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还健在的开国将帅仅剩3人,最年轻的99岁,最年长的110岁

 杞乡青年 2023-10-05 发布于宁夏


1955年9月27日,中国首次在北京举行授衔仪式。回想1949年,仿佛就在昨天,毛主席的那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啦!”还在耳边回荡。那些亲身经历了开国大典的革命前辈,还有多少还在人世的呢?

图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新中国成立了六七十年,在这些年的风雨兼程中,当年为我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帅,已经相继离世。
截止到2023年,还在人世的开国功勋仅剩下三位,最年轻的也进入了耄耋之年。

图片

这些开国将帅,用自己的忠诚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用血汗造就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们会一直牢记在心。
虽然有很多革命前辈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的行事作风,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江山,让我们继续为了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那么他们是谁?又有怎样的传奇人生?

图片

年龄最长——张力雄少将(110岁)

张力雄1913年出生在福建省,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从小就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张力雄于2004年出版了自己的一本回忆录《难忘的征程》,在书中写下来自己经历的那段难忘的时光,也让世人知道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图片

据张力雄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当时听完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讲话,就觉得受益匪浅。
没想到,毛主席还亲切的问我:“你是哪里人,在部队还习惯吗?”
我紧忙回答:“我是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的,在部队里很习惯,战士们都很友善。”
毛主席笑着说到:“习惯就好,才溪乡我晓得,模范乡嘛!”
张力雄说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有些激动。

图片

1928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年仅15岁的张力雄听到招兵信息,就毅然决然的决定参军入伍,从来没考虑过是否艰险。
1932年,张力雄成功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就开始了他的长征之路。

图片

在长征过程中,小小年纪的张力雄从来没有抱怨过辛苦,始终紧跟党的脚步,坚定理想信念,带领队伍一路披荆斩棘。
在长征路上,张力雄担任5军45团政治委员,在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他带头把自己的皮带贡献出来,交给炊事班战士,让他们切一切,和野菜煮到一起,让战士们“尝尝肉味”。

图片

1937年的“高台战役”,才是张力雄热血青春里最难忘怀的。这场战役,敌人根本没有给红五军留活路,步步紧逼,红五军只能退回据点高台,收编民团,反抗敌人的进攻。
然而等红五军准备开启反攻时,收编的民兵突然叛变,打开城门方便敌人进攻。经此一战,红五军元气大伤,张力雄也在此战役中严重负伤,几经波折才成功返回总部。
至此以后,张力雄就在心中暗暗发誓,势必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在以后的战役中,张力雄更加坚定心中的信念,英勇杀敌。

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力雄热衷于公益事业,平时自己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家乡学校,他希望孩子们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
1955年,张力雄被授予大校军衔,如今老将军已经110岁高龄。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军队,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党中央还送给了他“全军健康老人”的称号,希望张老将军能够带着祝福,健康长寿。

图片

炮兵部长——文击少将(104岁)

文击1918年出生于河北,与许多革命战士不同的是,文击少将从小家境优渥,父亲是商人,从小就有优渥的教育资源。文击从小就成绩优异,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按照既定的发展来说,文击应该会顺利的读一个大学,然后和父亲一起经商,过着富足的生活。

图片

但七七事变的发生,改变了他的一生。在学校的时候,文击就受先进思想影响,对于保卫国家有满腔热血。在19岁那年,成功加入八路军,从此与大炮结缘。
1950年,文击被派到抗美援朝战役中。文击率领的炮兵在朝鲜打的第一场战役就是云山战役。

图片

11月1日,文击利用大雾天气,将大炮用骡子拉到敌人300米以外,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必胜的距离。趁敌人换岗的时候,打了个措手不及。300米几乎不用瞄准就能使敌人全军覆没,而且并没有让敌人察觉。
敌人精锐的部队在短时间内全军覆没,这一战是文击的“封神之战”。然而,中国炮兵才开始崭露头角,在此后的战争中,打的美国节节败退。

图片

中国志愿军非常擅长运用技巧,有的时候提前破坏,有的时候按兵不动,正是这种迷惑的打法,才使敌军上当,被我军直接包围。有时候我军还会搞偷袭,让敌军防不胜防。
有了中国志愿军的帮助,朝鲜最终战胜了美国,在此期间,文击率领的炮兵部队起了重大作用。文击在朝鲜战争中创造的神话,现在依然留在美国的战争史上。

图片

解放战争以后,文击被提升为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击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起来,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国家的军队文化建设更快的发展。
在此期间,他不断加强战士们的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的军事干部。
长期的炮兵训练,使他的耳朵听力严重受损,现在几乎听不见别人讲话,但他依然精神抖擞,时刻关心国家大事。他用自己的辉煌岁月,诠释了革命老将爱国的品质。

图片

大难不死——王扶之少将(99岁)

1923年,王扶之在陕西的出生,王扶之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但他父亲还是送他去读书,但在他12岁那年,迫于生计,王扶之被迫辍学。
当时在陕北掀起革命热潮,12岁的放羊娃王扶之,听着大街上热血的口号,也下定决心想要参军。从1935年开始,王扶之就开始跟随红军部队四处征战。

图片

小小年纪的王扶之凭借自己自制的武器“梭镖”,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甚至还缴获了一把手枪。
1949年,王扶之差点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当时他奉命到天津担任解放主力,奈何敌人的火力太猛,王扶之率领的部队攻打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

图片

眼看士气越来越弱,身边的战士也一个接一个的倒下,王扶之心里明白,拖得越久越不利。他当即决定,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到最前线,哪怕左腿被子弹打穿也不离开。就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成功解放天津城。
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王扶之被碎石掩埋30多个小时,当时他心想:“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就在他生命最后时期,突然听到一阵挖掘的声音,最后凭借顽强的意志成功获救。

图片

1964年,王扶之被晋升为少将军衔。尽管王扶之年岁已高,但他依然心系国家,为祖国和平发展而奋斗。
结语
回顾过往岁月,三位老将军的经历各不相同,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宝贵的青春,亲身经历了祖国的成长。

图片

他们是希望的传递者,正是先辈们的无私奉献,才换回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