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生活 | 60年前的武汉河校 中专同学与长航

 人文武汉 2023-10-05 发布于湖北

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明之异迁……幻梦中我回到了1963年。

网络图片

60年前,我们被武汉河校(武汉河运学校,在武昌三层楼)录取,而且是船舶驾驶专业,轮机管理专业。跨进学校的那一天,即兴奋又紧张,那一切都是新的,人,是新的,环境是新的,而且“住读”。第一次离开家生活,好在我的六年中学生活是男中度过,这个专业也是男生,好像挺适应的,男孩子很容易打成一片。

首先相逢的是在寝室。因为要安放行李。我们的寝室是一个教室改的,人较多。我们见面似曾相识,一个非常投缘的同学,招呼我在一个上下床前说我们就在这里。问我是上铺还是下铺?我说我要上铺。他说,好,我就下铺。后来他自我介绍叫蔡庶祥,原来我们是家门。从小学到后来工作退休,就只遇到一个同姓的。在武汉,我们姓蔡的不多。他籍贯是鄂州人,我是黄陂人,500年前是一家。我们的床还连着另一张高低床,下铺是周凝豹,上铺是陈三才,我们四人结缘啦。

蔡庶祥长我两岁,俨然是我的兄长,我经常到他家里玩。他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是老幺,小名就叫小毛,聪明伶俐从小就受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宠爱。

他的父亲老船员是轮机长,哥哥是国家干部,二姐是歌唱家,到他们家就感到和谐温馨,他们把我当小弟弟。他的母亲身体不好,他们姊妹围着母亲,十分孝道。在这样家庭环境成长的蔡庶祥正直,优秀,品学兼优特别是体育。他在同学中形成了一股凝聚力,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和所有的同学都好。他也到我家玩,我的爸爸妈妈,他也喊爸爸妈妈。我的弟弟妹妹,他也喊弟弟妹妹,一点也不生疏。他待人谦和有礼。

他的初中、高中在武汉市四男中度过,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好多归国华侨的子弟选择这所学校读书,他们的球类是我们羡慕的。我恰恰相反,喜欢玩,但是玩不出名堂,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他知道了,把他自己的自行车从家里带来,交给我学习。

那时我们初中是不学外语的,1960年到高中才开外语课,班上大多数是学的俄语,这时高考才有外语。他高中是学的英语,我们的专业开课是英语,自然学英语的同学就成了辅导员。

而他最出众的是乒乓球打得好,直拍快攻型的打法。他的右手食指和大指之间,因为练球,有点变形。课余练乒乓球,打到二级很不简单。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庄则栋三连冠,比赛盛况都是由蔡庶祥“发布”,为我们解说。那时没有电视机,凭自带的收音机获得的消息。

他的才艺是全全面的,短跑成绩也很优秀。1965年大中专院校运动会,蔡庶祥,李育平,孟宪綱等以44.88秒的成绩取得4100m第一名。他的专业成绩很好,组织力强,因此毕业后他就留校当老师。我们毕业时留校的有:武汉河校五人:王学俊、蔡庶祥、彭惠民、王再萍、罗季芳,分配到重庆河校:谢新华、吴修鹏,分配到南京河校:杜佐成、姚棡,分配到金陵船厂技术学校:孟宪纲,他们是我们同学的佼佼者。

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学校也停课了,他们也要求到长江一线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们也干出了不斐的成绩。吴修鹏航政局副局长,王再萍武汉港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杜佐成武汉市汉阳区政协副主席,姚棡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行政管理处处长(高级经济师、水运工程鉴定师),王学俊旅游公司、庐山疗养院党委书记,彭慧民长航总医院团委书记,罗季芳武汉港船管站书记、站长,孟宪綱在南方大显身手,谢新华海外发展。

可蔡庶祥走的是另一条路,他要求上船当工人,上了武汉分公司的客轮。他是学驾驶的,他父亲是轮机长,他的眼睛不太好,要求到机舱当工人,走父亲的路。这就要从头开始,他分配到武汉分公司的客轮东方红二二九号,原名《民族》轮,行驶武汉到宜昌、南京到宜昌的航线,系内燃机船舶,俗话说是烧油的。

从头学起,从头干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同学们都走在前面了。我记得有一年端午节,东方红二二九到港。机舱检修,我与谢炳垣去看他,他满身油污,从机舱上来。留我们参加他们的大会餐,很随便,但很丰盛,我们就在横过道把桌子摆起来,自由组合,他们很愿意与蔡庶祥一起。船长陶从金,是个资深的船长,听说我们是蔡庶祥的同学,很高兴走过来打招呼。他有广泛的人际关系。

由于他的刻苦学习,吃苦耐劳,很快就当上了轮机长。轮机长的英语名称是Chief Engineer(首席工程师),没有真实的本领,那是干不了的,就连我们科班出身的轮机班同学也由衷表示敬佩。打造一个船长、一个轮机长,时间是硬标准,没有三五年是不行的。他的才华引起了公司的领导注意,提拔到客二队当队长,不久就调到客管处(原客一队)当处长(武汉客轮有限公司的前身),当副处长的熊国旗也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又到一起啦,而且是我的上司。

短短的时间他要很快进入角色,要把工作做好,满腔热情地把精力专注于船舶,没有想到身体上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向他袭来。19888月的一天,天气闷热,突来狂风暴雨,由于天气急剧变化,诱发了他的急性心肌梗塞,来不及离船就医,……

生命其实很脆弱。我们走到今天,有1/3的同学离开了我们,他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大多数同学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初心,百感交集,在岁月的长河中打捞记忆。

感谢长江航运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平台!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口与汉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