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行走中哭泣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日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她在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离了婚。那天,从民政局办完离婚手续,整个人心力交瘁,很想回家关上门大哭一场。但因为公司已事先安排了出差任务,于是,她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就直奔机场。上了飞机,静下来时,才对着舷窗啜泣起来。此后,她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很快走出离婚的阴影,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故事的情节并不曲折,但表现的主题却令我感触颇深:一个能够在行走中哭泣的人,最终能够自我拯救。相反,一个停下来哭泣的人,注定要失去一切的。

随后,我发现,这句话源于以色列女作家茨鲁娅·沙莱芙的长篇小说《爱情生活》里的一句话:“任何能够在移动中哭泣的人最终能拯救他自己,而一个站着哭泣的人——就像我,是要失去一切的”。

面对不幸的遭遇,每个人的眼泪都会飞。但是,哭泣的姿态只有两种:一种是在行走中哭泣,一种是停下来哭泣。

在行走中哭泣,就是无论什么境遇,总是想办法让自己镇定下来,让生活继续下去,照样工作,照样学习,照样洗衣,照样做饭,该微笑的时候还得微笑,该享受生活时还得享受。

停下来哭泣,就是关上门独自伤心,独自哭泣,不再工作,不再学习,不再洗漱,不再吃饭,自怨自艾,终日以泪洗面,躺在床上寻死寻活,一哭二闹三上吊,不再拥有原本可以重新开始的生活。

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哭泣,可以难过。只要别停下前进的脚步,风会吹干了脸上的泪水,脚步会变得轻盈,心情会豁然开朗,展现在面前的生活会是另一番风景。生活就会像《乱世佳人》里郝斯嘉说的: “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有部电影叫 《为爱妥协》,剧中的女主角每次失恋都会很痛苦,但她转移痛苦的方式,就是学习一门新的外语。经过了几次失恋,她能够说流利的法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更能够用自己的母语英文进行写作。每次一想到辜负她的花心男友,她就悲从心生,但她从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的写作,实在憋得难受的时候,她就放声大哭,哭完擦干眼泪,再继续坐下来工作。对这样的女性,我充满了敬意。

的确,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你把困境当磨炼,把工作当享受,把挫折当成长,把吃亏当收获,把不幸当噩梦,把成功当往事,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感到无比宽慰,无比自在。

蒋开儒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词作家。他创作的 《春天的故事》 《走进新时代》等歌词,成为共和国的 “红色经典”。有人问起他成功的原因,他总会满怀深情地说: “我觉得是逆商,就是直面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多培养自己的逆商,将逆境当成顺境来过,每个人都能变成铁打金刚。晴天雨天都是好天气,顺境逆境都是好经历,花季花甲都是好季节,月圆月缺都是好美丽。别人常说我一路坎坷,我答曰是一生阳光。”

正是一生阳光的良好心态,使蒋开儒心中总是充满阳光。如今,蒋开儒已78岁高龄,仍豪情满怀,笔耕不辍,文思泉涌,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中国梦》 《客家娘酒》 《中国好运》等作品,不断从笔下流出。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春可赏绿,夏可玩水,秋可品菊,冬可滑雪。热爱生活,人生四季永远充满阳光!的确,生活没有永远的春天,却有永远的春意;没有永远的成功,却有永远的追求;没有永远的年青,却有永远的青春!

我们只要记得,在行走中哭泣,无私无畏,就会一路阳光,战胜人生的艰难险阻,活出人生的成功和快乐。

此文原发于《铜陵日报》转载于2018年第12期《幸福悦读》  

【作者简介】朱吉红,男,汉族,生于19734月,大专文化,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格言》、《启迪与智慧》等杂志签约作家。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现供职于淅川县教体局。近年来,先后在各级文学刊物及副刊发表文学作品数千篇(次),作品散见于《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意林》、《做人与处世》、《思维与智慧》、《大公报》、《新民晚报》、《深圳晚报》国内外报刊杂志,有多篇作品获奖,并先后出版诗集《荆紫关诗行》、散文作品集《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