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0年法拉奇问起毛主席纪念堂,邓公:建是不妥当的,但必须保留|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

 君临天下100 2023-10-06 发布于湖北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026期。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曾采访过数十位各国领导人,以提问尖锐、言辞辛辣著称,许多国家元首在她面前露出过难堪之色。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欣然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请求,在北京两次与对方会面。事实证明,邓公不仅没有被卡拉奇“难住”,反而卡拉奇还对邓公十分敬佩,称这是她“最成功的采访经历”。



1980年8月21日和22日,法拉奇满怀期待地与邓公两次面对面“交锋”。她提出了毛主席去世后的地位、天安门挂像等问题,其实这都不出小平同志所料。邓公之所以愿意会一会这位著名记者,主要目的正是让世界充分了解新时期的中国,展示我们的改革开放国策。八十年代初西方国家制造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舆论,妄称我国要推翻毛主席的路线、否定伟人的地位。借此机会,邓公给予了有理有据的澄清。



法拉奇问: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听说您主张在近期拆掉?邓公听到这个尖锐的问题,神情十分淡定,不紧不慢地回答对方:建这个纪念堂,我是不赞成的,这也并非毛主席的意愿;不过已经建好了,再动它更加不妥当,所以要一直保留下去。法拉奇本想借这个问题,再引出一番更“深刻”的对话。但小平同志这样答复,令法拉奇无法继续深挖了,只得默默点头。



毛主席纪念堂是1976年11月动工的,1977年秋季对外开放。毛主席生前带头签署了火葬倡议书,后来又表达过将骨灰撒入长江的愿望。所以客观而言,在天安门广场建纪念堂保留遗体,确实不是毛主席内心所愿。当然,全国上下对伟人的崇敬和追思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建纪念堂本身没有引起什么非议。1976年决定修建纪念堂时,小平同志尚未复出工作,没有参与决策过程。



面对问题,邓公并没有敷衍法拉奇,而是秉承他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原则。小平同志没有违心地赞美某种做法、某个建筑;同时他客观而不避讳,用非常诚恳的方式否定了外界的谣传。而这也确实是大国领袖应有的判断和决策,处理得十分到位。邓公非常尊重毛主席,即便在伟人去世之后,他也始终以毛主席的战友和学生自居。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希望我们在历史和国家政策上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显然这种企图落空了。邓公特别向法拉奇强调:毛泽东思想,依旧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经过这次采访,一向刁钻的法拉奇心悦诚服。她坦言:邓公是一位伟人,思路清晰且讲话坦诚,无论我问什么他都不发火、十分有风度,就像我的父亲那样包容。毫无疑问,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采访经历。邓公与法拉奇的对话充满智慧,更是很好地把新时期我国的原则与风貌,直观地传递给了全世界。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