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中秋月 喜迎国庆 大戏看北京 古琴音乐剧《蔡文姬》首演成功

 名人百科网 2023-10-06 发布于北京

9月29日、30日,恰逢中秋国庆联放小长假开端,一档别开生面的古琴音乐剧《蔡文姬》悄然登录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倾情演绎旷世才女蔡文姬的别愁爱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荣幸入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打造的“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小剧场展演单元,是“大戏看北京”2023 展演季展演剧目之一。

《蔡文姬》是继首部古琴音乐剧《听琴》之后主创团队打造的第二部古琴音乐剧,以旷世才女蔡文姬的多舛命运为故事背景,探索母子“别离”心路历程,深入探究蔡文姬的内心世界及对胡儿的复杂情感,表达亘古不变的主题“爱”。演出现场以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琴歌弹唱为主要表演方式,融入了汉代音乐、书法、美术、舞蹈、服饰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当代审美和科技,是一部具有中国气派、中国气质、中国风格的新古典音乐剧。

蔡文姬是一位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传世奇谈的女子,“文姬归汉”的故事被历朝历代广为传颂,京剧以及其他戏曲都有文姬归汉的曲目,历朝历代也有画家画有文姬归汉图等连环画作品,1959年郭沫若先生也曾专门为北京人艺创作了一部四幕历史剧,描写文姬坎坷际遇,以磅礴的气势和浪漫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一代才女蔡文姬的形象。本次,古琴音乐剧《蔡文姬》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形式进行舞台探索,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情感,亲情之爱、家国之爱复合别离之痛、时局之哀,呈现错综交织“爱”的主题;引入现代剧场呈现手段结合民族艺术精粹,为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另外,本剧创作时采用了以“惊离、思求、忧梦、喜别”为主题的四幕结构,遥致敬郭沫若先生的四幕历史剧,让文姬的故事再续新篇。

本剧音乐极富特色,作曲阮昆老师谈到:“古琴音乐剧《蔡文姬》形式独特,不属于常规音乐剧。”要借用古代故事表现现代人的情感,让现代观众感动,虽然古琴音乐剧受到古琴的限制,但是古琴也能启发我们有新的视角、结构、和协助方式。”剧中有机结合了汉族非遗古琴音乐和内蒙非遗音乐冒顿潮儿也就是类似当代的呼麦音乐,并大量使用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琴、箫、编钟、磬等,形成浓郁的中国风。

之所以选用古琴琴歌弹唱形式,一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为久远且尚能听到的音乐就是古琴音乐,自尧舜禹流传至今中国古琴的文脉从未断流,剧中主演蔡文姬的李凤霞说,“诗三百皆为琴歌,琴歌源远流长,我们现在用古琴音乐剧的形式来演出《蔡文姬》最合适不过。”二是剧中的琴歌《胡笳十八拍》相传正是蔡文姬所做,这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叙事诗,也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被载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此次现场演奏的谱本载于《绿绮新声》,是1611年明代人记载的古代(汉代)琴歌,由著名音乐家关德权先生打谱,并以琴歌弹唱的形式首次面世。

剧中用内蒙小调来表达思念,而呼麦更是非遗千年传承,特殊的音色和表达方式,仿佛汉末胡地的风沙扑面而来,把观众充分代入那时那地,如临其境。

这部剧不仅仅是一场华美的中式视听盛宴,同时亦有深意,兼具历史性 、特殊性、创造性和当代性。历史性是指这部剧结合汉代古琴在历史上的变迁,把真正的历史文化融入剧当中;特殊性是指剧中主角蔡文姬本身还有他的父亲都十分具有特殊性,蔡文姬是历史上是唯一嫁出去又回来的女子,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文人典范,蔡邕的《蔡氏五弄》在音乐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创造性在于剧中围绕母子情深进行创新创作,爱有着崇高的价值,这种价值甚至超越民族、国家,让您感受到剧中除了文化传承以外的温度;而当代性体现在,隔着浩瀚的时间长河和厚重的历史尘埃,让当代人走进剧场透过历史经典来感受这段别具分量的历史温情,从而产生独属于自己的心理体验,这正是《蔡文姬》在做的。

一部好作品的呈现离不开优秀的主创团队,古琴音乐剧《蔡文姬》汇集了各路优秀的艺术家,百花齐放,致力于让《蔡文姬》在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编剧和导演张赢具有多年舞台实践经验,她参与的很多作品都曾经获得国家大奖;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阮昆申担任作曲,他的创作涉及有交响乐、协奏曲、大型套曲、民族管弦乐、室内乐、舞剧、音乐剧、大型实景剧、声乐以及器乐独奏等,多次获国际国内奖项。

刚刚在蔡文姬的家乡——许昌举行的中国第三届弦歌大会曁“幽兰·阳春”琴筝嘉年华展演活动中喜获金奖的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霞老师担任主角蔡文姬,她学琴二十年,曾师承古琴大家吴钊先生,后跟随侯菊及金蔚学琴,有过多次国内外出访演出经历,她的古琴弹唱声情并茂,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本场演出她用极具故事感和冲击力的演出,成功塑造一代才女的形象,生动刻画出一位母亲的那份爱之深切、别离之痛,尤其是荡气回肠的琴歌弹唱,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

蔡邕和董祀扮演者是著名古琴音乐家和古琴教育家张子盛,现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古琴专委会会长,天津七弦琴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古琴艺术考级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他的表演文雅睿智内敛,很符合观众对剧中人设的期待。

不仅是主演,剧组中的大部分人都热爱古典音乐,有的还会弹古琴,现场表演更是出彩。著名的年轻演员张玉龙饰演左贤王和大胡儿,他曾主演很多得奖的优秀话剧作品,在影视界更是片约不断,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拿手,本场他的表演得到戏剧专家的赏识,认为他辨识度高,饱含深情,塑造能力强,是个非常有潜力的演员。

饰演周进的牛云峰老师,是著名的青年导演、编剧、演员,又导有演非常全面,他的很多作品屡次荣获奖项、广受欢迎,本次他的现场表演生动传神,成功圈粉一大波,现场就有小朋被逗的咯咯笑出了声。

饰演小蔡文姬和小胡儿的李阳,是优秀的古琴学者、北京大学的古琴老师,对于古琴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心得。她扮演的小胡儿英姿飒爽,小文姬可爱灵秀,男女角色切换非常顺利。

饰演阿丽娅和雁儿的周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琴歌也唱的非常棒,本场她饰演的雁儿特别灵动,是个活脱脱的小花旦,嗓子也清亮,很受欢迎。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本场演员多是一人分饰多角,这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和妆造团队的功力,董祀变蔡邕,小胡儿变小文姬,左贤王变大胡儿,阿丽娅变雁儿,一共才七个演员居然四个都会瞬间转换角色,现场表现非常惊艳!张赢导演特别提到,这要感谢化妆师高一玮、王岑伊的多次试验和辛苦劳动。

还要特别感谢本次杜宁林老师和董丹军老师作为表演指导在剧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杜宁林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主演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她在创作剧目过程中对于人物、剧本都给予非常大的帮助;著名表演艺术家董丹军老师是老戏骨,他主演的很多话剧影视作品如《被告山杠爷》深受欢迎。这次来助阵不仅是本场执行导演,还亲自出演重量级角色曹操,他一出场气场就出来了,现场就有观众朋友反馈说曹操演得太好了。有两位重量级老师镇场,各位演员心里就有了主心骨,纷纷表示累也快乐着。

著名音乐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老师对于《蔡文姬》剧目的音乐和文学处理都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意见和建议,导演张赢表示,田老师所提出的意见,简直就是醍醐灌顶,杜宁林老师也认为田老师的意见在整部剧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创作到上演的过程中,本剧还得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戏剧研究专家周炜、张迎旋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刘国梁、中央戏剧学院赵伟月教授和北京大学林一教授、古琴名家金蔚老师等专家教授的倾情相助。

以古为鉴,观古知今,把千年古琴文化和千年蒙古族音乐文化融合,把古人的文言和当代的口语融合,把古人的雅致追求与当代人的审美习惯融合,把汉代文人的雅致意趣和当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合,古琴音乐剧《蔡文姬》让观众深度领略到历史深度、古代文化带给我们的现代性启发,是一部难得的好剧。

附:图注参考文字需自行修改
·剧中的琴歌《胡笳十八拍》,传承于1611年的古琴曲谱《绿绮新声》。由著名音乐家关德权先生打谱,并以琴歌弹唱的形式首次面世;
·剧中的音乐以中国千年传统古琴曲为主,有《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唐代之前这是两首曲子,之后才合称为《高山流水》)有《平沙落雁》等;
·剧中汉族非遗古琴音乐和内蒙非遗音乐冒顿潮儿也就是类似当代的呼麦音乐有机结合。用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琴、箫、编钟、磬等,形成浓郁的中国风;
·剧中的服装是用中国非遗传统服装制作工艺制作,精美刺绣做工精良;
·剧中出现那些蔡文姬续写《汉书》的字,是用了中国当代顶尖高科技生成;
·剧目是中国传统唯美写意中国风;
·用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琴歌形式现场弹奏演唱为主要表演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