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长的心情日记 2023 10 05

 朱福生 2023-10-05 发布于辽宁

村长的心情日记 2023 10 05

中秋节吃火锅

今年的中秋大餐吃的是火锅,这是闺女的主意,一来闺女爱吃火锅,二来也是将就我的身体,近期血糖一直很高,不敢吃大鱼大肉。涮火锅可荤可素,又方便快捷,因此全家人一致同意。

火锅这种餐饮形式源于军旅生活,杀羊杀牛,用大锅煮了吃,简单实用。据说,成吉思汗某次出征途中生病,食欲减退,不能正常进食,侍从们无所适从。有一个厨师出主意把新鲜羊肉,切成薄片,在开水中涮一下,占了盐巴进献给大汗,成吉思汗非常喜欢,火锅这种进餐形式也得以流传。蒙古语把火锅称作“哈龙 闹高”,翻译过来就是“热菜”的意思。

老家冀东地区的中秋节被俗称为“过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炖鱼、炖肉、蒸海鲜,有的人家干脆把盛宴定在中秋节的晚上,称之为“望月”。当然,不管酒席啥时候吃,也不管吃多高档的菜,总有一样食品是少不了的,那就是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但是从啥时候开始兴起来,其说不一。有一个传说,说是元朝末年的时候,蒙古统治者用蒙古人监视汉人,一个蒙古人管着数个汉人家庭,由汉人供养,被称为“家鞑子”。家鞑子享有很多特权,但对汉人却很严苛,不准相互交流,就连日常生活的菜刀都被用铁链锁起来,几家共用。为了密谋反抗,我们的先民利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月饼馅料里夹上小纸条“八月十五杀家鞑子”然后利用相互馈赠的方式传递消息,终于在中秋之夜成功举事,赶跑了“家鞑子”。

中午一家人吃饭,我又喋喋不休地说起了这些故事,夫人调侃我说:你就是“老人尾巴”,讲的都是陈谷子烂芝麻,这两种历史上相互矛盾的美食,如今在我们家不是很完美地统一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