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意大利阿普安阿尔卑斯山世界地质公园
2023-10-06 | 阅:  转:  |  分享 
  
漫话意大利

阿普安阿尔卑斯山世界地质公园

胡经国



一、概述及基本信息

意大利阿普安阿尔卑斯山世界地质公园(ALPI Apuani UNESCO Global Geopark-Italy,或ALPI Apuani World Geopark-Italy),包括阿普安阿尔卑斯山地区公园及其同样位于阿普安阿尔卑斯山区的周边地区。它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西北角延伸至半岛北端,地处中欧与地中海生物地理区过渡地带。该公园面积为494平方千米。

该公园是许多特有物种的家园,并且拥有一系列岩石、矿物、化石和板块构造结构。这一地区还以其美丽的大理石、幽深的峡谷和巨大的溶洞而著称。自16世纪以来,阿普安阿尔卑斯山就以其罕见的形态吸引了各方游客。今天,该公园还为游客提供登山和远足等休闲活动。

该公园于2011年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

该公园基本信息如下:

中文名:意大利阿普安阿尔卑斯山世界地质公园

外文名:ALPI Apuani UNESCO Global Geopark-Italy,或ALPI Apuani World Geopark-Italy

地理位置:阿普安阿尔卑斯山地区公园及其周边地区

公园经度:E010°22''03''''

公园纬度:N44°02''28''''

公园面积:494平方千米

公园级别:世界地质公园

公园特色:拥有一系列岩石、矿物、化石和板块构造

所属网络:EGN(欧洲地质公园网络)

公园网址:http://www.apuanegeopark.it

二、阿尔卑斯山脉简介

1、概述及基本信息

阿尔卑斯山脉(Alps或Alpen),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脉从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后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长度为1200千米,宽度为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约为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的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其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0℃。山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但是因地而异;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背风坡山间谷地年降水量只有750毫米。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均发源于此。各河流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其基本信息如下:

中文名:阿尔卑斯山脉

外文名:Alps或Alpen

地理位置:欧洲中南部

山脉走向:东西走向

山脉长度:1200千米

山脉宽度:130~260千米

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山脉起点:尼斯

山脉终点:维也纳

山脉主峰:勃朗峰

平均海拔:3000米

形成地质年代:第三纪

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2、山系概况

⑴、山系特点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的山脉;位于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6个国家的部分地区,“主影肯腊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国境内;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东延伸,经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国西南部,终止于奥地利的维也纳盆地。

⑵、山系构成

“西阿尔卑斯山脉”,从海岸向北伸展,穿过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抵达瑞士的日内瓦湖和隆河河谷。该山脉的构成有:地中海附近滨海阿尔卑斯山脉是低洼而干燥的石灰岩分布区;法国韦尔东峡谷是深壑;默康托尔山(Mercantour Massif)是结晶岩体构成的山峰;勃朗峰是冰川笼罩的圆丘(海拔4807米,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

“中阿尔卑斯山脉”,从坐落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边界上勃朗峰以东的大圣伯纳山口(Great St. Bernard Pass)地区,到科莫湖(Lake Como)以北的施普吕根山口(Splugen Pass)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中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都位于该段山脉,如杜富尔峰(Dufourspitze,海拔4634米)、多姆峰(Dom,海拔4545米)、魏斯峰(Weisshorn, 海拔4505米)、马特洪峰(]Matterhorn,海拔4478米)等。

“东阿尔卑斯山脉”,包括:瑞士的拉蒂舍山脉、意大利的多洛米蒂山脉(Dolomites)、德国南部和奥地利西部的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意大利东北部和斯洛文尼亚北部的尤利安阿尔卑斯山脉(Julian Alps)。

3、地质特征

⑴、地质成因

阿尔卑斯山脉是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间形成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是从大约在中生代将近结束的7000万年前开始的。在中生代期间(2.5亿~6640万年前),河流将风化剥蚀物质冲刷、搬运并沉积在被称为“特提斯海”的广阔洋底,并且在这里经成岩作用缓慢变成由石灰岩、黏土、页岩和砂岩组成的水平岩层。

在第三纪中期(大约4400万年以前),非洲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那些早先在特提斯海沉积的沉积地层被挤压,在向结晶基底及其周围形成褶皱。这些沉积地层随同结晶基底升高至接近今日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这次构造运动持续到900万年前才停止。在整个第四纪期间,风化侵蚀的力量改造着这庞大的新近形成褶皱而被推挤上来的山脉,从而形成了今日阿尔卑斯山脉地形地貌的大概轮廓。

在第四纪期间,其地形地貌进一步被阿尔卑斯冰川作用以及被填满山谷并溢向平原而不断伸展的冰舌所塑造成形。如同圆形“露天剧场”似的凹地,宛如“薄刀”刨削过的“刃岭”(“刃脊”),诸如马特洪峰(Matterhorn)、大格洛克纳山(Grossglockner)之类的巍峨山峰,皆从山顶上耸起形成;山谷被扩展并加深成为一般的“U”形谷,大瀑布从高出主谷底部数百尺的一些悬谷喷泻而出;长而深不可测的湖泊给许多经冰川刨削后的山谷注满了水;融化的冰川沉积了大量的砂砾。当冰川移离开山谷时,无论是对横向山谷或“Z”形山谷都重新向下“切削”。迄今所有的河谷皆已被侵蚀成海拔大为低于周围的高山。在白朗峰附近的阿尔沃河(Arve River)的河谷中,地形凹凸的差异达3993米以上。

在阿尔卑斯山脉范围内,各地的高度和形态大不相同:既有主山脉周围低洼的“前阿尔卑斯”形成褶皱的沉积物,也有“内阿尔卑斯”结晶地块。从地中海到维也纳,阿尔卑斯山脉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各段都有几条不同的小山脉。

冰川作用改变了自然环境:谷地的气候比周围的高处温和得多,人类可深入山区建立居民点,交通便利了;由于冰碛沉积,因而土质也较为肥沃。在现代,严重的冰川侵蚀作用仍在继续。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其总面积达3600平方千米。

4、主要山峰

阿尔卑斯山脉东西延绵1200公里,南北宽约120~200千米,东宽西窄,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一共有82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位于瑞士瓦莱州。

勃朗峰(Mont Blanc)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交界处。勃朗峰是西欧与欧盟境内的最高峰,海拔为4808.73米。该峰于1786年8月8日由Jacques Balmat和Michel-Gabriel Paccard首次登顶,首次被人类征服。勃朗峰也被称为“白色少女”或“白色山峰”。

2019年9月24日,意大利当局当天警告说,Planpincieux冰川可能会发生坍塌。作为预防措施,当局已经下令封锁费莱特谷(Val Ferret)的道路,并疏散了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意大利一侧的山间小屋居民。当地官员表示,当地大约有25万立方米的冰川面临坍塌的风险。

马特洪峰

马特洪峰(Matterhorn或Monte Cervino)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一座山峰,其海拔为4478米;位于瑞士和意大利的边境,其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采尔马特和意大利亚奥斯他谷的小镇布勒伊-切尔维尼亚。马特洪峰的名称是由德语“Matt”(意为山谷、草地)和“horn”(意为山峰呈锥状,像一只角)组成。2015年是马特洪峰登顶150周年。

杜富尔峰

杜富尔峰(Dufourspitze)是阿尔卑斯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为4634米,向西正对马特洪峰。它是位于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罗莎山群”(Monte-Rosa-Massiv)的最高点,属于“瓦莱阿尔卑斯山”(或“本宁阿尔卑斯山”),北临瑞士小镇采尔马特(Zermatt)。“罗莎山群”由东向西,又有诺登德峰(Nordend,4606米)、苏姆斯坦峰(Zumsteinspitze,4563米)、齐格纳尔峰(Signalkuppe,4554米)、利斯卡姆峰(Lyskamm,4527~4479米)、帕洛特峰(Parrotspitze,4432米)、卡斯托(Castor,4223米)和保鲁克斯(Pollux,4092米)“双子峰”等“边境卫峰”。其周围既是登山圣地,也是拥有超过200公里滑道的世界著名高山滑雪场,也有可进行自由滑雪的山峰。

多姆峰(Dom)是阿尔卑斯山脉的第三高峰,海拔为4545米;位于采尔马特的北部兰达(Randa)村东部,和魏斯峰隔河谷相对,而它的东侧峡谷则是瓦莱州另一度假胜地萨斯费(Saas-Fee)。多姆峰是“瓦莱阿尔卑斯山”第二大山群“米沙贝尔山群”(Mischabelgruppe)的最高点,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内的、瑞士实际意义上的最高峰。

魏斯峰

魏斯峰(Weisshorn)海拔为4505米。在很多登山者心中,它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漂亮的一座山峰。其形状极似另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山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阿尔帕玛尤峰(Alpamayo,5947米)。

艾格峰

艾格峰(Eiger)海拔为3970米;虽然海拔不到4000米,但是因其著名的“北壁”而名声大振,也是阿尔卑斯山买三大“北壁”之一。

5、气候特点

阿尔卑斯山脉在气候上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南欧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其山地气候冬凉夏暖。海拔大致每升高200米,气温下降1℃;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0℃。整个阿尔卑斯山脉湿度很大。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边缘地区年降水量和山脉内部年降水量差异很大;海拔3200米以上为终年积雪区。阿尔卑斯山区常有“焚风”出现,引起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而造成灾害。

阿尔卑斯山脉所处的位置,以及各山脉的海拔和方位大不相同。这不仅使这些不同的小山脉之间,而且使某一特定小山脉范围内的气候极端不同。由于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欧洲中部,它受到4大气候因素的影响:从西方流来大西洋比较温和、潮湿的空气;从北欧下移有凉爽或寒冷的极地空气;大陆性气团控制着东部,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南边有温暖的地中海空气向北流动。差别悬殊的气温和年降水量都与阿尔卑斯山脉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谷底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是因为谷底较周围高地温暖而干燥。在海拔1524米以上的地方,冬季降水差不多全都是雪,一般雪深3~10米或10米以上。在海拔2012米处,积雪约从11月中旬延续到5月底,通常高山的山口被积雪封锁。在地中海沿岸的山中,谷底的1月平均气温度为-5~4℃,甚至高达8℃,7月平均气温为15~24℃。温度逆增很寻常,尤其在秋、冬季期间很常见;山谷常常是一连好几天布满了浓雾和呆滞沉闷的空气。这些时候,在海拔1006米以上的地方,可能要比低洼的谷底较温暖、较阳光明媚。刮风可能在当天天气和当地小气候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6、水文概况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在其山区覆盖着厚达1000米的冰盖。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为典型。此外,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千米。其中,位于“中阿尔卑斯山”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最大,长约225千米,面积约为130平方千米。

山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但是因地而异。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而背风坡山间谷地则只有750毫米。

从瑞士-意大利边界上的、勃朗峰以东的大圣伯纳山口(Great St. Bernard Pass)地区,到科莫湖(Lake Como)以北的施普吕根山口(Splugen Pass)地区,具有一些较大的湖泊。其南边有科莫湖、马焦雷湖(Lake Maggiore,波河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北边有图恩湖(Thun),布里恩茨湖(Brienz)、琉森湖。

在意大利境内“东阿尔卑斯山脉”范围内,加尔达湖(Lake Garda)注入波河,而阿迪杰河(Adige)、皮亚韦河(Piave)、塔利亚门托河(Taliamento)、伊松佐河(Isonzo)则注入威尼斯湾。

德国的因河(Inn)、莱希河(Lech)、伊萨尔河(Isar)和奥地利的萨尔察赫河(Salzach)、恩斯河(Enns),都流入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多瑙河;而奥地利的穆尔河(Mur)、德拉瓦河(Drau)和斯洛文尼亚的萨瓦河(Sava),则都注入阿尔卑斯山脉以东和东南的多瑙河。

7、自然资源概况

生物资源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同时,它本身具有山地垂直气候特征。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可分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脉南坡800米以下);森林带(800~1800米),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针叶林;森林带以上为高山草甸带;而再上则多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在阿尔卑斯山脉中的几个植物带,反映了其海拔和气候的差异。在谷底和低矮山坡上,生长着各种落叶树木;其中有椴树、栎树、山毛榉、白杨、榆、栗、花楸、白桦、挪威枫等。在海拔较高的树林中,最多的是针叶树,主要的品种为云杉、落叶松及其他各种松树。在“西阿尔卑斯山脉”的多数地方,云杉占优势的树林最高可达海拔2195米。落叶松具有较好的御寒、抗旱和抵抗大风的能力,可在海拔高至2500米处生长,在海拔较低处可有云杉混杂其间。在永久雪线以下和林木线以上大约914米宽的地带,是冰川作用侵蚀过的地区;这里覆盖着茂盛的草地,在短暂的盛夏期间有牛羊放牧。这些与众不同的草地──被称为“alpages”(高山盛夏牧场),阿尔卑斯山脉和植物带都是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都位于主要的、横向的山谷的上方。在沿海阿尔卑斯山脉南麓和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南部,主要是地中海植物,其中有海岸松、棕榈、稀疏的林地和龙舌兰,仙人果也不少。

阿尔卑斯山动物种类也较多;岩羚羊、猞猁、狼、红鹿、金雕、水獭等动物都已经适应山地环境。虽然部分地区熊已消失,但是高地山羊(它同岩羚羊一样,动作异常敏捷)却被意大利皇家猎物保护区所挽救。旱獭在地下通道中越冬。山兔和雷鸟(一种松鸡)冬季变成白色(保护色)。在一些小山脉的中间,开设有几座国家公园可使当地的动物获得稳妥的保护。

水利资源

阿尔卑斯山脉提供欧洲饮水、灌溉与水力发电。其面积虽然仅占欧洲的11%,但是提供了欧洲90%以上的水源,尤其是干旱地区与夏季。米兰等城市就有80%的水依赖阿尔卑斯山脉供应。在河川流域里,有500座以上的水力发电厂,其发电量达2900千瓦。其它河川如多瑙河,主要支流也源自阿尔卑斯山脉。隆河是地中海第二大水源,仅次于尼罗河;冰川融化为隆河水源,流入日内瓦湖后再流向法国,在法国还用来冷却核能电厂。莱茵河源自瑞士一个30平方千米的区域,约占瑞士输出水量的60%。

矿产资源

阿尔卑斯现代经济的支柱是采矿、凿石、制造和旅游各业相结合。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采矿业。奥地利的埃尔茨山(Erzberg)采矿业仍很重要;埃尔茨山自中世纪以来就采掘铁矿。在奥斯塔及穆尔河谷和米尔茨(Murz)河谷,由于当地生产铁和煤,建设有大型钢铁厂。

阿尔卑斯山脉景色十分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和“真正的地貌陈列馆”。这里还是冰雪运动的圣地,探险者的乐园。

山地冰川呈现一派极地风光,是登山、滑雪、旅游胜地。由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许多湖泊。最大的湖泊为莱芒湖,另外还有“四森林州湖”、苏黎世湖、博登湖、马焦雷湖和科莫湖等。美丽的湖区是旅游的胜地。

西、中阿尔卑斯山风景宜人,设有现代化旅馆、滑雪坡和登山吊椅等。冬季滑雪运动吸引大量游客。山麓与谷地间的不少村镇,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旅游。

7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