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圆梦/王怀吉 (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10-05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

王怀吉,男,黑龙江省密山市人。现在昂立国际教育学校中学部任初中语文教师,兼通讯员,爱好文学。2011年第四届“全国青年作家记者杯”诗歌《抒情怀》获一等奖。2011《月宫醉》,香港当代作家《文萃》发表。90年花城文艺出版社,《绿洲》《母魂》发表。95年《思念的河》,获《鸡西日报》文艺副刊诗歌佳作奖。《黑龙江农村报》、《黑龙省科技报》副刊发表多篇诗歌。89年《黑龙江教育》教师华章报告文学《我的校长》获二等奖。89年纪实小说,《山路弯弯》获省农村报与省作协创研室联合举办的纪实文学获二等奖。《北方文学》副主编李福亮当时点评:“《山路弯弯》用讲故事形式透着'格路’,个性,这个性与题材协调,含蓄形象……。”第六届《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赛《我和孤独走在路上》散文获一等奖,在网络发表的《东北大烟泡》叙事散文被网站“随便看看”列为网站首页,《雪情》》散文在网上发表被新浪博客胖妞转载。在新浪微博已发表100多首现代诗。先后在电台、报刊、网络发表过:诗歌、散文、中篇小说、小小说、新闻稿件300余篇。现为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密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圆梦

                      

  /王怀吉 (密山)      

       天灾人祸打碎了密山市杨木乡壮志村马艳玲念中学的梦,使她在家同父亲一起下地劳动。然而今年的9月1日,她竟然又坐到了杨木中学的课堂上。
        欲知这件事的因由,还得从头说起。       
        15岁的马艳玲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也有着一个金色的童年梦。然而贫寒的家境与家人的祸事,却把她推到了辍学的绝路。
      马艳玲的母亲本来就有精神病,可1997年的春天,她专心饲养的一窝十多头猪羔不幸全部死去。这突然袭来地打击,使母亲精神病严重复发,于6月底走失至今不知下落。这给本来就没能力支撑这个家的哑巴父亲雪上加霜,70多岁的老奶奶也不知所措,同马艳玲一样哭成了泪人。这空前的灾祸使这个小学优秀生,免强读完了小学,升中学的梦破灭了。虽然乡村两级政府把她家列为重点扶贫对象,但要上完中学谈何容易!       
        1998年8月10日,密山市杨木乡农业副乡长、包村干部王学忠来到了壮志村指导修路,正遇到马艳玲挟着把镰刀,在豆地拿大草往回走。王副乡长无意中从村干部口里了解到,她已经辍学在家一年了。中午他同村干部一起来到了马艳        玲家看望。看到的是三间破旧草房,一家三代人衣衫破旧与破烂的家当。见此,心情沉重的王乡长当即郑重地对马艳玲的哑巴父亲和她70多岁的老奶奶说:
       “老人家,新学期的9月1号,让你孙女去杨木中学念书好不好?”
        “好好!可俺供不起呀。”      
       “老人家,只要你同意,上学的费用不用管。我家也有孩子,再多一个就是了。她能念到哪就让她念到哪儿,念书的费用我全包啦。”
       王副乡长的话虽不多,却感人肺腑,哑人落泪了,马艳玲眼睛湿润了,老人双手紧紧地握住了王副乡长的大手,连声道:“好人呐!好人呐!”松开手就要给王副乡长磕头,被他一把扶起:“老人家,别这样,别这样,这是我们当干部应该做的……”。
      王学忠副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9月1日,家长把孩子送到乡杨木中学。王副乡长亲自去探望,给她铺床单放行李,给她一次性付清了半学期住宿的伙食费500多元,给她补交了一学年的书本费300多元,给她换了里外三新的衣服等。杨木中学也免去了她所有的杂费。王副乡长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问寒问暖,临别时还和她定下每月的1号、21号到校来看望她。一晃就到了9月21日,王副乡长真的又来看望她。又给她带来了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临走时,给她扔下15元钱。
       这件事看似平凡,却非一般干部所能为;这件事感动得是一家人,温暖得确是一乡人;这件事也许是在杨木乡第一次发生的缘故,像长上了翅膀一样正在到处传颂。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望月 仁娟 小海  木子  李秀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