联想到父母亲傍晚回家照顾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乌鸦反哺它们的父母。所以作者觉得特别动人。你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动人”是乌鸦为自己家人着想的情感。

师:对呀!不管是老的乌鸦还是小的乌鸦,它们都关怀自己的亲人,让作者感到特别动人。好,这个“动人”就有根了,否则“动人”是没有根的。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师:那么什么景色会让作者感动呢?接着读。

生(齐):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师: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更”。就是说比乌鸦要更进一层了,为什么看到大雁比翼而飞,作者觉得更感动呢?

生:大雁飞向南方要经历很多风霜,体现出大雁执着的精神。

师:他说大雁要飞到南方,要飞越千山万水,这种精神怎么不让人感动呢?

生: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年轻大雁和年老大雁比翼而飞,年轻大雁对年老大雁不离不弃的精神。

师:给他掌声!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大雁的家族团聚,在空中比翼而飞的欢乐的状态。

师:你看这一群大雁飞,恐怕是一个家族。飞在前面的是爷爷,爷爷说:“儿孙们跟着我飞啊!”一个人在前面飞呀飞呀。看到爷爷飞得吃不消了,爸爸就接力成为领头雁:“您让我来,您到后面休息休息。”后面跟着的就是儿女,比翼而飞的有可能是夫妻、兄弟、姐妹。这个家族比翼而飞的场景让人感动。

生:令人感动的还有可能是大雁的团结。

师:对呀。队形那么整齐,一会儿你领飞,一会儿它领飞。那种团结、那种互相帮助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感动呢?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那么什么让作者心旷神怡呢?

生:风声和虫鸣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

师:好的,这个“心旷神怡”我们来讨论讨论,谁能告诉我“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

生:感觉心情很舒畅。

生:人看到美景之后心情很好。

师:给她掌声!看到美景之后心情特别愉快叫“心旷神怡”,你们一般到哪里会感到心旷神怡呢?(指着教室场地)你们在这里会心旷神怡吗?肯定不会。到哪里会觉得心旷神怡呢?

生:秋游出去玩的时候会觉得心旷神怡。

师:到郊外会心旷神怡,还有吗?

生:去公园里玩的时候。

生:在森林里呼吸新鲜空气,看着养眼的树木,闻着泥土的清香。

生:在乡下闻着油菜花的清香。

师:说得都非常好!一般到开阔之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会感到心旷神怡。这里看到的是什么景,我们一起来研读研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天要黑了,“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秋天的风叫什么风?秋风。秋天的雨叫什么雨?秋雨。有句诗叫“秋风秋雨愁煞人”。虫子在秋天叫说明冬天要来了,它叫的时间还会长吗?秋天的虫鸣长不了。如果是你听到秋天呜呜呜的风声,听到秋天的虫子叫,你会是什么感受?

生:我会觉得很悲凉。

生:我会觉得很凄凉。

生:我会觉得很难过、伤感。

师:是啊,一般人听到秋风、秋雨、虫鸣,都会伤感,都会忧愁,都会觉得有悲凉之感。你觉得作者在这里用“心旷神怡”恰不恰当呢?

生:我觉得是恰当的,因为作者觉得抓住了秋天的尾巴,听到了最后的风声和虫鸣。

师:也说得通。

生:我觉得是恰当的,因为每个人对秋天都有不同的感受。

师:有道理,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秋天的感受是心旷神怡,你们对秋天的感受是忧愁的。

生:我觉得恰当,可能作者比较喜欢大自然,喜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师:有可能作者在皇宫里面很悠闲,她在散步时听到风声和虫鸣,感到心旷神怡。我们一般人听到秋风和虫鸣都会感到忧愁、惆怅和伤感。每个人面对同一个景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生:也有可能作者听到风声就觉得凉风习习,很舒服,就感觉心旷神怡。

师:那清少纳言在原文中是不是用的“心旷神怡”呢?显然不是。这是翻译的人给它凑上去的,作者原来用的并不是“心旷神怡”,是什么呢?拿出笔来,如果你听到风声、虫鸣声会是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进去。

(生写)

师:春天写变化之美,夏天写动态之美,秋天,作者写了自己的感动和心旷神怡,作者写的是什么之美呢?

生:心情美。

生:感觉美。

生:生命美

生:感触美。

师:准确地说是感受美。请你来板书。(生板书:感受美)每个季节写的都不一样。

五、讨论交流,畅想冬天之美

师:春天写变化美,夏天写动态美,秋天写感受美,那么冬天写的什么美呢?快速阅读,在书旁标记。同桌几人讨论讨论。

生:心情美。

生:环境美。

生:和谐美。

生:心态美。

师:还有不同的吗?冬天写的究竟是什么美呢?想不想听听孙老师的?——我也不知道。(全场笑)冬天究竟写的是什么美呢?

生:我觉得是风景美。

生:我觉得应该是心情美,因为课文里说“闲逸”的心情。

生:应该是心情美,因为结尾说“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这是作者的心情。

师:好像都有点,但又不明显,我也概括不出来。概括不出来也没关系,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写作的方法,可以写——

生(齐):变化美、动态美、感受美。

师:那么我课后布置一个练习题,关于冬天美,我们来写一段。在你眼中冬天最美是什么?

生:冬天最美是白昼。

生:冬天最美是雪后。

师:我特别赞同他的看法,如果是我就会写:冬天最美是雪后。下了雪之后多美啊!四周的景色多美,既有静态美,又有小朋友们打雪仗的动态美。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冬天最美是深夜。

师:最美是深夜,说说理由。

生:大雪都是在深夜下的。

师:大雪往往都是在深夜下的,所以最美是深夜。

生:冬天最美是雪时。

师:为什么下雪时那么美呢?

生:因为下雪时雪花飘飘扬扬的,很美。

师:每个人的角度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课后我们就写一段“冬天最美是——”,下课。

评析——

孙双金老师的这则教例,聚焦文本的“表现之美”(他称之为“表达美”,但因为教学中一直在探究作者表达的艺术性、独特性,实际上已经由偏于“求其通”的表达,走向了“求其好”的表现),非但没有出现有些人担心的“很累人”现象,反而因教学的精致丰腴、渊深灵动,时时给人以柳暗花明,耳目一新之感。

究其因,与孙老师下述三方面的追求,密不可分。

一、美为课眼,指向表现之美

一篇课文,要教学的内容很多,怎么办?

在语文课程目标视野下,围绕单元目标、单篇教学目标进行择定与建构没错,但如何择定与建构,不少人依然一头雾水。于是,逐段细讲者有之;按“揭题,介绍作者-生字词学习-抛出几个问题阅读理解-总结并布置作业”的后红领巾教学模式运行者有之;聚焦考点进行“板块式”教学者有之;设计几个情境任务,进行所谓的项目化学习,结果忘却语文本体性知识建构者亦有之。孙老师以“美”为课眼,按“揭秘色彩美——揭秘动态美——揭秘感受美——揭秘心情美、和谐美……”这条课脉建构教学内容,循循善诱,虚(冬季之美,孙老师并未总结,却给学生留下了不尽的回味)实相生,既实现了教学知识的结构化,又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开阔的审美创造空间,很好地规避了上述窘境。

表现之美,主指作者的审美创造之美。在孙老师的这节课中,至少触及了结构(四季顺序)、旋律(“最美”句式在文中回荡了四次)、措辞(对“泛、翩翩飞舞、心旷神怡”有不厌其详的探讨)、视角(选择“暗夜”来表现,就是一个独特的视角)、选材(体悟归鸦、大雁意象背后的意涵,属于这个范畴)等方面的表现之美,均守住了语文体性,且上升到了篇性揭秘的高度,对学生言语智慧的启发,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有,这是其教例令人神旺,又令人深思的主要原因。

更为可贵的是,孙老师也很关注师生的表现之美。顺本文情脉,优游涵咏,深度玩绎和对话,语文味特别浓郁。比如,让学生用另一个动词来替换“泛”,于是濡染着学生审美体验的“映”“透”“浸”“绣”“衬”等词纷纷出场。孙老师在热情肯定之后话锋一转,问修改后的动词与“泛”比,哪个词更为准确,并且具体分析了“泛”与“染”的区别,可谓细腻到了极致。其他如读出美感,注意概念内涵的辨正——谁来说说“动态”和“变化”有什么不一样,聚焦篇性开掘的深度发问——一般人听到秋风、秋雨、虫鸣,都会伤感,都会忧愁,都会觉得有悲凉之感,你觉得作者在这里用“心旷神怡”恰不恰当呢?均体现了师生精神生命的出场,自有一种灵动、深刻之美。审美创造是师生思维、体验、想象、情感等方面的双向奔赴,共荣共生,相互成全。只关注一方,审美创造难以行之久远。孙老师的成功之处,是和谐统一了二者,所以教学相长的愿景很自然地实现了。

指向表现之美揭秘的阅读教学,从价值取向上说,可以更好实现致用、致美、致在的统一;从学习方式上说,可以成功实现从偏于记忆、理解、训练的“占有式”学习,向偏于言语表现与创造的“存在式”学习的飞跃;从言语生命培育的角度说,可以更好体悟作家的创造之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为自我的精神创造蓄势蓄能。对此,孙老师有着高度的思想自觉,这让他的教学朴实中见奇崛,平易中见深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彰显了由素养本位走向存在本位的思想色彩。

二、化知成智,体悟表现之美

指向表现之美的揭秘,孙老师并未停留在“共识”“共能”的讲解上,而是指向了“独识”“独能”的欣赏与评价。

整体上,孙老师很注意文脉的把握。如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外在的季节顺序,还有内在的情感旋律(四次“最美”的咏叹)。揭秘这种双线和弦式的结构似乎并不难,难的是进一步揭秘美的不同侧面——变化美、动态美、感受美、心情美……以及美的个性化表现,这是孙老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其教学的亮点,因为这已然巧妙实现了熟悉与陌生的相乘,自我与他人的相乘,感性与理性的相乘。或许是限于时间、学情等原因,孙老师没有将本文一唱三叹的抒情旋律与其他文本打通,将四季之美、晨昏和暗夜之美的揭示,与作家沉浸自然,超越生活的言语人格结合起来——作者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对平安时代日本的种种不平等现实表示过忧虑,依然能对自然美保持敏感,在文学世界自觉表现,不就是诗意栖居的人格特质么?这让我们对这一层面的教学探索,充满期待。

局部上,孙老师很注意细节的把玩。比如意象的赏析: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为什么美,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为什么“更”叫人感动?视角的赏析:写夏夜的美,为什么不写月夜,而写暗夜,还是有蒙蒙细雨的暗夜?连作家的极化情感表达手法,他都注意到了:春天很美的地方很多,作家为什么说最美是黎明?这些触及篇性开掘的深度追问,看似云淡风轻,没有渊深的学养,根本提不出来。不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这种极化情感还可继续深挖:作者“最美”结论的得出,有何理据?萤火虫飞舞的雨夜,蚊虫极多,阴森黑暗,为什么也“迷人”?凛冽的清晨,靠炭火取暖,为什么说它最美?中午的阳光和煦,令人仿佛回到春天,就不及清晨美吗?这样追问下去,作家跨类写作中表达的极化情感就更鲜明了,对本文散文诗文体特征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聚焦篇性的审美开掘,孙老师大体动用了四种思维方法。一是作者与自己比,如作家写春天的黎明之美,是从变化美视角着笔的;写夏天的暗夜之美,则选择了萤火虫飞舞的动态美。二是作者与他人比,如写夏夜的美,一般人都会选择月夜,而作者选择暗夜、雨夜来体现。三是作者与学生比,如作者写彩云用了三个动词“泛、染、飘”,如果把“泛”换一个动词,能换什么词?四是跨域、跨文化比,如将中国乌鸦反哺的孝文化与日本乌鸦吉祥如意的象征意涵联系起来,解释秋日黄昏,乌鸦归巢给人的感动。比照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教学视野一下子就辽阔起来了。

不过,讨论“翩翩飞舞”和“群萤乱飞”的表达效果时,孙老师肯定后者的做法值得商榷。孙老师否定“翩翩飞舞”,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太整齐,不美;二是暗夜看不到轻盈飞舞的样子;三是未能体现飞的自由。这样定论,似有不妥。第一,“翩翩飞舞”指飞舞的动作轻快、自由、美丽,并非指一味的整齐划一,而是变化与整齐的统一,“群萤乱飞”恰恰没有乱而整齐之意;第二,暗夜看不到萤火虫飞舞的具体模样,但是可以看到萤光飞舞的景象;第三,“翩翩飞舞”是对“群萤乱飞”现象的艺术变形,更能体现作者对夏日暗夜景象的沉迷,这是诗化情感的表达,遵循的是艺术的逻辑,而非现实的逻辑;第四,“翩翩飞舞”更能显示作者情感表达上的阴柔之美,与整篇文字的风格是一致的,但是“群萤乱飞”更多偏向于阳刚之美——与“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的意境、风格颇为相类,但《与陈伯之书》是写给一位将军的,用词野性生糙,非常贴切,而《四季之美》更像是写给理想读者或心中另一个自己的,用“群萤乱飞”恐不是很适恰。

不知孙老师看到的译文出于何处?周作人的译文是:“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林文月则翻译为:“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均避开了“乱飞”一词——“到处飞着”属于写实,“群萤交飞”指齐飞,则有了艺术的变形,从散文诗极化情感表现的视角看,“群萤交飞”更胜一筹,因为“到处飞着”和“群萤乱飞”,属于散文而非诗的写法,对沉醉感的表现显然是逊色一筹的。

三、情意浸润,涵育表现之美

孙老师的课饶有趣味,是因为在指向表现之美揭秘的过程中,还注意了情意的浸润。主要表现有三:

首先,言语态度的引领。无论是引领学生品咂词句,还是出示不同译文,抑或文化意涵的解释,均能见出他思考的沉潜与严谨,这是不教之教。举重若轻,自带魅力。

其次,言语情趣的润泽。言语情趣是文字和情思相乘所彰显出来的一种境界,体现了作者在现实世界和文学世界穿行过程中所生成的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言语表现,追求清晰、精准是一个层次,基于此再追求有意思、有趣味、有美感,则进入了言语情趣的范畴。落实到《四季之美》,至少在以下几点可以见出作者的言语情趣:第一,含蓄之美。说“最美”,却绝不解释,似乎已陶醉忘言。比如蒙蒙细雨的夜晚,萤火虫跟鬼火一样扑闪,而且是淡淡的微光,为什么你偏说“着实迷人”?连一句解释也没有?作者没有解释,孙老师将之努力“还原”——讲彩云由红到紫,联系到人红得发紫;赏析归鸦、大雁的语句,挖掘背后的文化意涵,均属于含蓄之美的体悟,这就是言语情趣的陶养。

第二,细腻之美。从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到染上微微的红晕,再到红紫红紫的彩云,色彩不断加深的细腻变化,被孙老师敏锐抓住了,且将其间的关键词放大了给学生看,这就是在感受作者表现的细腻之美。当然,作者细腻之中也注意错落变化,形成抒情的张力。比如,在冬日早晨之美的描写之后,突然来了一句“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将温婉中的俏皮、执拗也给表现出来了。这种细腻之美,也可让学生领略到。

第三,清新之美。说实在的,作者笔下的景象,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可是她竟然描写得那么细致,那么灵动。这样的笔墨背后,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一年四季无论晨昏、夜晚,无论阴晴,作者都被身边的景色所迷醉。这种婴儿般的惊奇,情人般的沉迷,是很能感染人的。孙老师引领学生品咂词语,何尝不是在感受这种清新之美呢?

最后说一说言语人格的陶冶。

婴儿般的惊奇,情人般的沉迷,其实是每一位作家永葆创造活力的不衰秘诀。透过文字,我们还能感受到她热爱美,感受美,享受美,最后形诸美的表现这样一种言语人格。对自然、生活的审美,走向油腻或麻木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如此深情的文字的。所以,《四季之美》文字的深层,还隐含着作者物我一体的言语人格和言语表现意境。作者笔下再无他人,仿佛天地之间唯有她一人独自享受这“目遇之色、耳得之声”。作者心中的“最美”,也许并不是黎明、夜晚、黄昏、早晨这四段时间,而是心与物游、心物一体时美丽心情的别样寄放,这何尝不是一种诗意温煦的言语人格?

从心物关系看,《四季之美》呈现的显然不是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我-他”关系——风雪声成了一种噪音,在他耳旁聒噪,甚至像刀子一样把他的心割碎,而是“我-你”关系,像和好朋友一样在絮语。朝文字的深处游弋,将萤火虫、虫鸣、归鸦、大雁理解成作者心灵中的另一个自我,也未尝不可。这方面,孙老师有所触及,但未充分点染,这从他“变化美、动态美、感受美”的总结中不难见出。其实,上升到言语人格、言语境界的层面,“三美”也可以概括为新奇美、恬静美、温馨美。冬天的早晨,可以总结为闲逸美。因为变化、动态、感受只是形式,新奇、恬静、温馨、闲逸才是内心世界的本质。这样,学生便会由景语的体悟上升到情语的体悟,读起来或许更能入境、入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