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译注之下经:艮卦第五十二(䷳)

 壹团和气养形神 2023-10-05 发布于湖北

〔艮〕:艮其背〔1〕,不获其身〔2〕;行其庭,不见其人〔3〕,无咎。

【注释】

〔1〕〔艮〕:艮其背:艮,卦名,上下卦均为艮(☶),象征“抑止”。“艮其背”,说明“抑止”人的邪欲,应当在其人尚未觉察到是“邪欲”时,就不知不觉地制止掉;犹如“抑止”于“背后”,则被止者眼不见“邪欲”为何物,即《王注》所谓“目无患也”。案,“艮”象为“山”有“静止”义,故《彖传》、《说卦传》、《序卦传》均曰“艮,止也”;而《艮》卦喻于“人事”,则是侧重阐明“抑止邪欲”之理。《正义》曰:“艮,止也,静止之义,此是象山之卦;其以'艮’为名,施之于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故谓之'止’。'艮其背’者,此明施止之所也。施止得所,则其道易成;施止不得其所,则其功难成。故《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又案,高亨云:“'艮’字当重。'艮:艮其背’者,上'艮’字乃卦名,下'艮’字乃卦辞,此全书之通例也。”(《周易古经今注》及《周易大传今注》)其说可取,故在卦辞中增“艮”字为卦名,并加括号以别之。

〔2〕不获其身:犹言“其身不得面向所止之处”。此谓“抑止”于背后,则被“止”者自身不至于面向当止之私欲,即“止得其所”之义。本句是直接申发前句“艮其背”的意旨。《王注》:“所止在后,故不得其身也。”

〔3〕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这是紧承前文理趣,又进一步譬喻“止背”之道曰:犹如被“止”者行走在庭院里,也两两相背;则施“止”之时,互不见对方所止之邪恶,即《王注》谓“相背故也”。以此处“艮”,则“抑止邪欲”之功必成,故“无咎”。

【译文】

〔《艮》卦象征抑止〕:抑止于背后以避免被觉察,不让身体直接面向应当被抑止的私欲;譬如行走在庭院里也两两相背,互相不见对方被抑止的邪恶,必无咎害。

【说明】

卦辞所明“抑止”的方法,集中于“背”字:能在“相背”的情状下施止,则止欲于未萌,得其所止。因此《王注》又总说卦辞之义曰:“凡物对面而不相通,否之道也。《艮》者,止而不相交通之卦也。各止而不相与,何得'无咎’?唯不相见乃可也。施止于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背者,无见之物也。无见则自然静止,静止而无见,则'不获其身’矣。相背者,虽近而不相见,故'行其庭,不见其人’也。夫施止不于无见,令物自然而止,而强止之,则奸邪并兴。近而不相得,则凶。其得无咎,'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故也。”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1〕。艮其止,止其所也〔2〕。上下敌应,不相与也〔3〕,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四句紧承上文释卦名“艮”为“止”之义,进一步阐说“抑止”之道要适时而用,才能“动静”得当,而“抑止”的道理便因之而“光明”。《王注》:“止道不可常用,必施于不可以行,适于其时,'道’乃'光明’也。”

〔2〕艮其止,止其所也:这两句释卦辞“艮其背”。首句谓“艮其止”,则所“抑止”之处为“背”;“背”为应当抑止之“所”,故次句曰“止其所也”。《正义》:“此释施止之所也。'艮其止’者,叠经文'艮其背’也;易'背’曰'止’以明'背’者无见之物,即是可止之所也。”又曰:“'艮’既训'止’,今言'艮其止’,是止其所止也,故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3〕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敌应,犹言“敌对”。这两句以六爻关系再释卦名“艮”及卦辞“不获其身”以下四句。本卦上下对应爻均为同性相敌,故曰:“上下敌应,不相与”;而六爻相敌对,不相亲与,正同“相背”而“抑止”之理,即卦辞“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之义。《正义》:“此就六爻皆不相应,释《艮》卦之名,又释卦辞'不获其身’以下之义。凡应者,一阴一阳,二体不敌;今上下之位,虽复相当,而爻皆峙敌不相交与,故曰'上下敌应,不相与也’。然八纯卦皆六爻不应,何独于此言之者?谓此卦既止而不交,爻(“爻”阮刻作“加”,据《校勘记》改)又峙而不应,与'止’义相协,故兼此以明之也。”

【译文】

《彖传》说:“艮”,意思是抑止。其时应当抑止就抑止,应当前行就前行;或动或静适当而不违时,抑止的道理就光辉明灿。《艮》卦大义是象征抑止,这是说明抑止适得其所。卦中六爻上下相互敌对,不相交往亲与,所以就像不让身体面向当被抑止的私欲,譬如行走在庭院里也两两相背,互不见对方被抑止的邪恶,这样抑止就不致咎害。

《象》曰:兼山,艮〔1〕;君子以思不出其位〔2〕。

【注释】

〔1〕兼山,艮:兼,犹言“重”,指两山重叠。此释《艮》卦上下艮均为山之象。《正义》:“两山义重,谓之'兼山’也。直置一山,已能镇止,今两山重叠,止义弥大,故曰'兼山艮’也。”

〔2〕思不出其位:位,本位,指本分所守之位。这是说明“君子”观《艮》象,悟知“抑止”邪欲之理,故所思虑均不敢逾越本位。《程传》:“君子观《艮》止之象,而思安所止,不出其位也。位者,所处之分也。万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止而安;若当行而止,当速而久,或过、或不及,皆'出其位’也。况逾分非据乎?”

【译文】

《象传》说:两座山重叠,象征“抑止”;君子因此自我抑止内心邪欲、所思所虑不超越本位。

【说明】

杨万里曰:“大哉止乎!有止而绝之者,有止而居之者,有止而约之者。'艮其背’,所以绝人欲而全天理,此止而绝之也;'时止时行’,必止乎道,此止而居之也;'思不出其位’,而各止其分,此止而约之也。”(《诚斋易传》)此说指出“艮”为“止”的含义有三:一是抑止邪恶,二是止于正道,三是止于本分。三者条理颇为分明。但若合以观之,能“止邪欲”,则必能“止于正道”、“止于本分”,因此前一义实可统包后二义。

初六,艮其趾,无咎〔1〕,利永贞〔2〕。

【注释】

〔1〕艮其趾,无咎:初六居《艮》卦最下,有“趾”之象;其所施“止”,犹如施于“足趾”将动之前,不使有失正道,故曰“无咎”。《程传》:“六在最下,趾之象;趾,动之先也。'艮其趾’,止于动之初也。事止于初,未至失正,故'无咎’也。”

〔2〕利永贞:此因初六阴柔弱质,故勉以“利永贞”,犹言始终守正,则可常保“无咎”。《周易本义通释》:“初六阴柔,惧其始之不能终也,故戒以'利永贞’,欲常久而贞固也。”

【译文】

初六,抑止在脚趾迈出之前,必无咎害,利于永久守持正固。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1〕。

【注释】

〔1〕未失正:《正义》:“行则有咎,止则不失其正,释所以利(“利”阮刻作“在”,据《校勘记》改)永贞。”

【译文】

《象传》说:“抑止在脚趾迈出之前”,说明初六未曾违失正道。

【说明】

初六“无咎,利永贞”,在于能止邪于未萌。郭雍曰:“止于动之先,则易;而止于既动之后,则难”,“《象》言'未失正’者,止于未动之先,未有失正之事也”(《郭氏传家易说》)。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1〕。

【注释】

〔1〕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腓,小腿肚(参见《咸》卦六二译注);拯,通“承”,举也,此处犹言“举步上承”,《释文》出“承”字,曰:“音拯救之拯,马云'举也’。”这三句说明六二以柔处《艮》下卦之中,外卦无应,本须上承九三之阳,但“其腓”被止,故曰“不拯其随”;当行不得行,承阳之志难遂,故曰“其心不快”。《尚氏学》:“腓之用在行,艮其腓,是不行也”,“然阴以顺阳为天职,仍须随阳”,“既不可动,又须随阳,不能自主,故'其心不快’”。

【译文】

六二,抑止小腿的运动,未能举步上承本应随从的人,心中不得畅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1〕。

【注释】

〔1〕未退听:听,听从。这句合上句“不拯其随”,说明六二被强为抑止,进不能“拯其随”,退不能听其止,遂生“不快”之情。《尚氏学》:“听,从也。腓之用在动而前进,'不拯’是不动不前而'退听’也;然阳在上,义必随行,是又不能'退听’也:进退不克自主,故心不快也。”

【译文】

《象传》说:“六二未能举步上承本应随从的人”,又无法退而听从抑止之命(因此心中不得畅快)。

【说明】

六二柔中得位,上承九三,动无不“正”,却被强“止”。孔颖达云:这是“施止不得其所”(《正义》)的情状。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1〕。

【注释】

〔1〕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限,界也,句中指人体上下交界处,即“腰部”,《释文》:“马云'限,要也’,郑、荀、虞同”;列,通“裂”;夤,音yín,《释文》引马融曰“夹脊肉也”。这三句说明九三处《艮》上下卦之中,犹人体之“腰”;而腰动被止,脊肉断裂,故致“薰心”之危,其凶可知。《王注》:“限,身之中也,三当两象之中,故曰'艮其限’;夤,当中脊之肉也,止加其限(“限”,阮刻作“身”,据《举正》改),中体而分,故'列其夤’而忧危薰心也。”

【译文】

九三,抑止腰部的运动,以至断裂背夹脊肉(身体上下中分),危险像烈火一样薰灼其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译文】

《象传》说:“抑止腰部的运动”,说明九三的危险将像烈火一样薰灼其心。【说明】九三阳刚得位,正宜慎行,却被“止”腰断脊。孔颖达云:“此爻亦明施止不得其所也。”(《正义》)

六四,艮其身,无咎〔1〕。

【注释】

〔1〕艮其身,无咎:身,上身。这是说明六四居《艮》上卦,犹处人身上体,故有“艮其身”之象;以柔居柔,“止”得其所,遂获“无咎”。《王注》:“中上称'身’,履得其位,止求诸身,得其所处,故不陷于咎也。”

【译文】

六四,抑止上身不使妄动,必无咎害。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1〕。

【注释】

〔1〕止诸躬:此句犹言自我抑止。《王注》:“自止其躬,不分全体。”《正义》:“躬,犹身也。明能静止其身,不为躁动也。”

【译文】

《象传》说:“抑止上身不使妄动”,说明六四能自我抑止安守本位。

【说明】

卦辞称“不获其身”,此爻言“艮其身”,两者涵义有别:前句指当“止”之时,不让其身面向所“抑止”的邪欲,即“不见可欲”,心不知则不乱;后句则指“抑止”“自身”,不令妄动,与《大象传》所谓“思不出其位”,安止本分之义同。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1〕。

【注释】

〔1〕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辅,上牙床(见《咸》卦上六译注),此处指“口”;序,条理。这三句说明六五柔居尊位,持中不偏,犹处“口”位;慎“止”其口而“言有序”,故“悔”必“亡”。《王注》:“施止于辅,以处其中,故口无择言,能亡其悔也。”

【译文】

六五,抑止其口不使妄语,发言就有条理,悔恨消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1〕。

【注释】

〔1〕以中正也:《本义》:“'正’字羡文,叶韵可见。”说颇可取。

【译文】

《象传》说:“抑止其口不使妄语”,说明六五能居中守正。

【说明】

《折中》引龚焕曰:“艮其辅,非不言也;言而有序,所以为'艮’也。”

上九,敦艮,吉〔1〕。

【注释】

〔1〕敦艮,吉:上九处《艮》之终,为抑止至极之象,故虽阳刚而能敦厚;以此抑止邪欲,遂获吉祥。《王注》:“居止之极,极止者也;敦重在上,不陷非妄,宜其吉也。”

【译文】

上九,以敦厚的品德抑止邪欲,吉祥。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译文】

《象传》说:“以敦厚的品德抑止邪欲而获吉祥”,说明上九能将厚重的素质保持至终。

【说明】

程颐曰:“天下之事,唯终守之为难。能敦于止,有终者也;上之吉,以其能厚于终也。”(《程传》)

【总论】

《艮》卦取义于“止”,阐发“抑止”邪欲的道理。《礼记·乐记》云:“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所谓“不留”、“不接”、“不设”,正与《艮》卦“抑止”之理相通。卦辞反复申言“艮其背”之旨,正是展示“止邪”的最佳方式是使人“隔绝邪欲”,强调“心不乱”而邪已止的功效。钱鍾书引《红楼梦》“风月宝鉴,宜照反面”为喻,指出“反面一照”,“妄动”能“治”(《管锥编》),颇与卦旨妙契。卦中六爻所发的意义,又分别取象于人体各部位,从不同角度揭明“抑止”或得或失的情状。六二如“小腿”当行不得行,九三似“腰部”宜动不能动:并属施止不当之象;初六止于“趾”动之前,六四自止其“身”,六五慎止其“口”,上九敦厚于止:均为施止妥善之象。若深究卦理,还可以发现,“抑止”并非绝对强调“不行”。《彖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已经道出“行”、“止”间的辩证关系;六五“止其辅”之后导致“言有序”,更是以“止”求“行”的明显象例。因此,本卦尽管主于“止”义,“止”的目的却在于保持正确的“行”,含有“行正”必先“止邪”的微旨。那么,《大象传》言“思不出其位”,无疑是把“抑止”作为“进取”的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