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间站 | 笔法记—林海钟作品展讨论会纪要

 邵乐平19991068 2023-10-04 发布于吉林
图片

嘉宾: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洪亮 (北京画院院长) 

林海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

柯伟业 [Michael Cavayero](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付晓东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时间:2023 年 9 月 3 日 下午 3:00 

地点:空间站艺术中心

此展以林海钟太行山写生与纪游创作为线索,对隐居在太行山荆浩的《笔法记》进行阅读,从而引发对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重新的讨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会现场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伟业(以下简称“柯”):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观众,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今天莅临参加林海钟教授的《笔法记》作品 展研讨会。我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柯伟业(Michael Cavayero)。今天,我们将聚焦于讨论林海钟教授的作品与展览主题——五代十国时期荆浩所著《笔法记》中有关绘画技法、思想和创作实践的相关议题。我们将讨论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绘画的核心价值”、“绘画的评价标准”和“笔法的具体要求”。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以下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朱良志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渠敬东教授、北京画院的吴洪亮院长、空间站创始人和策展人付晓东女士,以及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林海钟教授。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

图片

洪谷神征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445×340cm  2023

图片

/ 朱良志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良志(以下简称“朱”):

从古代荆浩作品的理解落实到林海钟自己的创作再落实到笔墨中间,这几十年的体会;深入到太行山区再到洪谷中,亲自体验多次;与山水接触,发现人迹罕至奇特的景观,有自己丰富的经历,将自己长期积攒的知识、研习和他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合到一起。我觉得这次的个展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很丰满清晰,仿佛褪去了时间感,走入到另外一个世界,走入到茫茫的时间长河中去,感受到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先人的内心世界。我最近在做关于“时间”问题的研究,它引起我心里的触动,林先生在画中一直都在追寻一种千古不变的古心、古意。“古意”不随时间而流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是外在变化就不存在了。从记忆中间讲,它是最朴实的,又是人之为人存在的基础性东西,也是最能够打动人的东西,它能触动到每一个接触到作品的人的心里。他有幅画《日月轮毂》,车轮转动,古今一同,实际上就是如此。我一直感觉到恍惚的变化,798 等地充斥着不断的变革,但实际变化又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楞严经》讲的是旧与不旧的故事,在恒河水边弟子跟佛讲:“我现在六十二岁,年纪很大,感觉人生恍惚,事态变化,心情越来越灰暗。”佛说:“你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弟子说:“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带我过来,看着这恒河水了,如今六十年过去了。”佛说:“你的面部是旧了,但是恒河水旧了吗?他没有改变。”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旧中看不旧,人世间“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我们所谓做艺术,关键就是在残缺世界中间,能够找出一些安慰我们生命的东西。寻找的“古意”,就是我们在残缺世界历练中,世世代代人们最具有感触的东西,能够通过自己鲜活的体会,把它彰显出来。古时的东西就是现在的东西,山水的东西就是我心里的东西, 我画山水实际上画的是我的心,我画洪谷和太行山是在证验我生命中间最为感动,或者最活泼的东西。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这个道理非常清晰,中国人找到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也受各种不同文化的、哲学的,还有其他机缘的影响。这一切都凝结在水墨画与山水的表达中,这实在是一种天赐的能力。在一个喧闹的时代,如今与往昔一样,每个时代都有其喧嚣之处,每个时代都面临挑战,但只有当我们沉静下来去体会时,会发现一些特殊的人,能够将他们内心的体验传达出来,让更多人分享。他们就像明矾一样,将清澈注入混浊,如果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世界将更清澈,人们将更接近生命内在的感觉。

艺术是非常宝贵的。外部世界传递的很多信息都是强制性的,指导着你如何行动,但艺术却引导着你如何去感受,如何去亲近。外部世界的很多语言都是强势的,让你去做某事,但艺术则教导你如何去体验,如何去亲近。像是康德讲的“头上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这是一种恐惧;还有更大的一种恐惧,是现实的、生计的等等的恐惧。但是在艺术中,我们能够寻找到的一种安宁的、平静的方式。 

这次的洪谷作品,还有先生其他作品,包括一些扇面,我非常喜欢林先生画的大量的西湖作品,因为您在西湖边上,所以对西湖体会非常细腻。我常常是把你画西湖和李流芳联想一起。李流芳也一直住在西湖边,跟你的风格不太一样,他比较像沈周粗放的风格,你是清明、细巧,带有内在的绵柔之力。但是一样的是在恍惚间。林先生笔下的西湖不是西湖,葛岭也不是葛岭,都是他心目中的一种影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深深的安宁。所以能够读林先生的作品,实际上是一次灵性修养的功课,我非常喜欢。


图片

洪谷神征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局部 Part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感谢朱老师分享关于“古意”的讨论。接下来,我们邀请北京画院吴洪亮院长分享他之前在北京画院为林海钟老师举办的个展的经验,他可以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进行探讨。在《笔法记》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对“真”字的深入讨论,它与训诂和“仙人变形登天”有关,这一概念也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如何将不同的视角融合到一幅山水画中,在《笔法记》的语境中,“真”字包含了“变”的这种含义,它是绘制山水画时的一个关键概念。

图片

/ 吴洪亮 /

北京画院院长 

吴洪亮(以下简称“吴”):
虽然是小范围讨论,但是纯度很高的交流。刚才对于朱老师谈到褪去时间感,特别有感叹。您在中国画学会刊物发表过一篇文章,谈“古”的问题。中国人好“古”的时间穿越性,如果回到海钟的作品,朱良志老师对于中国画中“古” 的判断是否可以一块儿去思考,这个很有意味。我所在的北京画院,从概念上也是一个延续中国传统思想和技法的机构。尤其今天在798做海钟的展览还是深有意味的,尤其在空间站做,更有意味。 

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千年生成逻辑以后,到底在哪个维度中去发展?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很多国外的朋友来,觉得都画的差不多,这是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这个“差不多”里面到底有哪些是我们要深究的?卢辅圣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时候,起名叫“知一知二间”。他认为一和二之间获得这种活性是特别有意义的,所以他一直在这里面寻找,往前走。当然这一和二也可以说是传统和当代在两极的游走中去探求的过程。 

海钟的作品,大家在看的过程中,也伴随他们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我看到不是刻意的坚守,是他们觉得这支笔还有效,这是有意思的。在有效的逻辑后面触碰您谈的“真”的问题,我倒有一个个人体会, 包括无论是齐白石怎么样等等,都在求“真”。有一次把齐白石的作品带到希腊去展览,我们谈到的是“此中真味”,古希腊求“真” 的过程跟中国画的比如齐白石的求“真”的过程,表面看是不一样, 但是其实那些希腊的古典雕塑,对于“真”所认知的部分有一点好处,就是我原来认为他们其实是一种对写实的极度追求,我自己做了一点雕塑研究,我跟那些雕塑家研究说,“你觉得人长的成维纳斯那样吗?”其实是另一种角度对于理想的认知。那中国画的 “真”,齐白石“真”呢?在“似”与“不似”之间,朱良志先生谈到的中国人对于艺术的追求的那部分“真”,跟心灵的关系更近,在物象上就有更主观的部分。前年给齐白石和黄宾虹做过一个花鸟画对照展,借了齐白石的一方印章,源自《西厢记》,“隔花人远天涯尽”,我们谈问题的时候,隔着花,两人是完全不一样。维纳斯和齐白石的象,终极追求是不是有人性中特别让我觉得兴奋的那个点是相似的。我没想到把齐白石带到欧洲去没有隔阂感。也许当 “真”的艺术达到的时候,大家会抹平一大堆的隔阂,而对终极追求点更相近。 

小时候我读了《曲院风荷》的书,我从小在颐和园旁边长大,我最喜欢颐和园里的一个小园子,叫谐趣园,谐趣园里有一个汉远堂。朱先生引用了韩远堂的一副对联,我觉得蛮有意味的。“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很远,很宏大,到袖底,到樽前。中国山水画的能量,再大的太行山,今天一个小册页的一开也可以做完。海钟兄在做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画本身固有能量,在今天这个时代仍然能做的一件事情。今天看到这个展览尤为高兴,一个是付晓东老师做空间做展览是高手,这个文字写的很好;第二个是 我最喜欢海钟画太行山,西湖对他来说太熟。在苏州博物馆为他策划“自在苏杭”的展览,特意有一套他画的太行的册页,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那套册页极好。后来海钟在北京画院的展览“海印梵钟”,在那次他画了北京,北京画院还有幸得以收藏。我现在回观, 还是很棒。有时候艺术家距离也产生能量,尤其他这张大画出来, 我在网上看到这个公众号宣传,我就特兴奋,海钟又迈了一个山巅,又过了一座山。太行在中国画家里头太有能量了,它确实反馈于中国艺术创作,特别表示祝贺。

图片
洪谷神征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局部 Part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吴老师刚才对“真”进行了一次出色的补充,特别是关于我们在展厅中欣赏到的林老师的两幅太行山主题作品,一幅创作于十三年前,另一幅则是今年的新作。他强调了笔法的重要性,并指出掌握山水的“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真”可以被看作是中西绘画之间的联系,是最终的共同目标,虽然路径各异,但都需要不断求索的方式。国画也有自己的门槛,真正理解它需要人们去深入解读。接下来,我要请渠敬东老师来探讨绘画的核心价值。

图片

/ 渠敬东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渠敬东(以下简称“渠”):
我跟海钟老师今年见过两回了,每一次我们在西湖边儿版本馆聊的都很开心。我还是觉得有点吃惊的是这次展览。现在很多展览都要起一个比较“文”的名字,但这回展览就叫“笔法记”,我觉得还挺朴实、实在的。我总是体会画家内心所思所念的是什么。

海钟老师去太行肯定有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和你浸润在江南这一片土地里肯定是不一样。我今天还看了一个推送,你给学生讲《笔法记》大概的逐字逐句的解释。总的意思就是这次展览是向荆浩的一种特别致敬。您去太行的体会和荆浩当初在那儿隐居时的感受相近,他所面对世界有很丰富、很复杂、很奇妙的一种关系。当画家是一个很幸福的事儿,因为您学有所得的时候是经常采不同的人,慢慢时不时又再回到某个人,来来回回、往往复复,人就在非常丰富的世界里一点一点展开了。说像开花一样有点俗,是以世界的方式展开。没有什么纯粹的拟古仿古的事儿,最好的画家就是有“古意”的,就是跟着古人不断对话,或再带一个以前认识的朋友,和此时此刻所要追慕的古人在喝酒聊天。这次展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今之间,不是一味的“摹古”,而是去讲自己真实的体会。所以荆浩的文字,荆浩所在的地方,荆浩自己的画,虽然可以说只有一幅,他们之间就会建立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 

而这个荆浩无非是海钟老师一辈子创作过程中的一站,就像地铁走到哪一站,它的风景可能就不太一样。所以这个对话,海钟老师还带着以前的古人朋友也进来。他画的太行,显然不是荆浩的味道,但是在直觉上就有联系。海钟老师在西湖旁边的画室“双桂轩”,他的笔法完全是王詵的味道,我就觉得特别厉害。这个时候又加入了荆浩的味道,又带着禅宗的味道,对太行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展现得很清楚。 

两幅画用两个面向去体会,它的肌理、气势都不同,这是经过多少次咀嚼过后的属于自己的太行。这就使得我们每一次回到古人就需要不断去理解。回到《笔法记》,海钟老师说“这要多少年以后再去看,才能看懂呀?”其实再过十年会看的更懂,或者是真正和它融为一体。这就是《笔法记》会有很多争论,余绍宋提出文字不像荆浩所写,俞剑华和徐复观也都写过评论。但画家对《笔法记》理解倒不是咬文嚼字,而是真正在最关键的地方要“取其真意”,这就像他本身说的“取象不惑”。我还是感受到了海钟老师对《笔法记》最要害的几个地方,有着非常独特的理解。我们常说“气韵生动”,但是到《笔法记》时候“气韵”的理解就比南朝的时候多了好多层次。也许海钟今天您的理解,又比荆浩多了好多层。历史总是这样,不断的叠加丰富。我们在杭州聊天的时候,有一次您提到过,你说“真正画画是画嗨了,你跟着笔走,不是笔跟着你走。” 这就是对荆浩独特的理解。这写的很清楚“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你跟着笔走的时候,这个“象”才能达到“不惑”,所以这完全不是人以为的一种意识所决定的。“六要”完全都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微妙的系统。 

我们再琢磨一下,比如“韵”他说的是“隐迹立形”,这挺难理解,就是怎么样去隐匿才会绽放出一种荆浩所理解的气韵,说是儒家的、佛家的、道家的都可以,但是我们内心里的规则法则,究竟是什么?是遁形的?还是绽放出来的?而不是我们常规以为的那样。这些都是非常微妙的体会,这个体会和六朝时期又有不同了,也许只有这种体会,我们才能体会到宋元之变开辟出来这些道路吧。我现在只讨论了气韵的独特理解。

对于“思”和“景”,以及“笔”和“墨”的理解,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深化。古人真的是了不起的,这种了不起不是评判古人是否伟大,而是当你理解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才真正了不起。”

图片

洪谷神征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局部 Part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渠老师也有着相当深刻的体会,他既从事实践又从事理论研究。根本的问题在于真正的追求过程,很多人不一定能理解画家,包括学术研究者,有时候需要经历多少时间和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一种成果。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而是需要长期的坚韧与实践精神的积累,最终的成果往往不是花哨或华丽的,而是更加朴实、纯粹、实在的呈现方式。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小节,即“绘画的评价方法”,这与“六要”的概念有关。

图片

太行洪谷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of Taihang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204x68cmx4  2007-2010

图片

/ 林海钟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海钟(以下简称“林”):
我是一个实践者,但是我特别崇拜学问深厚的朱良志老师,还有敬东仁兄、洪亮兄,都是我很敬重的学者。优秀的画家容易进入自己营造的世界,即是好事,但也是很有问题的,这个社会对艺术家很好,大家都是善意的对代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尊重他的思考。但是,我作为艺术家,注意到这个问题,这个艺术家的想法是个人的想法,但对于他人和社会,恐怕不一定是好的。那么,艺术家需要怎么让他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更有意义,对个人与社会而言,向更向好的方向去走。获得更有意义的生命体验及社会影响力,从更大的面向考虑,我们在对这个世界做一个自己方式的探讨和认知,是作为一实践家的体会,对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思考,更有意义。放眼看我们很多的行业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学问好的人之所以大家尊敬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读很多很多的书,通明事理,读书是一个捷径,可以很快地了解这个世界。
 
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里,文人画是绘画的代表,因为这些人既能读书,又能画画,学问和思维都非常深厚和敏锐。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就不太懂这个事理,认为文人画过时了,这个认识不太对劲,是不是人变笨了,这样简单的道理看不明白。以前文人很聪明,像王维,他写的诗是最好的诗,他画的画也是最好的画。对于此,苏东坡很感叹。我说中国的画圣应该就是王维吧,不是吴道子。这个观点就是东坡先生的观点,董其昌推崇文人画,不就是说国画的成就即是文人画,论文人画始于王右丞,不就是推王维是画圣吗?所以文化与绘画实践之结合就成为我理想中艺术追求的方向。我觉得这是中国绘画的文明,真正要追的高点。六法是中国绘画学的纲要,最高的部分即六法第一条,就是“气韵”,这个认知很高明、很厉害,就是说这人的“气韵”高,即是品位高妙,所以他的思想自然不一样,笔下作品气韵不得不高,东坡先生的想法,俗人是无法想象到的, 这就是大家的共识,让人看了很感慨。我就是想来讨论,他们是怎么想的?我觉得我想的不重要,我就一俗人,能想出什么来?这是我的一个出发点,要去研究最厉害的人的想法。但能力很有限,所以我也会向我的学生学,他们也给我很多的启发,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是不谬的。人生苦短,要怎么样再提升。人的气韵提升,选择就丰富了,也就到位了。这一辈子也就幸福了。 

《笔法记》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关于“真”的讨论。“真”是理想,是对理想的探讨,你能想象到那个“好”能好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可能性能够走到什么程度?我认为圣人,象孔子、老子、佛陀,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最高级。我们能够到什么程度?画画人包括王维,古希腊雕塑,在佛陀或者老子他们来看,绘画史上的气韵到佛陀思想的哪一个层面?绘画的极限能到哪一个段位?很值得研究,佛经我读了一点点,我觉描述很完美很完善,境界很高。中国画叫“象 外之音”。如果再上一层,恐怕图像也难以表达,今天早上我们跑到潭柘寺去了,有一个寂照亭,寂照也是一种境,包括气韵生动,整个都是关联的,都是在讲那个点儿,很玄妙,好像有点儿感觉。

图片

太行洪谷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of Taihang
局部 Part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林老师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谦虚的态度。我们最初的绘画入门都是跟随林老师学习的,包括我们对古代画论的敏感程度也受益于林老师的指导。通过将《六祖坛经》和唐代的画论结合起来,我们发现无论从语言还是其他各个方面来看,它们都存在联系和关联。“气韵”是绘画中的“形而上”的部分,而“思景”石则涉及到“形而下”的层面。您有两幅大型作品,在创作时似乎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禅定”的状态。我们希望您能分享一些关于在创造展览作品时的具体体验和感悟。

图片

/ 林海钟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以前在杭州,我们曾经花了五个半天一周时间就聊画家在整个绘画史上,他们的成就大概到了什么程度,很好玩的讨论,以佛经作为参照。柯伟业有修过禅定,我是没有做过的,我的朋友说过,柯伟业去了西藏,他跑到那边去体验禅修,或许他有经验,据说禅定里面有很多的境,比如初禅的境界,脑海里是有形象的,所以,我读宗炳的《山水画序》里面讲到拂觞鸣琴,披图幽坐,坐究四荒,到达无人之境。脑海里面奇异山水就呈现在眼前,到了那个境就可畅神,我们就讨论这个“境”到底是禅定里面什么样的“境”?人静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做,其实脑子是在乱想的,各种事物停不下来的。但有时候,做运动或者在很专注在做事情的时候,心念在一个地方,反而很安静。早上去潭拓寺的公路上看见有专业的人骑自行车,很专注的样子,他们似乎脑子啥都不想,一心骑车,脑子是安静的,脚在努力的骑,一动一静,动静两极到最后相会成一个,一种状态。由此想到一个人最擅长的地方,往往就是他的缺点造成的能力。相反的,矛盾的是同一种东西,反而是合的。陆俨少的画,用一支毛笔蘸取很多水和墨画出枯涩的感觉,湿的笔画出来的是干的感觉,等画到后面,毛笔已经没有水分了,但线条还能画出来很润的感觉,湿与枯完全两极,其实是一个,这是我觉得蛮绝的。后来发现中国的很多的两个东西其实是一个,这个人别看他胆子很小,可能是胆子最大的那个。 

我们曾经花了一个学期,把《坛经》从头到尾读一遍,一起讨论,很有意思。包括里面有很世俗的,五祖怎么来帮六祖,六祖有才不能显,时机不成熟,要让他低调,其实是在保护他,很接地气。我们那时候谈古代画论到了什么境界,用佛经度量里面,《心经》是最短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画家的画还没到前面几句,就已经够不到这个层面了,艺术、画这个事情,恐怕真的不是那么高级。画论有可能到达什么境界?比如“迁想妙得”这个“境”到时是怎么样一个“境”?“迁想妙得”可能还不如宗炳,宗炳讲到了“自然”的那个状态,还有四品“神、妙、能、逸”,我自己的体会,后面几个还好,《古画品录》里面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这帮人都是得“气韵”的,以气韵胜, 中间形象什么都还不错,得笔墨是进入妙境,“下等”是特别能画,画得丰富,极尽精能,反而是在第三品的。美术史之后演变成了“神、妙、能”三品,“神”就是得气韵,"妙”是有笔有墨,“能”就是得形象位置,得精能。从文献表述上是这样的,我不敢做定论。里面有讲到逸品,是最高级的。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里面讲,“失于自然而后神”。把“神”弄明白了以后,张彦远上面还有“自然”。后来我发现,“逸品”是根据“自然”衍发出来的,很有道理。道家讲是“道法自然”,所以"自然"是最“高级”的,从字面上的表述是这样的,我不敢做定论。

图片

太行洪谷图  The Honggu Mountains of Taihang

局部 Part
图片

/ 朱良志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我都听入神了,《逍遥游》讲的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乃最高的人格典范,一般的观念是,他应该是人伦准的、世流明镜,而庄子认为,其至高之处则在于“无己”,会万物为一体,与世界等量齐观。至高之人,即至平之人。“圣人无名”,在俗尚看来,圣人以功德而成其名,然而庄子说,真正的圣人是无名之人,超越一切功名,以无名而成其名。一般认为,神人者,无所不能之人也。然而,庄子认为,神人乃无为之人,不以工 巧而惑于世。”中国艺术靠的是自然。我们与西方做事方式和知识判断,因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思路是不同的,中国画如果一味靠色彩、透视,靠空间感去进入,可能是达不到理想的境界。林先生非常坚定,您太懂这个,中国这样的东西是需要果断,用心,才能走进去。三心二意,整天想汇通,一会儿今人,一会儿古人,一会儿中国,一会儿西方的。坚定,一旦拿准就走进去,你的果断才有这么高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人最推崇“气”,但这个“气”要怎么讲呢?是云?是人气?或者空气等等,可能都不全面。气,实际上是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看法,西方从灵与肉角度看人,中国是对人本身的分析也在形和神之间。但是在形神二者之间,多了一个“气”,是“形、气、神”,“气”既不属于精神的方面,又不属于物质方面。实际上是通形神为一体,“气”是一种生命状态。《笔法记》讲“真”和“似”之间的区别,“真”是“气质俱胜”,“质”主要就是形式过程和外在空间的感觉;“气”最关键,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状态。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就能画出什么样的画。技能当然是一个基础,你真实能够走进去,真能感动你,点点滴滴穿透力就出来了。老子讲“为腹不为目”,腹,是人的整体的生命状态,目是人的眼睛,视觉空间。中国人是用整体的生命状态去融汇外面的世界,而不是知识的模仿。庄子说“息之于踵”,用脚踝来呼吸,一般的人用喉部呼吸,古之博大真人用整体生命来融汇世界,感受到世界的脉动。
 
我们做人文的不能光用文绕来绕去,把“人”绕掉了,人文最重要的是人,文是为了解释人的。但是我们做人文的,常常只有文,没有人。今天艺术史研究发达,然而,有些研究,将艺术变成某种证明的材料,做来做去,把艺术给做掉了,只有史,没有艺术了。我们做人要说人话,说真话,“度物象而取其真”,那就是说真话, 你喜欢万物,万物才会喜欢你,你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才会跟你亲近。鸟兽虫鱼皆亲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都在你心中,心的气息跟世界浮荡起来,才会感受世界的风花雪月。艺术是在过程中间的记录,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境,八大有八大的记录,您有您的记录,很美好。对知识,也要持警惕的态度,没有知识不能到现在这样,但是有知识并不意味能发展成理想的状态。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也是障碍。我们本来靠着知识使我们活得更好,但殊不知,它有时向我们相反方向发展,使我们活得越来艰难。看到您的艺术,我就感觉到滔滔天下能够亲近的并不是很多。跟古希腊比,信息和知识的普及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但人似乎是离大地越来越远,离“气”越来越远,被种种符号所裹挟。今天我们用符号来呼吸,与真实世界的相关性越来越弱了。

图片

太行山 Taihang Mountain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32x63cm  2023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非常精彩,感谢朱老师。我们还没有听到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付晓东女士的发言,她可以简要谈一下展览的主题以及当初的构想。

图片

/ 付晓东 /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付晓东(以下简称“付”):
刚才听朱老师发言已经从怎么画到怎么活的问题了。这个问题非常关键。针对现在的情况,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问题了,真的是人怎么活的问题。林老师他创作所体现出来他的生活状态和他所处的一个心境的完整性也好,他的饱满也好。更大的启示是提示我们应该怎么活,怎么去面对世界。怎么去生活,这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展览的题目叫“笔法记”的原因,一是林老师的绘画特征上,他对笔法的强调是超过其他的水墨艺术家的。对用笔,以及笔的流动性、连贯性他有非常精深的体会。一开始我考虑的还是一个艺术现象问题,或者艺术史问题,针对目前图像化过分泛滥的情况,取消了笔法上的难度。从书法的和水墨画的独立性开始,所强调的核心的笔法问题,从荆浩的文本里能找到与其的相关性。林老师的实践印证了荆浩对笔法的强调,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案例。延续到清朝石涛的“一画论”,虽然经常被说为千古不解之谜,无法读懂,但林老师用实践破解了“一画论”,他完全用绘画的手法和绘画的过程,证实出来真的有这个东西。包括张彦远的《论顾、陆、吴、张用笔》所谈到的笔笔生发,包括赵孟頫说的“书画同体”,说的都是这回事儿,林老师通过实践可以证出这一体系。 

朱老师刚才讲的提升一个人生境界而言,我们现在面对 AI 或者面对虚拟世界,面对各种特别强的技术,近几天《奥本海默》上映,反映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明已经脱离了人文的指导或者判断,已经完全不再顾忌是不是有益于人的身心,由于人的生存,他变成了毁天灭地的死神。包括不可测的人工智能强烈的发展。那么它同样逼迫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应该处在的真正的状态?”怎么活的好?怎么达到自身的圆满?我们是否应该把看向科技,纷繁复杂的知识和每代积累出来的概念上的目光收回,破除障碍。林海钟老师展览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已经不是仅仅考虑绘画的根本问题了,而是考虑人生的根本问题了。

图片

太行山 Taihang Mountain

局部 Part
图片

/ 渠敬东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渠:朱老师讲的特别重要,中国画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人到,画、笔就到,意就到。现在恐怕问题是在这儿,朱老师的意思是“现在人不到,所有都到了。”我稍微引申理解,同样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如此,我们去分析它的物质性,物质载体,或者社会网络,或者图像要素,似乎我们懂得了,其实反倒越来越远。这个东西非常奇怪,就好像今天的人如果想看任何一幅古人的画都很容易,无数的画册,还可以放大到很多倍。其实很多古人的画如果放大多少倍看的非常仔细,分析出颜料是什么,用的笔是什么毫,有多长,画就不会画了,争议就消失了。以前大财主把画都放在家里,像董其昌,谁要去看就那么点儿时间,你会用所有的精力去把它记住。但这肯定不是靠记忆的记住,在于那个时候人所关注的强度。我想说这是“天机”,古人讲的天机没有那么玄妙,就是你一生只有一次机会看董源的画的时候,这就是天机。今天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天机消失了,艺术也消失了,真人也消失了。庄子讲的解衣盘磅的真画者也消失了,这恐怕是今天最大的问题。 

朱老师那番话颇有点现象学家的味道,正因为我们都被这些淤积才需要现象学家。以前的人天生就是现象学家,还需要什么现象学吗?

图片

密林寻幽图 Searching for Seclusion in A Dense Forest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31x81cm  2016


图片

/ 林海钟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我在想历史上那些厉害的人,他们讨论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看董其昌他们那些人涉及的学问很广,而我们只看自己本门的书,我们不够聪明,不及古人,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为什么提出这个呢?从佛学的经验来讲就是轮回,思维的局限,让我们无法突破自己,再怎么弄,思维方式的习惯性是我们永远过不去的坎,这就是轮回,三岁看到老,想要突破,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而且也很少人发现有能力突破的,再怎么弄无非是业大一点,这个我觉得这是比较难的。气韵非师,为什么?就是自我轮回,永远都是同样的错误。你要突破,便是个难点。这个突破了,其他就容易了。我很想听朱老师再说一说。

图片

密林寻幽图 Searching for Seclusion in A Dense Forest

局部 Part

图片

/ 朱良志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天下的道理,想聪明只有两种,一种是在知识上获得的更多,反应更快,转化成更新颖的东西;另外一种聪明是接近人真实存在的状况,活得更加平实,平常心即道。两种聪明,玩弄技能可能不是真正的聪明,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完全间接性的东西,就会抛却真实的生命。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不是显示我们自己的存在,而是接续生命的存在。就像水滑过眼前,是要做接续的事情。生命本身是不可永存的,但我们在接续中加入到生命的洪流中,有时候会做出来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像这种生命的接力,对社会也是有贡献的。 

陈丹青先生讲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我认为人生是有意义的。当你不从目的去把握意义的时候,你就会感觉人生处处都是美好的。今天下午,很合适的光线,坐在这么美好的地方,美好的心灵,看着林先生“圣人”一样的作品,特别美好,特别有意义。只要放弃目的,意义随时呈现。实际上艺术也是把我们的体会记载下来,也是记载意义,使更多的人能够交心,艺术的能力有高下,但是传递的那种东西是一致性的。林先生这样的努力,古往今来很多艺术家的努力,慢慢形成一种力量,对人类是非常有意义的,使晦暗的生命,有了光芒。其实,今天文化的发展,正在做着加速毁灭人类自身的一种努力,从机械时代,到信息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人不是活得越来越真实,越踏实,而是越来越虚幻,存在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艺术所做的很可能是螳臂挡车。即便如此,兰虽可焚,香不可灰。兰花虽然可以焚烧,但那香气是焚烧不了,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延续的事。你心里那么安静的东西,接触你的作品,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净。

图片

遥山动波图 A Remote Mountain and Moving Waves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67x33cm  2016

图片

/ 付晓东 /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付:渠老师也开始画一些山水画,已经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者,也是实践者。渠老师从社会学,人类学,从其他各种学科,把山水作为哲学,各种学科理论性的出口也好,或者说是一个艺术方向的出口,对我来说触动非常大,影响也很大。我当时在做湖北三年展的时候题目也叫“生生——自然、技术和人的生产”,伟大的理论家所提出来观察现状,并且提出来一些理论研究,中国的解决之道,在实践的时候,能学习到,实践能跟得上,也是很大的意义。

图片

太行山 Taihang Mountain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34x37cm  2023

图片

/ 渠敬东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渠:我们今天活着都是设计论证。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小机器。先设计好,转得有效,但这是非常糟糕的。刚才林老师问我们怎么样能变成最聪明的人?我觉得您去太行,去洪谷,碰到荆浩,然后回来画画,受感染受启发,这就是最聪明的人做的事儿。有这个际遇,才创造最聪明的人,就是你的生发和感受。有的时候就是个偶然,是缘分。缘分到了,好像那聪明劲儿就到了,但是缘分没到,也未必强求。

这种智慧好像现在人都不太熟悉,最熟悉的就是把自己设计好了,这就不能叫智慧了。我们这个时代这种太多了,从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这样。所以好玩的人,有趣的人越来越少,艺术也越来越少。多有几个像林老师这样的,到处走走。南方人来北方画石头跟北方人画的都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他会觉得北方也是润润的。

图片

太行山 Taihang Mountain

局部 Part

图片

/ 林海钟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但是北方的确润起来了,我前一阵子跑到西安,都是绿油油的。

图片

/ 渠敬东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渠:偶然性,因缘际会,我们中国人最明白的,现在又最不明白。

图片

/ 林海钟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我觉得说不定还蛮快就会回来了,有些很难讲,有时候到最后很烦那些东西,物极必反。

图片

太行山 Taihang Mountain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34x37cm  2023

图片

/ 吴洪亮 /

北京画院院长 

吴:有一个科幻片叫《沙丘》,当时看这么科幻怎么还拿着刀剑在打仗,后来问做这个事的人。他说研究科幻的人或者写科幻小说的人在他们想象的现实里,包括现在的 AI,玩过一遍之后,都觉得是欺骗,最后到未来还是拿剑。

图片

/ 渠敬东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渠:最后拿起画笔。

图片

/ 付晓东 /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付:《星球大战》的绝地教就是以道教作为原型。朱老师谈到一个时间性,我觉得这个话题也非常重要。画是二维的平面的,时间性加入到行进的过程里就是 2.5 维,就是时间,分形的理论也是关于2.5 维,林老师做画的时候的频率,一笔画,和间隔性,就是把时间存在在画面上的一个共置感,有过程的顺序和痕迹。朱老师还提到一个词,关于灵性的艺术。林老师画里面看到平静的心态以及对灵性方面的开启。我觉得这些都恰好在西方哲学和西方理论里是非常陌生、罕见的。以及包括朱老师说所有的自然里包含着生命一起涌向你。昨天研究道教的汉学家范华老师来,他提到一点,我觉得恰好和朱老师观点很像,他提到他在研究中国山水画发现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一个是像萨满的世界观,一个是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在我以前的理解是儒家的比德说的世界观,用人来比喻自然。突然范华老师说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来形容山水观,以及包括朱老师刚才说自然的灵性,自然的生命,想请教一下这方面的研究。

图片

太行山 Taihang Mountain
局部 Part
图片

/ 朱良志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我讲的灵性就是非常活泼的,有生命质感的那种东西。这些生灵本身处处有惊喜。让我贴近这样的东西,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有时候我们大而化之的去感受世界,不能触动自己,这个世界是需要去细心的听读,“茶熟香温且自看”,静心体察聆听的东西,细心体会,我觉得是宁静。它不是一个外在神性的东西。林老师就是一种自身证验的学习,那种自然本身,而不是一个外在赋予的神秘力量。神秘的力量有两点,一个希望是能保护我们,第二个希望去解释。“蓬莱水清浅”,就在眼前,很可爱的。

图片

黄山雾松始信峰所见 Fog Pines and Shixin Peak in Huang Mountain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68.5x33cm  2014


图片

/ 付晓东 /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付:昨天范华老师也说到另外一种世界观,就是阴阳五行的世界观。这种是会更物质化一点吗?

图片

/ 朱良志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中国人关于物质和人生智慧的解释,如阴阳五行、八卦很有意思。八卦本身就是人对生命本身的一种具体感受。比如“兑”卦, 泽,洪水滔天淹掉了,把它驯服了以后,它是一片恩惠之水,是一种包容。给人带来喜悦的任何东西也是一种灾难。建立在“息之以踵”的生命体会的基础上来看这些问题,是挺有意思的。

图片

千仞壁立图 Stand Like A Wall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74x32cm  2011

图片

/ 林海钟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我也是越来越热爱这个世界,因为有契机,各位就是我的契机,我会期待遇到各种好玩的事情,这个比较重要。

图片

/ 柯伟业 /

Michael Cavayero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柯:今天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缘。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与参与,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荆浩《笔法记》中的创作思想与实践精神实质,将这些与林海钟教授的展览作品一起分析。今天大家受益匪浅。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将中国艺术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感受古人的那种精神世界,那些在流转中珍贵的情感和价值。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与关注。我们今天到此为止!


空间站艺术中心正在展出

图片

笔法记 — 林海钟作品展

NOTES ON BRUSHWORK — Works by Lin Haizhong


2023.9.2-10.29

策展人 | Curator
付晓东 | Fu Xiaodong

地址 | Address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中心中一街 空间站艺术中心
Space Station, No4 Jiuxianqiao Rd,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图片

林海钟,号卧霞散人、林泉阁主人。现居钱塘西湖之畔,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张国画以笔墨为宗,以书入画传承古意,为今人所用,提倡文人画风,并认为以画悟道是国画的至高境界,曾参加新文人画运动。其作品萧散简淡,极具禅意。赋色之作传承唐宋遗意,代表作有巜牆》现藏大英博物馆,又有其带学生为灵隐寺创作的大型壁画《济公行化图》,之后又带学生为国家博物馆创作巨型青绿画作《鉴真东渡图》等。

Haizhong Lin, who lived nearby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Dept.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He also is a deputy director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Identification Center. Professor Lin is one of the awarded China and abroad doctors in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He is the youngest doctoral supervisor in his research field. His works inherit the technique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with in-depth research and creative achievements in Dunhuang paintings. His Chinese brush painting seems like very simple. But his works make you feel realistic and vivid. Especially, The Wall is collected in the British Museum, The Voyages of Jianzhen to Japan is collected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etc. 

艺术履历
2010 年
3 月 《雪山禅林图》展出,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上海
4 月 参加“趣味”当代中国画展,四川成都
5 月 参加“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作品《太行系列》之《太行古意》《雪山禅林图》展出,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8 月 举办“无何有之乡——林海钟西湖山水画展”,瀚阳艺术中心,浙江杭州
2011 年
4 月 参加“2011 台北市传统艺术季——音画大千”音乐与书画对话活动,台北音乐厅,中国台北
9 月 参加“敦煌意象——中日岩彩画展暨敦煌艺术传承与当代岩彩画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演讲题目为《当代寺观画创作实践研究——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创作报告要略》,甘肃敦煌;参加“溪山清远”成都国际双年展,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四川成都
10 月 参加“相约西湖”中国当代艺术家庆贺西湖申遗成功邀请展,西湖博物馆,浙江杭州
11 月 参加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完工剪彩仪式暨济公殿壁画研讨会,浙江杭州
2012 年
3 月 举办“文人雅集与江南文人艺术空间”林海钟个展,美国纽约大学波茨坦分院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
4 月 参加“忆江南”中国当代艺术展,上海泛华艺术中心,中国上海
5 月 参加“澄怀雅集·高士集”名家画高士特展,南京澄怀美术馆,江苏南京
8 月 参加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完成暨开光仪式,浙江杭州
9 月 参加中国·临淄第九届国际斋文化旅游节暨“从传统走来”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淄博大顺博物馆;参加山东淄博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大同市和阳美术馆、中国当代雕塑馆,山西大同
2013 年
4 月 举办“湖中天地”林海钟作品展,香港城市大学涛声艺廊,中国香港
2014 年
5 月 举办“云水之梦”林海钟个展,台北中山堂,中国台北
7 月 举办“湖山隐迹”林海钟个人画展,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法国巴黎;举办“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法艺术家对话展”之“天涯快意”林海钟欧洲写生作品展,瀚阳艺术中心、杭州黄龙饭店,浙江杭州
10 月 举办“天目雪”林海钟书画展,香港汉雅轩,中国香港
12 月 参加“湖上寻幽”中国画作品展,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广州
2015 年
6 月 参加“九天云静鹤飞高”中国画新作展,山东临沂正直艺术馆,山东临沂
9 月 参加“回望北宋”纪念张择端诞辰 930 周年画展,诸城超然台展馆,山东潍坊
11 月 参加“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浙江杭州
12 月 参加“翰墨华章——新中国以来名家书画文牍大展”,首都博物馆,北京
2016 年
1 月 举办“画外有话——林海钟国画新作展”,南通中心美术馆,江苏南通
3 月 参加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广东深圳
5 月 主创《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鉴真东渡》,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6 月 参加“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江苏苏州
2017 年
1 月 举办“湖上隐迹——林海钟国画作品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
3 月 参加“高山流水”中国当代山水画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江苏南京
4 月 参加“春在枝头已十分”林海钟作品展,瀚阳艺术中心,浙江杭州
2018 年 
2 月 参加“风景这边独好——首届'都市水墨学术邀请展’·都市景观”,深圳画院美术馆,广东深圳
5 月 参加“INCARNATION 化身”群展,美国纽约
6 月 参加“INCARNATION 化身”群展,上海
10 月 《漫游与神遇》展出,一票人票画空间,中国台北
2019 年
7 月 举办“自在苏杭——林海钟艺术展”(巡展),苏州博物馆,江苏苏州
9 月 举办“自在苏杭——林海钟艺术展”(巡展),瀚阳艺术中心,浙江杭州
2020 年
11 月 参加“档案:逐渐形成的闭环——2020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南京 艺术学院美术馆,江苏南京
12 月 参加“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浙江美术馆,浙江杭州
2021 年
9 月 举办“海印梵钟——林海钟作品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
12 月 参加“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江苏南京
2022 年  
12 月 举办“咫尺江南——林海钟个展”,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杭州;参加“CHUO 进退——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六周年学术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江苏 南京
2023 年 

9 月 举办”笔法记——林海钟作品展“,空间站艺术中心,北京

个人著述 
《山水画技法》(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 年)
《早春图》(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 年)
《中国历代名家技法集萃——山水卷石法(上)》(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 年)
《中国历代名家技法集萃——山水卷树法(下)》(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 年)
《山水古画临摹技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以画体道:论五代北宋四家山水之“古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年)
《美术表现:中国画·书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年)
《自在苏杭:林海钟中国画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 年)
《海印梵钟:小林哥哥带你读国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