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年代的潮物——收音机,如何发展变迁?

 hl1bwcdm 2023-10-05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收音机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娱乐工具,今天的它是否退出了我们娱乐消费的历史舞台呢?

图片

曾德钧,60出头,是个收音机无线电爱好者,他与收音机的感情,是从七岁那年开始的。

图片

收音机收藏爱好者 曾德钧:

“我见到收音机是1964年,在老红军家里面,就见到这台收音机。太神奇了,我说这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有个人躲在里面说话,女主人发现我(好奇),就告诉我这是收音机,所以从此,收音机这几个字就深深刻在我脑海里面了。”

图片

一台收音机,对六十年代初的县城来说太少见了,曾德钧对此着了迷,而这样一台机器要卖100多元,是家里小半年的收入,曾德钧只能开始想别的办法,省吃俭用,开始自己组装了一个收音机。

收音机收藏爱好者 曾德钧:

“第一次特别激动,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沟里面,和外界的信息隔绝,收音机能够收听到外面广播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外面还有更美的世界,通过收音机就能接触到很多知识,包括科技知识、文化娱乐知识,就是让你活着不一样了。”

图片

虽然曾德钧组装的收音机很简陋,只能收一两个台,却让他听到了外面的世界,为此,他爱上了科技,爱上了学习,而为了买一台像样的收音机,他去打了两个月零工。

图片

70多元的收音机,对70年代初的普通家庭来说是很贵重的消费品了,而曾德钧因为对无线电的热爱,入伍后成为了一名通信兵,直到他离开部队,一直在同无线电打交道。

图片

1978年他因公调到北京,并买了当时最时尚的一台有收音功能的录音机。

收音机收藏爱好者 曾德钧:

“我记得当时,我在北京的时候,就用它去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些音乐节目等等,那时候人们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了。”

图片

带收音功能的录音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娱乐消费品,各种卡带,储存着更丰富的娱乐内容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在它的陪伴下,生活开始多姿多彩。

图片

然而,收音机的辉煌时代,还是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开始没落下来。1958年9月2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它是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前身,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新闻联播”成为最重要的传递党中央精神的节目。

图片

八十年代,彩色电视机普及率不断升高,电视内容越来越丰富。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开播,1990年,电视剧《渴望》引起万人空巷。

图片

伴随着电视机的兴起,收音机荣光不再。但对它有深厚感情的曾德钧却没有放弃。现在,他将收音机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让收音机的造型更精致时尚,内容更多样丰富。

图片

图片

曾德钧收藏了几百台收音机、录音机,每一台都播送着一个时代的声音,而从这更新换代的机器中,我们看到的是人民娱乐消费,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个性化。

来源:cctv消费主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