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岁,我与母亲和解了

 高一朗 2023-10-05 发布于浙江

文章首发自高一朗(ID:gaoyilanga)

/ /

我一直对母亲存在着偏见,就像母亲不曾理解我。

01

孟郊的《游子吟》中这样说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译为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衣衫。

小的时候总是被诗词中的母亲打动,母亲的形象从而变得高尚,连带着生活也增添了滤镜。

我总是把母亲想象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八岁那年,弟弟出生了,她的出生让妈妈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平日里从不上门嘘寒问暖的爷爷,上门的次数变得频繁,向来不想早归的爸爸,回家越来越早。

就连谈论起生育总是皱着眉头的姑妈,也舒展了眉头。

那时我不懂“有个小儿子就好了”这句话其中的含义,也跟着乐呵,只有手臂长的小婴儿哭闹出喜悦。

从那之后妈妈真的成为了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不分日夜,不分事情大小,更不分事情轻重缓急地把时间花在弟弟身上。

对于弟弟,她真的做到了,没有私心,也不求回报。

她高大的形象也终于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只有我开始持反对意见“游子身上衣”中的子,不是儿子,是子女。

我也想得到一件母亲缝制的衣裳。

02

初三那年,弟弟患上癫痫,最严重的时候在大家熟睡期间,他开始抽搐,抽搐的时间久了就会口吐白沫。

于是最紧张的人变成了妈妈,带弟弟看病,熬夜观察弟弟的情况。

她的紧张和松弛是由弟弟的病情决定。

可那年也是我处在中考的关键时期,一年两次的家长会,以忙碌为由从未出席。

我的空闲时间大部分被拿药、做家务占据。

直到初三下学期,九十分的试卷被用来裹成球讨好弟弟,大张小张的奖状只能压箱底。

我曾对妈妈说“我马上就要中考了,想吃她做的红烧肉和笋子鸡。”

她笑意盈盈地答应,可我一直等到中考结束也没有吃上。

我真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因为这样的小事,也会与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大声质问妈妈我到底是不是她亲生的。

那时妈妈只觉得是正处青春期的我叛逆。

殊不知,那是我一直在与“重男轻女”作斗争。

03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重男轻女做斗争的?

大概是产房外,我也跟着乐呵,最后被所有人排挤在外。

也是妈妈对我的爱需要回报,她每次精心准备的晚餐都要与我诉说不容易,告诉我一定要珍惜,并且时刻谨记“报答”!

书本上的养育之恩大于天,报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我不解,这些话为什么不与弟弟说,我发出质疑的声音,妈妈只回答“你是大的,那么斤斤计较干嘛?”

我这个小气的家伙,不但斤斤计较还想要得到同等的待遇。

弟弟一双鞋子可以五六百,我为什么不可以?

弟弟想要玩具能立马得到,我想要玩具,却一推再推。

从小学开始,我便就着这些小事,不断地与他们争吵,与妈妈的争吵最为多。

中考结束后那次因为红烧肉的争吵让我们的关系彻底进入零点。

04

上了高中,开始住校,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家人的联系除了要钱还是要钱。

弟弟的癫痫长达两年,终于在遇到一个偏方时迎来了好转。

所有人都在庆祝,家中唯一的儿子保住了!

却无一人看到被排挤在外的妈妈,就像那时站在病房外的我,无人注意,也无人问津。

那一天是我记忆中她第一次主动联系我,问我在学校吃得好吗、问我想不想家?

我说一点不想,外面挺好,吃得也好。

可惜,满屏聊天记录里好不容易出现的两句对话,掺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这些情绪无形之中牵引着我们向往同一处地方。

高三寒假假期,某天一家人逛超市时,她想要牵我的手,我却下意识躲开。

这一举动让我意识到妈妈变了。

05

高考前放假复习的那个星期,我什么都没说,她做了我爱喝的鸡汤,炖了我爱吃的肉。

从开考一直陪我到考试结束。

因为爱缺席得太久,让我无从适应,话语中总是带着一点刺,扎伤她,也弄疼我。

可我们终究是最亲的人,再大的仇,都会冰释前嫌。

直到大学,她开始有意无意地跟我说起从前外公外婆偏心,没上过学的她,以为照着他们的模样做就是对的。

她不懂什么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只知道生了儿子才不会被婆家看不起。

在我之下曾经有一个妹妹被他们窜动着送给了一户有钱人家。

她终日难过,无人帮她,她只能跟随着婆家的意愿走。

以为有了儿子就会一直幸福,殊不知,只是幸福的陪衬品。

那一年,如果弟弟生病出了意外,她便会再次轮为生育工具,继续为他们产子。

我听着她细细道来只觉心酸,到底是命运弄人,她没能出生在一个好的时代,也没能出生在一个思想跟得上时代的家庭。

于是她只能带着她的不公,转移到我身上。

06

是我一次又一次为自己争取属于我的东西,也是我频繁输出“男女平等”,让她作为局中人慢慢引起局外的反思。

反思她从小到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反思他们对我的不公。

这样的反思是他与爸爸说起时,爸爸满脸的不屑。

也是她与那些姑妈说起时,她们反驳“哪里不公平,小姑娘本来就不需要那些东西,反正都要嫁出去。”

没人与她在思想上达到一致的高度,她就会怀疑自己。

好在,我告诉她“你是独一无二的,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也不是生育工具,我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也可以不必做弟弟的附属品。”

妈妈也用了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接受我的思想,与我说她曾经那些被扼杀在摇篮里的梦想。

我的妈妈多伟大,她想读书,想去更大的城市,想看世界。

她从不应该被困在这一亩三分地!

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译为“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辉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弟弟报答不了,我也报答不了,因为我们只想为自己而活。

我临去外地时,被塞满的行李箱,也终变成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完-

往 期 推 荐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跳转

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有何不可?

年轻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我们目前最缺少死亡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