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十一 | 下腹疼痛超过6个月?警惕女性慢性盆腔痛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10-06 发布于黑龙江

来源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龚晨曦、汪雯雯

编辑 | 邓国欢、章乐

疼痛是许多疾病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在妇科门诊有一些患者因下腹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而前来就诊。这些患者常常由于长时间不适,看过不少医生,做过不少检查,都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考虑是慢性盆腔痛。那什么是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痛到底能否治疗呢?

这些部位疼与它相关

慢性盆腔痛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身体、心理的诊断和治疗。欧洲泌尿协会将慢性盆腔痛定义为骨盆及骨盆周围组织器官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导致机体器官功能异常,极大影响生活质量,需要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一组综合征。

从广义来说,脐部以下至大腿以上区域的疼痛都可能与盆腔痛相关。慢性盆腔痛会明显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很多女性伴有性交疼痛,而几乎一半患有慢性盆腔痛的女性有时会感到情绪悲伤、沮丧或者焦虑。

慢性盆腔痛的发病机制十分的复杂,引起慢性盆腔痛的病因也非常复杂,可能来源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精神心理等方面。

物理治疗是有效方式

物理治疗是解决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方式,《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2020)》推荐进行盆底物理治疗、性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以控制慢性盆腔疼痛和性交疼痛的肌筋膜和心理社会原因以及其相关结果。被动性物理治疗也称之为物理因子治疗,包括手法按摩、电刺激、磁刺激等等。

1.手法按摩:按摩是中国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淋巴回流加速,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减轻盆底肌肉、骨骼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同时松解痉挛的肌肉,使其恢复正常的血运,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和功能。

2.电刺激疗法:在针对慢性盆腔痛的治疗中,较高频率的止痛电流,可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较低频率的内啡肽电流可以刺激垂体分泌类吗啡作用的肽类来缓解疼痛。

3.磁刺激疗法:是一种体神经调控技术,通过体外高能脉冲磁场刺激人体神经可以促进肌肉收缩、改善血液循环、调控盆底神经。

主动的功能锻炼是物理治疗中的关键部分,在盆底治疗中常常应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

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人们意识不到的身体生物信号如肌电,通过生物反馈仪显示,转换成可以被人感知到的视觉或者听觉信号。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经过训练,对通过生物反馈仪显示出来的生理状态信号的间接感知敏感度可逐渐提高,使间接感知转化为直接感知,并得到强化,最终形成并脱离反馈仪而进行自行控制和调节自身某些心理、生理的反应能力。

盆底肌紧张、痉挛以及肌痛在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最大的肌肉收缩后可发生最大的肌肉松弛,生物反馈辅助的神经肌肉再锻炼治疗对于合并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具有肯定的疗效。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与传统疗法相比,它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无药物副作用以及方法简便等特点。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