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林千古慰屈原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碑林在,屈原在。屈原在,长思怀。的确,观瞻碑林,品味屈原,缅怀先贤,那灵动鲜活、朗润丰腴、狂骛不羁的书法作品,更添楚辞神韵,长怡后世情怀。




碑林千古慰屈原

文/朱吉红


汨罗江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以身殉国之地。屈原碑林是汨罗市政府近年在屈原风景区进行的一项规模浩大、气势雄伟、结构恢宏的园林式工程,浓缩了太多的经典。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我怀着朝圣的心情,专程来到了屈子祠的屈原碑林,细细品味屈原,拜谒屈原。
屈原碑林由已故著名作家康濯与聂毅共同发起,历时六年建成。建于屈子祠东侧,占地20亩,共分94个组合,采用亭、台、楼、阁、坛等古典建筑形式,彼此用碑廊勾连,以屈原忧国爱民,上下求索的精神为主线,将屈原的全部作品串连,成为一个集书法、美术和古建筑艺术大成的有机整体。
进入碑林,一种悲壮、空冥的历史况味在我心头泛滥开来。主体结构由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等五个部分组成,均采用砖木结构,上盖黄色琉璃瓦,下辅白色花岗石地面,各自独立,又以廊亭衔接,交映相辉。

碑林分牌坊门楼、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独醒亭、垂花门、思贤楼九大主体建筑及勾连其间的徊廊组成,浑然一体,黄瓦红柱,金碧辉煌。园内面积16,200平方米,书写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共计二十五篇作品。
碑林内绿草如茵,四季花香,为江南不多得的书法碑林。其间由九曲回廊串连,内嵌沈鹏、刘炳森、柳倩、欧阳中石、李铎等300多位当代著名书法家所书屈赋全文或摘句,或后人纪念屈原诗文的书法碑刻,共计356块。
碑上的字体分别用楷、行、草、隶、篆、魏碑、甲骨书写,堪称中国的一部文字书法发展史。仅“求索”两字便有8处之多,风格造型各臻其妙。这些风格各异品相多姿的书法作品,堪称一部我国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碑林正门坐东朝西,牌楼式建筑,牌坊门楼高11米,面积100平方米,三门斗拱,飞阁琉璃,琳琅彩绘,凤翥龙翔,简而不俗,繁而有序。已故的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教育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手书“屈原碑林”镶嵌在正门顶部中央。
著名书法家大康书写的摘录李白《江上吟》诗句,挂在正门两边:“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诗仙李白深得楚骚的遗韵风采,不乏屈子的悲剧精神,却又并非复制骚人之性情,绣口一吐,便是遥远的历史绝响。
沿着麻石甬道左拐进入碑林广场。广场中央建筑天问坛,六级石沿,48只小石狮两层围绕。坛中央耸立一尊高达5米的屈原呵壁问天塑像。其峨冠博带,神色忧伤,双手平端,昂首苍穹,似在向天呐喊:“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天问坛”修建在甬道的中轴线上,门首一尊屈原塑像巍然伫立。天问坛的左侧,古朴典雅的思贤楼围拥着。三层走廊和大厅刻录着司马迁、贾谊、李白、杜甫、陆游、苏东坡、郭沫若、陈立夫等历代名家的缅怀诗文。
在思贤楼的一楼的正门傍镶嵌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文。1999年9月,他站在天问坛祭祀屈原挥毫泼墨:“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水面吹来悲风。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其坛、江、楼浑然一体,人文、艺术、建筑交相辉映。
整个碑林自南往北,地势渐高,古木参天,兰芷芬芳,亭台楼阁,九曲回廊,错落成三进院落。沿中轴线前行几步,拾级而上,进入离骚阁。

离骚阁是一座重檐攒尖顶三层四方八角亭式建筑,高12米,面积100平方米,三重檐,正椽翼角,三珠宝顶,20根红色大立柱落地。顶部中央苍劲有力的“离骚阁”三字由已故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宗教人士赵朴初题写。
离骚阁中陈列有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离骚》。其中一块四面环刻高达5.2米的《离骚》雄伟主碑格外醒目,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湘籍著名书法家夏湘平先生书写的《离骚》全文。
值得一提的是,《离骚》碑全文2500余字洋洋洒洒,潇洒雅逸,大气磅礴,自成一格,纵横成意象,文情墨趣,交映辉耀,如一气呵成。其中,180多个“兮”字结构多有变化,笔画有粗细,距离有疏密,各不重复,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夏湘平1993年闭门谢客15天苦心创作的成果。
西边廊坊内,欧阳中石、张书范、苏适等著名书法家分段书写的《离骚》,以别开生面的形式衔接成长卷,东边廊坊内则是薄一波、张爱萍、杨得志、贺敬之、李铁映、胡绳、沈鹏等国家领导人及著名书法家的题词。
东西侧两廊坊墙壁上临摹有明朝陈洪绶作的《离骚图》。睹物思人,一种特别的情愫油然而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厚实、深邃、凝重,以犀利之笔抨击了时弊和邪恶势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屈原不愧是“东方荷马”。
全阁共刊碑26块,楹柱间悬楹联8副。《离骚》全文上端,著名书法家李立手书“离骚经”赫然醒目。艺术家的一个“经”字,高屋建瓴,画龙点睛。清朝首任驻英法大使、汨罗籍人士郭嵩焘曾感慨撰联:“骚可为经,倬然雅颂并传,俨向尼山承筆削;风原阙楚,补以沅湘诸什,不劳太史采輶轩。”
离骚阁和东侧的独独亭、招魂堂以及西面的九歌台构筑成二进院落。招魂堂和九歌台由屈原作品的名称得名,所刻碑文书画内容均为屈原相应篇章的作品。独独亭得名于太史公的《屈原列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人立其间,顿觉神清气爽,思接千载,感慨万千。
随后,我们踏着落英,继续北行,穿过一道垂花门,便到了最后一进院落。仰首一望,一座两层宫殿式建筑,座北朝南,巍然屹立。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吴丈蜀题写“九章馆”鎏金匾额悬挂在正门上端。迈上6级台阶,进入大殿。这是一座艺术的宫殿,书法、堆画作品镶嵌在四周墙壁上,相得益彰。

七幅堆画分别就屈原《九章》中的《悲回风》、《惜诵》、《惜往日》、《涉江》、《思美人》、《抽思》、《哀郢》的思想内容而作。《哀郢》的画面里,屈原青衫灰黯、神色忧伤、站在汨罗江边,遥望郢都……
屈原因楚辞而不朽,汩水因屈原而扬名。那与日月争光的千古绝唱,那与天地同寿的忧国情操,使多少文人骚客的心绪,就如这滔滔江水永不驻足,汹涌远去,尤其是虔诚的书法家们让楚辞永留亭台楼阁。
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在《屈原碑林记》里这样描述道:“祠之东有地一畹,草木萧森,相传屈子夜诵离骚,山鬼愀然以泣之处也。庚午冬,有乡贤倡导,于此建设碑林,以缅怀先哲。”
碑林在,屈原在。屈原在,长思怀。的确,观瞻碑林,品味屈原,缅怀先贤,那灵动鲜活、朗润丰腴、狂骛不羁的书法作品,更添楚辞神韵,长怡后世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