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滔河文化散文之六(人物篇03): 情系家乡教育的中共隐蔽战线英雄章凤楼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章凤楼,男,苗族,乳名才子,生于1922年423日,滔河乡石庙湾村人,一位情系家乡教育的中共隐蔽战线英雄。




滔河文化散文之六(人物篇03):

情系家乡教育的中共隐蔽战线

英雄章凤楼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章凤楼,男,苗族,乳名才子,生于1922423日,滔河乡石庙湾村人,一位情系家乡教育的中共隐蔽战线英雄。
幼时,章凤楼因家贫其父无力供应他读书,他便担些柴草坚持读书。毕业后,他便到本村的寺庙——清凉寺创办起石庙湾小学,后又迁回石庙湾,方便了石庙湾、贺家坡、东沟、清凉寺(后划入寺湾)四村的穷苦孩子读书。
1937年,刚刚15岁的章凤楼就追随同村的地下党员章零、章贵菊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经章零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67月,解放军中原突围到达陕南后,受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李先念王震率领的部队,决定在豫、鄂、陕创建革命根据地。
红军第五师参谋处参谋、邻村贺家坡的张忠,接受组织安排,回滔河以做小生意走乡窜户为名,搞淅川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情报,积极开展地下工作。
张忠回滔河后,联络石庙湾村的老乡章丰楼,贺家坡村儿时伙伴张天云、张振安等苦孩子,建立起地下党秘密联络站,为地下党上级组织提供情报。
白天,章丰楼以小学教员的身份教书,其他成员则以卖日用杂货,走乡串户给群众剃头,卖武当山夜壶为名,搜集国民党反动派的情报;夜晚,翻山越岭到我党设在湖北省郧县的地下情报处汇报,为19485月陈赓指挥的八路军西支队、陕南四纵队十二旅解放淅川,提供了宝贵的战前情报,为解放淅川县城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8年阴历328日淅川解放,张忠首任滔河区政府区长,群众们都说:“前两天他还在卖夜壶,今天咋摇身一变成区长了,真稀奇!”淅川解放后,张忠任淅川三区(滔河)区长,章凤楼就任了滔河区“财粮”(相当于现在的乡财政所长)。
19493月滔河区干连叛变,章凤楼和当时区长张恩兰,组织人员在县大队的配合下,在县大队未到时,巧妙机智与叛变土匪周旋,等县大队赶到时,又奋起与叛匪斗争,终将叛匪消灭。同年12月,章凤楼随军解放南阳。
1950年,南阳解放后,章凤楼留在南阳任专署干部学校校长,1953年担任南阳地区税务局局长,先后在民政、商业、工业、税务、柴油机厂工作。1958年任南阳地委领导小组秘书,1959年组织派他在方城县筹建南阳地区第一个化肥厂,1975年组织又派他去西南财经学院深造,1979年毕业后,又回到南阳地区税务局任国税局局长。
1983年离休,享受正县级待遇。离休后,章凤楼仍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2001年得知本村石庙湾小学扩建,他带头捐资3000元。
201064日逝世,按照章凤楼的遗嘱,不开追悼会,不通知单位和亲戚朋友,火化后骨灰撒到白河里,不占国家一厘土地。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