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的基本知识

 惟有读书好 2023-10-05 发布于安徽

对联要掌握的几个要素:

词性、平仄、结构、节奏、内容、字数、禁忌、原则等内容。

一、词性相当

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性,要求词性相同、意义相同或相反。

试举一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书、学:名词,意义相对

山、海:名词,意义相对

有、无:动词.意义相反

路、涯:名词,意义相对

勤、苦:形容词,意义相对

为、做:动词,意义相同

径、舟:名词,意义相对

再举一例:

几行绿柳千门晓

一片红梅万户春

几和一、千和万同是数词,行和片、

门和户同是量词,绿和红同是颜色

形容词,柳和梅同是植物名词,晓和春同是时令名词。

以上二联,每一个字词性都一一对应,皆属工对。

就是说:对句的词性,要跟上联对的上,上联的是什么词性,下联也要对什么词性。

也就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词性的分类:

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区别词等)、

虚词:(副,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拟声词等)。

这十几类词性,如果每类再分细、分小就太多了,俺水平不够,只能举例一、二:

如名词:

天文、地理、花木、飞禽、走兽、鱼虫、文史、珍宝、宫室等

如代词:

1、人称代词:你、我、咱、他、她、它、吾、、汝、侬、您、朕、等。

2、指示代词:咱家、那儿、这儿、这、这里、那、那些、有些、是、此、彼等。

3、疑问代词:怎、哪儿、如何、干吗、谁人、多少、孰、怎样、若何、若干、几多、若、谁、吗、几时、焉、谁边、等。

4、代词还有:乌、该、各、然、其、夫、安、之、伊、者、予、某、兹、恁、恁地、好多、其他等。

古人对对,苛求太严,一字不错,现在对句,依愚之见,不必精细。

二、平仄相对:

1、何谓平仄:平仄是指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古代韵书,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平为平声(粗分、用平或一、O表示),其余三种声调都有高低的变化,统称为仄声(用仄或x、黑点表示)。

现代的汉语(普通话)是阴平阳平、去声、入声,

阴平和阳平为平声(粗分),去声和入声为仄声。

2、平仄一致:

平仄在上、下联中是要一致的,上是平、下对仄,上是仄、下对平,而且要符合上、下联的平起、仄起韵律。

3、出句(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收,对句(下联最后一字)必须要平收,如果上、下联皆平,如:

党恩大海深

心向太阳红

这上下联的最后一字读起来就有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4、上联出句禁止用三尾仄,对句禁止用三尾平。

5、试举一例: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经常出现的一副古人对联)

此联平起:

青山不墨千秋画

平平仄仄平平仄

绿水无弦万古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举一例:

此联仄起:

地冻马蹄声得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寒驴嘴气腾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二联平、仄全部对应、相当和谐。

6、上面提到的平起、仄起:

是指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的声调,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是平声,那么就按照平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是仄声,那么就按照仄起: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对联的平仄铁律,一副好的对联的基本上要遵守平仄规律。

那有的师友们说: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词(字),这个字是仄声,但在平声的位置上,该怎么办呢?好办!请君换一个平声字(中国汉字的平声字占45+4(多音字)%。有的师友说:我就要用这个仄声字!哪该咋办呢?好办!那就在隔一个字的位置上换成平声字,比如:平平仄仄,你弄成了仄平仄仄,那你就要负责任,最后改为仄平平仄。

但请记住:二、四、六的平仄不允许改变。这是古人说的: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中间可拗救,

不可犯孤平。

(对律诗亦如此)

第一句是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改动。

第二句是说:上联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谁也不许动!

这第三句是针对不愿改仄声字的师友说的,你即然改动了第一、三、五的平仄,那就把隔一个字的位置上的字平仄改过来,和你用的平仄相反就成,这就是拗救

第四句是说:不论你怎么改动平仄,但在对联的一句中,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

为什么呢?打个比喻,锣鼓表演,敲打出的是:咚锵咚锵咚咚锵,这肯定好听吔!

如果你硬要敲打成:咚锵锵锵锵锵或者锵锵锵锵锵锵咚,耳膜会是什么感觉呢?

7、过去古人的诗词是用来歌唱和吟咏的,所以对声调(平、仄)的唱、吟、咏要求是这样的: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三、结构相称

结构相称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

试举一例:

碧水双鸥戏,青山一鹤归。

碧水、青山皆为颜色形容词,作定语的偏正结构的名词,双鸥、一鹤皆为数词做定语的偏正结构名词,戏、归皆为动词,结构完全对称。

再举一例:白发悲秋树,青云羡鸟飞。

秋、树为并列结构名词,鸟、飞为名词加动词的主谓结构,这样就对的不合适了,建议秋树改为秋远、花落即可。

动补对动补,偏正对偏正,这个就是结构相称。

四、节奏相应

所谓的节奏相应,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要一致,就是我们惯用的读音停顿地方,是要一致的。

试举一例:

盛世千秋伟业

和谐万里春风

二字一读,节拍按2 2 2,222:

盛世丨千秋丨伟业

和谐丨万里丨春风

漂亮吧! 节奏感,音乐美都有了。

这个就是节奏相应,上下联的节拍、停顿都是一样的;

如果上下联按不同的节奏读成:231,213,自已都会感到别扭!

五、内容相关:

1、对联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衔接,内容可以不同,含义一定要相同。

试举一例:

五亩自栽山上竹

三人同在月中游

(苏东坡诗句)

上、下联所述事件各异,但反映了苏轼的生活经历,内容不能说不关联。

2、内容不关联,含义也不相同,那玩对联的水平就象我了:

惠民政策千般好

山岭桃花万树红

(俺编的)

这上、下联的内容是哪儿对哪儿啊?看的真是怪怪的。

3、内容相同、含义相同,但不能重复:

试举一例:

布谷声声催懒汉;

子规句句警闲人。

上、下联不仅内容相同,其实是内容相重,大量运用同义词相对,布谷、子规同是鸟,声声、句句也一样,懒汉、闲人差不多,这就是人们说的的“合掌”病联。当然,内容合掌,主要看语意,并非一律排斥个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

4、上、下联的气势要平衡,不能上强下弱,最好下比上强。

试举一例: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用比喻手法,以天为棋盘、以星为棋子,以地为琵琶、以路为弦,上、下联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再举一例:

别人出句:气凌泰岳三千丈

我却对个:情系三(刀)郎二十歌

这让人一看,立分高、下,我的形象也成个软绵蛋、怂松包,这不成啊,我要改:

气凌泰岳三千丈

力举黄金百万斤

六、字数相等

这个简单,很好理解,上联出句多少字,对句字数跟上联一样就成,相信师友们都能做到!

但也有过上、下联字数不对等的对联:

据说袁世凯死了,有人送了一副挽联,

上联:人民万岁

下联:袁世凯千枯(古)

有宾客看到就指出:万岁对千古是可以的,人民是二个字,袁世凯是三个字,这袁世凯三个字对不起来人民嘛,众宾客纷纷附和:是啊,是啊!袁世凯对不起人民!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朵奇葩。是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一朵朵绚丽多彩的浪花儿。

对联的基本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