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钟文史冷知识」除了肉以外,和尚不吃的“荤”还包括什么?|僧人|和尚|梁武帝|肉类|草字头

 古稀老人赵 2023-10-05 发布于北京

如果你的身边有信佛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除了肉以外,和尚不吃的“荤”还包括葱、蒜、韭菜等辛辣的蔬菜。本期“三分钟文史冷知识”带你了解和尚不吃的“荤”究竟是什么。

和尚不吃的“荤”原本是什么

可能细心的读者会有疑问:“荤”明明指的是肉类,为什么却用“草字头”作偏旁呢?

要知道,“荤”是形声字,它的两部分分别表示字义和字音,其中的“草字头”便说明“荤”的含义与草木有关。

实际上,“荤”的本义就是辛辣的蔬菜,比如葱、蒜、韭菜等,与肉类毫无关系。

“荤”怎样变成肉类的代名词

其实,佛教在诞生之初并没有严格限制僧人吃肉,而是明确限制不准吃“五荤”(又叫“五辛”),包括葱、蒜、韭、薤、兴渠。这是因为在讲经念佛时需要保证口气清新,否则有不尊重的意味。

已知最早要求僧人不吃肉类的规定出现在南朝时期的梁朝。当时在位的梁武帝颁布《断酒肉文》,要求全国僧人不准吃“五辛”和酒肉。

需要注意的是,“腥”本来腐烂的肉,所以“荤腥”变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肉和蔬菜的总称。后来逐渐演变成只用“荤”来代替肉类。也就是今天普遍认为的和尚不吃的“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