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痛

 春nqlxmiudfcwh 2023-10-05 发布于广东
概念
牙痛又称齿痛,是指牙齿、齿龈疼痛的临床症状。常因风邪侵袭、胃火炽盛、阴虚
火旺及虫蚀牙体等引起,见于龋齿、牙痈、齿槽风、牙咬痈等牙病,包括西医之龋齿、牙髓炎、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病,均可见有牙痛。若牙龈红肿溃烂则属牙疳,另列条目述之。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风火上犯
1.临床表现:牙痛而得热加剧,得凉缓解,牙龈肿胀,腮肿灼热,口渴心烦。舌红苔薄,或白或黄,脉浮数。
2.病因病机:风火上犯,循手足阳明经而侵犯牙龈、牙齿,发为局部疼痛肿胀。
3.治法:疏风清热止痛。
药物:银花10〜15g,连翘10〜15g,薄荷6g(后下),竹叶10g,牛蒡子10g,细辛3g,升麻5g。
方义: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疏风消肿。竹叶泻心火,细辛入少阴,升麻入阳明,为引经佐使之药。
加减:牙龈红肿、口渴心烦者,加生石膏知母清阳明实火。疼痛甚者加白蒺藜、露蜂房、牙皂、骨碎补,以加强祛风活血、解毒止痛作用。
5.变通法:可配合含嗽剂,方见外治法

(二)风寒外侵
1.临床表现:牙痛呈抽掣样,受冷则加剧,得热则缓解,或有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2.病因病机:风寒外侵于齿,寒凝主收引而作痛。
3.治法:祛风散寒止痛。
4.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加药物:麻黄3〜6g,淡附子5〜10g,细辛3〜5g,川芎6〜10g,荜茇6〜10g,白芷10g。
方义:麻黄祛风散寒,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川芎活血定痛,荜茇温胃,白芷引经入阳明。
加减:恶寒荆芥防风疏风散寒。
5.变通法:可用细辛散(《太平圣惠方》)研末搽患部,或水煎含嗽。药用独活细辛川芎荜茇甘草温散祛寒。

(三)胃火炽盛
1.临床表现:牙痛剧烈,牙龈红肿,齿缝渗血或溢脓,甚而面颊肿痛灼热,口渴喜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胃火循阳明经上炎于齿,致肿痛、渗血、溢脓,为实热证。
3.治法:清胃泻火。
4.方剂清胃散《兰室秘藏》)合白虎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生地10〜15g,生石膏15〜30g(先煎),知母10g,黄连6〜10g,丹皮6〜10g,升麻5〜10g。
方义:石膏知母清阳明实热,黄连泻火解毒,丹皮生地凉血清热,升麻引经入阳明。
加减:若胃火甚而阴血虚者,加麦冬玄参清热养阴;牙龈渗血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面颊肿胀、牙龈红肿,加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上牙痛白芷,下牙痛大黄引经。
5.变通法:阴虚而胃热者,用玉女煎《景岳全书》)合清胃散《兰室秘藏》),养肾阴、泻胃火

(四)肾阴虚亏
1.临床表现: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根浮动,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齿体不固,牙痛龈缩。
3.治法:养阴清热,滋肾降火。
4.方剂: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熟地10g,山萸肉10g,丹皮6〜10g,牛膝10g,骨碎补10〜15g,细辛3〜5g,知母10g,黄柏6g。
方义:知母黄柏清热泻火,生地麦冬玄参养阴清热,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丹皮凉血清热,牛膝引药下行,骨碎补固齿壮骨,细辛引经入少阴。
加减:胃热重见牙龈肿痛者,加生石膏升麻清热消肿。
5.变通法:用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合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加减,亦滋肾降火之剂。

【简易方药】

1.独活当归川芎荜茇各10g,细辛5g,丁香甘草各3g,每日1剂,水煎汁含嗽后再吞服,每次2〜3口,日4〜6次。治龋齿痛。兼表证风寒加荆防风各10g, 风热加薄荷、银花各10g,实热加大黄、玄明粉各10g,阴虚火旺加生地黄柏各10g,痛甚加川椒3g、白芷10g。

2.防风升麻骨碎补各15g,龙胆草、甘草各10g,细辛4g,黄柏12g,百合生地各24g,磁石30g,赤芍30g。每日1剂,水煎服。便秘番泻叶3g;发热口干加石膏60g、知母12g;气阴不足去黄柏赤芍龙胆草减半量,加白芍30g,麦冬12g,蜂房15g,细辛增至6〜8g。

3.大黄3g (冲),黄连3g,黄芩9g,甘草5g,生地12g。每日1剂,水煎服。适于胃火者。

4.马鞭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适于牙咬痈(急性冠周炎)牙痛

外治法

(一 ) 塞耳鼻法

1.处方:细辛芒硝各3g,雄黄5g,牙皂6g,樟脑冰0.3g。先将细辛、牙皂焙干研末过筛;另将雄黄芒硝樟脑冰研末,诸药混合后再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大蒜一瓣去皮,捣成泥加药末0.5g,混匀如绿豆大丸状,以脱脂棉包裹,塞于痛侧耳内,两侧痛者两耳塞药。一般轻度牙痛5〜10分钟可止,较重者20分钟可止。

2.处方:荜茇白芷细辛防风各5g,高良姜6g,黄连4.5 g,焙干研末,加冰片3g、雄黄2g和匀。
用法:用脱脂棉蘸药末少许塞入牙痛侧鼻孔,嘱患者深呼气2分钟,可重复数次。

(二) 含嗽法
处方:细辛、良姜、地骨皮荜茇各6g,加水400ml煎成200mL。
用法:每隔4小时含嗽5〜6口。

(三)塞齿法

1.处方:细辛雄黄乳香各15g,胡椒6g,蒲黄炭12g,研细末加冰片0.5g,酌加少量硫酸钡,便于拍X线牙片时对照。
用法:取少许加丁香油调拌成糊剂,置于髓室底部。主治牙髓炎。

2.处方:鲜毛茛2〜4g,洗净捣成泥状。
用法:充填龋洞中,待流涎、牙痛消失后,清除药渣,用清水嗽口。治龋齿牙痛

【针灸治疗】

(一)毫针
取穴:合谷内庭颊车下关,风火上犯加外关风池,阴虚火旺加太溪行间
方法:毫针常规刺法,平补平泻,得气留针30分钟。
疗程:日1〜2次,5〜7次为1疗程。

(二)耳针法
取穴:神门、上屏尖、牙痛点、上颌、下颌。取2〜3穴。
方法: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
疗程:日1次,5〜7次为1疗程。
文献与评述牙痛除药物内治汤剂煎服之外,必须配合含嗽、塞药等方法。结合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用中药制成局部充填剂治疗牙周炎、牙髓炎,亦是用药一途。至若用清热解毒、化脓排毒汤药,分期治疗根尖周炎,对临床证治有一定临床启迪作用。同时,对牙齿治疗如龋洞充填、牙髓治疗、根管治疗等,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尤其是急性牙髓炎一经开髓引流减压后,常有立竿见影止痛效果。收起全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