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娩将母亲引向死亡,堕胎将女性从过去解放

 耐观影 2023-10-06 发布于泰国

《正发生》

L'Événement

导演: 奥黛丽·迪万
编剧: 玛西娅·罗马诺 / 奥黛丽·迪万 / 安妮·艾诺
主演: 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 / 皮奥·马麦 / 卡西·莫泰·克莱恩 / 桑德里娜·博内尔 / 卢安娜·巴杰拉米 / 露易丝·奥利-狄奎罗 / 路易丝·舍维约特 / 安娜·穆格拉利斯 / 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21-09-06(威尼斯电影节) / 2021-11-24(法国)

剧情简介

电影改编自法国作家安妮·艾诺的同名自传小说,原著讲述1960年代年轻女性因堕胎所引发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创伤。

1963年在法国,对未来人生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安娜怀孕了。她打算去做流产,然而在60年代,堕胎是被法律禁止的。为了自己的身体和梦想,安娜决定冒一次险。

《电影手册》评《正发生》

法国的戴安娜

——让·玛丽 萨摩克基

《正发生》改编自安妮·埃诺 (Annie Ernaux) 的自传作品。导演奥黛丽·迪万 (Audrey Diwan) 展现了在60 年代初,法律禁止堕胎时期,年轻的安妮·杜尚(Anne Duchêne,由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Anamaria Vartolomei饰演)的堕胎经历。这座金狮奖杯惊人地呼应了两个月前颁给《钛》的金棕榈奖。如果说在朱利亚·迪库诺(Julia Ducournau)《钛》中的分娩,将母亲引向死亡,那么《正发生》中的堕胎,则将安妮从她的过去中解放出来。迪万有时善于把弄电影美学,以达到将堕胎拍成骇人转变的目的。堕胎—出生—正发生,这三个词是困住主角的茧,意味着主角要在杀死自己和杀死自己的孩子之间做选择。同时,这也是介于心理学和神话学之间的问题,决定着当今女性形象的构建。 

这里的现实主义是一种错觉。被导演重新塑造出的六十年代,与新浪潮电影里代表自由和解放形象的六十年代,是深刻对立的。在逐渐粘稠的氛围中展开悲剧,既是重现那段压抑的法国历史,也是反乌托邦式投射了一个假如当今妇女没有堕胎权的世界。这个平行世界里不知不觉的翻转,与夏布洛尔的一些电影有相通之处。但是,尽管《正发生》里有堕胎女孩,她远没有《女人韵事》中堕胎女孩的决绝和反抗性。迪万创造了一个被秘密和法律压垮的世界:成为罪人的恐惧笼罩在安妮身上,她既无法将这种行为视为有罪,也无法说出自己经历的一切。

影片中,女性角色构建经由两句诗的引用,以两种模式展现出来。第一首诗出现在影片开头,取自阿拉贡诗集《法国的戴安娜》《镜子里的艾尔莎》

阿拉贡《法国的戴安娜》封面

紧接着出现了文学老师(皮奥·马麦Pio Marmaï饰),他对这首诗做出了解释。他说,每首诗都有它的秘密,而这首诗是政治性的:浪漫抒情的基调之下,描绘了一个被德国打败的法国。这首诗非常适用于这部电影:女性身体的政治性,真的是一个秘密吗?也许这个问题仍应该被提起。第二个秘密是影片中无处不在、为政治服务的镜子。影片一开始,女孩们在一面镜子前整理胸罩。安妮甚至拿起一块镜子,以便将烧红的毛衣针刺入自己体内。照镜子这种自恋行为,变成了一种自我裁决。堕胎的尝试以驱魔开始,以分娩结束。安妮通过镜子看到自己分娩的过程。当她剪断连接她和死胎的脐带时,她没有杀死胎儿,而是成为了孩子的母亲。

第二次引用则是在影片结尾,诗句出自《波琳娜·罗兰》(雨果《惩罚集》)的最末几句,并随即配文“该由你执笔了!”加以强调。

雨果《惩罚集》封面

从《镜中的艾尔莎》到《波琳娜·罗兰》,这两次引用除了体现女主角选择成为女权和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外,也透露了她的不屈以及不可逆的写作决心。如果安妮·杜尚生来就是为了成为安妮·埃诺,这个女学生是如何成为一个作家的?当她没有来例假的时候,她只写了几个字,“没有,总是没有”。如果她手里拿着书,那她单纯只是为了卖书。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经常使用同样拍摄的方式,即改变焦点,镜头清晰地展现演员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然后把人物虚焦,迪万只拍摄她的脖子和脸,角色就像处于存在和消亡的两极之间。这种镜头转换发生在堕胎片段,毛衣针的镜头唤起了埃诺的著名宣言:“写出锋芒!”但写作的行为被刻意地安排在画面之外。迪万的电影里,自我塑造的第一步,是通过文学、恐惧和发声来达到,而不是通过堕胎事件的完成。

导演简介

奥黛丽·迪万

奥黛丽·迪万(Audrey Diwan),黎巴嫩裔法国女编剧和导演,曾担任记者一职。她还是电影行业促进男女平权的社会组织 Collectif 50/50 的成员。

《正发生》是奥黛丽·迪万执导的第二部电影,此前曾和他人合作编写多部电影剧本。凭借本片,奥黛丽·迪万众望所归地拿下了第78界金狮奖,同时也成为了第四位获得此奖项的女导演。

导演谈及电影改编时,有提到60年代社会背景与现在的差异:“说起非法堕胎及这个过程中真实的细节,我首先会想到年轻女孩的生命安全和她所面临的窘境:要么冒着生命危险流产,要么牺牲她的人生和未来把孩子生下来。身体还是心灵,换做我压根不想在二者中抉择。所有的问题都在原著中描写的十分具体,我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肉体的图像化可以让故事成为一种身体体验。”

由于《正发生》的威尼斯首映冲击力过强,耐观影的记者于第一时间采访了这部电影的女主——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希望能听她聊聊本片的幕后故事。 

采访现场

采访正文

 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

 1 

Q:对比你所熟悉的世界,你对电影中(60年代)截然不同的社会背景有什么感受?

A: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是在讽刺60年代,对我来说,当时的社会非常单纯。电影中人物说话的方式、站姿、妆造都让我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但我觉得我们需要把目光集中在关键点上,也就是抓住60年代的精髓进行刻画。如果一部电影能让我们有共鸣,那是因为它不受时间和性别的限制,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挑战。

其实对我来说,电影中展现的时代并没有那么遥远,也许从法国人的视角看可能确实很久远,因为法国堕胎已经合法了。像我这样的的年轻女性虽然可以掌控怀孕和堕胎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仍似萤火之光,十分脆弱,因为堕胎的时候,一切都不可预知。我很清楚现状,就像现在的德克萨斯州,你们都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实际上,21世纪也有很多的“安娜”(片中女主名字),因为很多女孩曾经尝试非法堕胎。从自由、身体、欲望的角度上来说,这部电影呈现的一切并不陌生,在那个时代,你只有怀孕的时候才可以自由的做爱,这是当时男女权力和男女差异的一种体现。直到今天,这些事情依旧值得探讨,比方说,女孩的身体、欲望以及自由仍然需要关注。

美国德克萨斯州颁布禁止堕胎法案之后,引发示威游行

 2 

Q:去过面临着同样问题的黎巴嫩之后,你会更加欣赏女性在过去所做的抗争,或者说有更多的反思吗?

A:肯定的。

(Q:所以你很感激这一代的女性都更自由了。)

A:非常感激。就像我说的,我能同时感受到爱和高墙,我们必须参与其中、为之抗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开阔、更加坚强。举个例子,我这个行业有很多导演和女演员都是推动改变的先驱者,这样一群人在90年代已经做出了努力,我觉得自己可以依靠她们非常幸运,因为电影中的安娜孤立无援,没人可以依靠,但是她单枪匹马抗争的行为也非常勇敢。

 3 

Q:首映期间,有影评人在看到女主自己堕胎的血腥场景时吓到昏厥。你是怎样做到如此真实地展现堕胎痛苦的?

A:我为女主角的经历感到非常遗憾,这个场景对我来说也很困难,因为不知道如何共情这种痛,我找不到参考也没法体验。所以我试着看了很多电影,从中挑选可以参照的部分,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大致的轮廓。

我看了一部叫《聋哑部落》的乌克兰电影,没有任何对白,里面也有堕胎场景,给了我很多灵感。我感觉一旦完成了表演,大脑就会自动忘记,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再重现当时的场景。但我非常信赖导演奥德丽,她在这方面指导了我很多东西。

《聋哑部落》,2014

 4 

Q:所以你扮演了一个非常坚强,不将脆弱轻易示人的女性?

A:没错,她确实坚强,不过也有脆弱的一面,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电影里有个场景是她在洗完澡后崩溃大哭,她其实很敏感脆弱,深受父爱缺失的困扰,可是她一直想要成为作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她。

 5 

Q:拍摄期间有机会跟原小说作者安妮·艾诺交流吗?

A:没有,因为电影是在疫情封禁期间拍摄的,我当时想着必须得跟她见上一面,很可惜没能达成。一开始我有点后悔,因为我觉得她也许能引导我,给我一些答案。后来就释怀了,也许这样更好,因为如果见到她的话,整个表演可能就变成了模仿秀,我会不自觉地观察她是如何行动、如何纠结的,表演的自由反而会大打折扣。虽然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大限度的灵感,但是我们也创造了自己眼中的安娜。不过我很期待以后跟安妮·艾诺见面,我知道她已经看过电影了,我很想跟她交流,听听她的反馈。

 6 

Q:你是怎么和导演建立信任的?她对你有什么要求?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怎么工作的?

A:我们在选角时见过面,我第一次试镜的时候她也在场,她指导了我,选角的导演也在场。我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我们之间很自然,氛围很轻松,后来她就电话通知我被选中了。疫情封城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大家有更多时间聚在一起。我们每隔两天就互通电话,分享彼此参考的书籍、电影,这样有助于后期塑造角色。正式开拍之前,大家就经常见面,并且不断地重复、排练。我们组建了团队去摸索如何生活、说话、工作。到了开机的时候,只需要调整细节。彼此之间的信任很重要,我感觉一切都进展得很自然,这是强求不来的。对我来说,奥德丽是一位十分特别的导演,我觉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彼此。

导演和女主

 7 

Q:大家喜欢你饰演的这个角色,很大原因是她为教育而抗争,她想通过教育获得权力。因为不太熟悉你的背景,所以我想了解什么契机让你萌生当演员这一念头的?

A:我们之前也谈论过电影中她对教育的渴望,在拍摄之前,我跟奥德丽有参考一部电影——皮耶托·马切罗的《马丁·伊登》(编者注:改编自杰克·伦敦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穷苦人家,没受过教育的水手,偶然受到法国诗集的熏陶,于是萌生当作家的想法,并最终成功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男主角也是想要做出改变,雄心勃勃,我觉得他们都渴望提升自己,这可以算作是一个灵感来源。

《马丁·伊登》,2019

至于我个人,我父母都不是影视行业的,我父亲在建筑业工作。一开始在学校,我是把戏剧作为课余活动,因为实在太喜欢了,就让父母给我报了课外班,每周三去上课。但是它不会教得很深,更多是偏向思维训练、唱歌跳舞之类的。

我父亲当时上班的地方有个女演员,他问她是什么职业,她就回答说自己是演员,我父亲就接茬儿说,“噢,我的女儿现在在学戏剧,她也想当演员!”当时我才十岁,根本没想过这回事。我不清楚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是一名法国戏剧演员。

后来,她给了我父亲一个选角网站,让我们去那上面看看,或许能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确实也这么干了。当时浏览这个网站的时候,我母亲发现了《我的小公主》的选角广告,那是我的第一部电影,她说,“哇,这个角色跟你很像,你要试试吗?”我也同意了。之后我们就去试镜了,一切发生得很自然。然后,在电影里扮演我母亲的伊丽莎白·于佩尔,她的经纪人也开始代理我,算起来我们在一起工作已经有10年了。我很幸运,那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出演的第一个重要角色。

《我的小公主》,2011

 8 

Q:在准备这样一个具有难度的故事时,你会思考如果自己处在同种境地会怎么做吗?

A:不,我总是试着和角色保持距离。我认为这很重要,角色是角色,你是你,仅此而已。我不想代入个人过多地介入。

 9 

Q:从第一次出演《我的小公主》到今天已经有10年了,在这期间,作为演员你所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最大的挑战就是表演的时候要能心无旁骛,脱离原本的自己。有时候想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我认为要信任你的导演,一切顺其自然,这样才能展现最真实的东西,不要画蛇添足。

我很喜欢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因为他们不会刻意去想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就是凭借直觉和本能去玩游戏。我不喜欢太过技巧性的东西,虽然很多演员都会有自己的技巧。我知道许多演员都喜欢提前做功课,有一次我跟一名男演员共事,他跟我说他在拍摄期间专门换了香水,他还会思考角色会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但我不喜欢这样,我的角色是自然而然地表演出来的,我认为返璞归真是最难的。

 10 

Q:你是不是需要在身体层面足够勇敢才能扮演这样的角色?导演也说了,这部电影首先是关于身体的。采取这么骇人的表演方式是必要的吗?

A:是的,其实很难明确怎样让你的身体出现在屏幕上才最好,这需要动点脑子。这部电影中“身体”非常重要,一切由它而起,所以我必须得牵动整个身体。我很信任导演,她指导了我很多,我就听从她的建议,尝试放松心态,不过这还挺难的。

 11 

Q:电影中有你被母亲打的场景,是真打吗?

A:是真的(笑),切实地感受到了。我不喜欢弄虚作假,你完全可以在荧幕上分辨出来什么真什么假。一开始,他们问我,“到时候拍被打的镜头,你愿意摄影机从这一侧拍摄吗?”我就说,“直接上吧。”

(Q:导演拍了10到15次,是吗?)

A:她是这样说的吗?我觉得应该是10次,不过也很多了(笑)。但是打得也不重,所以还好。

电影剧照

 12 

Q:你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会觉得如释重负吗?

A:是的,但在屏幕上盯着自己看真的很奇怪,尤其还要看一个半小时。还有一点就是,剪辑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剪辑,你可以看到另外一部电影,可以利用它去做新的电影,去发掘一些已经印入脑海的拍摄场景。通常第一次看全片都是跟剧组同事一起,整个人会充满期待,对接下来要发掘的一切感到兴奋。但第二次的话就会变得痛苦,因为你会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我又是一个很较真的人,所以有时候看第二遍会不太喜欢。

 13 

Q:我很好奇你会不会跟自己的女性朋友讨论自己的角色。我知道你们是截然不同的一代人。之前和另一个女演员讨论这方面话题,她说她们那代女性不能有自由的性生活,而且会被男人指指点点。所以你会讨论这些不同还是把它们当成理所当然?

A:你说的理所当然是指?

(Q:我的意思是,你会讨论父母或者是上一辈的事情吗?)

A:当然会,这是女性历史的一部分,它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直面这类故事能让女性解放自己,所以谈论这些东西很重要。我觉得我这一代的女孩都非常团结,所以肯定会和朋友们谈论女性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想打破规则来证明自己。

电影剧照

 14 

Q:我觉得这部电影在学校放映也会有借鉴价值,但我的一个朋友持反对意见,ta觉得这部电影太过直接。

A:这里有个问题,什么算是直接呢?这是真切的现实,你必须要展现出来。如果只是一味地拒绝或者觉得,“噢,这太骇人听闻了!”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令人震惊的。为什么要隐瞒,为什么要躲在后面?你必须要面对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推动它。所以我很赞同在学校放映这部电影。

电影剧照

 15 

Q:可以问一下你是如何准备堕胎的那场戏的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场戏你的脸在镜头外,观众只能看到你的身体,所以你必须要做出反应。但如果你太贴近角色的话,又会显得非常痛苦。我很好奇,作为女性,你是如何刻画堕胎的?

A: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完成的,这场戏很长,大概持续了7分钟。那个时候其实就是结合你在生活中感知到的一切,配合着搭档演下去。这些是没法准备的,即使有过编排,到了真正拍摄的时候,你才会迸发出最强烈的感受。我脑子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构思,所以我会试着把它们都表演出来,努力把疼痛加到最高点,不要想得太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