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物理%20物态变化%20专项训练
2023-10-05 | 阅:  转:  |  分享 
  
中考物理 物态变化 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寒冬公园里的冰雕逐渐变小B.?衣橱里的樟脑丸,过些时间变小

C.?利用干冰对食物保鲜D.?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2.夏天,打开冰箱的门会冒出“白气”,冬天人的口中会呼出“白气”。关于这两种“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汽化现象B.?前者是汽化现象,后者是液化现象

C.?都是液化现象D.?前者是液化现象,后者是汽化现象



3.(2017?天津)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



4.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5.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7.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8.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



二、多选题



9.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

C.?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华



10.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却不会升高

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1.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可能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12.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一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9



99



99



表二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A.?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9℃????????????????????????????B.?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水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C.?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D.?由表二可知,本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



三、填空题



13.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1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2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有关.





14.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15.用稳定的加热设备给一种固体持续均匀地加热一段时间,根据测量结果绘出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固体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C点时的内能,CD段比AB段温度升高的慢,是因为?________

?



16.严冬时节,北方会下雪.尽管气温零下10℃,但是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这个过程中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但我们也会发现,楼后不见阳光的地方的雪也会慢慢的变少,还没有发现有水,这是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四、解答题



17.北方冬天的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窗内还是窗外?试解释这种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



1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



(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__.



(3)用此温度计________(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



(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5)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这种加热方法是________.



(2)乙图是小童绘制的海波熔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体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_分钟,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





六、综合题(共1题;共7分)



20.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冰雕逐渐变小,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B、衣橱里的樟脑丸,过些时间变小,是由固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C、干冰会升华,吸收热量,所以能对食物保鲜,不符合题意;

D、夏天湿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不属于升华,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明确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2.【答案】C



【解析】【解答】“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从的小水滴。这两种“白气”,都是液化现象 。故选C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树挂”和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 故选D.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霜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小冰晶.



4.【答案】C



【解析】【解答】

A、预报的最低气温是﹣1℃,读作负1摄氏度或零下1摄氏度.此选项错误;

B、全天最高气温是3℃.此选项错误;

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

D、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①常用温度的计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②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都需要放出热量;

③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小林同学打开电风扇,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而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感到凉快,利用的是蒸发(汽化)吸热. A、冰雪融化成溪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熔化吸热;

B、“白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冰棒)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D、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可见只有熔化吸热,与题干现象有着相同的特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打开电风扇,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爽,利用的是蒸发(汽化)吸热.分析各个选项的状态变化及其吸放热,选出具有相同特点的选项.



6.【答案】B



【解析】【解答】A. 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是固态水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B.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屋内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变为固态的过程,符合题意;

C.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是液态水凝固的过程,变为固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7.【答案】B



【解析】【解答】雾是液态的水,本身为液态,故不可能是水汽化而来,A不符合题意;露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B符合题意;霜是固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雪固态,一定不是升华而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露和雾是液化形成的,霜和雪是凝华形成的.



8.【答案】D



【解析】



?【解答】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故这种说法正确.

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这种说法正确.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这种说法正确.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上分析,故选D.



【分析】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观察温度计、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怎样放置温度计、什么时候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在什么位置等方面去考虑.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是此题的考查目标



二、多选题



9.【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A、早春何中的冰熔化变为水而消融,故A正确;

B、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由液态小水珠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而散去,故B正确;

C、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周围的水蒸气发生液化而冒出“白气”,故C错误;

D、严冬,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内壁发生凝华变成冰花,故D正确;

故选ABD.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体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体变为固态是凝华,根据物体变化的概念分析答题



10.【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故A正确;

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液体的沸点随气压而变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D.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11.【答案】BC



【解析】【解答】解:A、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故A错误; B、由A分析,T2可能是沸点也可能是熔点,故B正确;

C、0~t1时间,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分子运动加剧,故C正确;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段吸热,内能不断增大;(3)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12.【答案】AC



【解析】【解答】解:AB、由表格可知,水在99℃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9℃,故A正确、B错误; C、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水的沸点是99℃,所以此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C正确;

D、此时水的沸点是99℃,高于酒精的沸点,99℃时,酒精是气态,水银是液态,所以采用水银温度计,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1)(2)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4)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被测温度在该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三、填空题



13.【答案】表面积;温度



【解析】【解答】解:(1)图1中,两滴水滴在玻璃板上的面积不同,因此探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2)图2中,两滴水滴的质量、表面积均相同,一滴加热,另一滴不加热,因此探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故答案为:表面积、温度.

【分析】(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等;

(2)当探究蒸发快慢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相同因素,改变不同因素.





14.【答案】汽化;吸热



【解析】【解答】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发生汽化而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液化而放热,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因此制冷剂起到把“热”搬运到冰箱外,使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

【分析】物态变及吸、放热



15.【答案】晶体;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1)读图可知,该物质的熔化图象有一段呈水平,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

(2)虽然在熔化过程中在B点时和在C点时的温度并没有升高,但它一直在吸收热量,因此,该物质C点时的内能大于在B点时的内能.

(3)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D段比AB段温度升高的慢,是因为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晶体;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分析】(1)通过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关键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

(2)物质吸收热量,因此,它的内能也在不断增大.

(3)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根据图中升温的快慢可判断其比热容的变化.



16.【答案】熔化;吸热;升华;吸热



【解析】【解答】解: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有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室外气温一直在0℃以下,在背阴处的雪也会慢慢变少,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答案为:熔化;吸热;升华;吸热. 【分析】从物质物态变化入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四、解答题



17.【答案】北方冬季室外气温很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就会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成冰花;冰花在窗内.



【解析】【解答】解: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而成的.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冰花在户内.

故答案为:北方冬季室外气温很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就会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成冰花;冰花在窗内.

【分析】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而成的.



五、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2)玻璃泡

(3)不能

(4)降低

(5)测温范围小,测得温度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即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 瓶A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据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3)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体会下降5cm之多,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是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来;(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即说明空气的膨胀程度变小,即说明此时温度降低;(5)据上面的第二部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小,且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故答案为:(1)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玻璃泡;(3)不能;(4)降低;(5)测温范围小,测得温度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分析】观察实验装置和所给的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是变长还是变短即可得出该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同时仔细观察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出每升高2℃时,液柱降低的大体高度,进而推断出该 温度计能否测出29℃的温度;同时,考虑实际情况分析即可得出该温度计的不足之处.



19.【答案】(1)使海波受热均匀;水浴法

(2)晶体;固液共存;6;吸热但温度不变



【解析】【解答】解:(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这种加热方法是水浴法;(2)由图象可知,BC段海波吸热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整个熔化用时12min﹣6min=6min.在熔化的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使海波受热均匀;水浴法;(2)晶体;固液共存;6;吸热但温度不变.

【分析】(1)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



六、综合题



20.【答案】(1)自下而上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3)95;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4)98;小于

(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继续吸热



【解析】【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应该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从图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视线没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错误的数据是第12 min时的数据

(4)因为在吸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沸点,小于100℃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5)撤去酒精灯后,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水还能从石棉网吸收热量,即石棉网和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3)95℃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4)98? , 小于? ;(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继续吸热。

【分析】(1)根据实验时对于实验器材的要求选择答案;(2)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3)液态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5)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献花(0)
+1
(本文系瑞风瑞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