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十五:滔河乡民国时期兵役及地方武装现状略记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当时区政府规定:经商求学残疾人不当兵,所以滔河就出现了五多:胡子兵多,学相公的多,当爹的学生多,缺胳膊断腿的多,活寡妇多。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十五:

滔河乡民国时期兵役及地方武装略记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国民党一大时,一改有史以来的募兵制(靠一定待遇招收男丁服役的制度),改为征兵制度(即国家依靠行政命令手段强行征集兵员补充部队的制度),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缓征。
1928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确定全面推行征兵制度,以收“攘外安内”之效。1933年国民党政府出台了《兵役法》。从此,滔河民团把18岁—45岁的役龄男子,除服常备兵役外,全部编入区民团,联保处设壮丁队,保甲设壮丁班。1944年又把全区役龄男子登记造册,交伪县政府统一办理名册账薄。
国民党政府根据上报的数目,每人拨付兵员调查管理费两角。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腐败黑暗,尅扣粮饷,草菅人命。
因此,滔河流传着这样的话:“情愿死在家里埋土堆,也不想入伍当炮灰。”“士兵菜汤喝不到”,“五皮”军官吃小灶,(皮带、皮马鞭、皮枪套、皮大衣、皮军靴),都不愿应征入伍,伪区政府就采取抽签抓阄摊派制度,用此来招兵募士,有钱人为了让子弟不受苦役,花钱消灾。
抗日战争时候,滔河买一个兵需10-50块钢洋(袁大头),穷人出不起钱,只好用命换钱,替富人当兵卖命。他们一经区政府交给接兵单位,办完交接手续,卖兵的穷人逃跑伪区政府也不管了,接兵单位又多是临时机构,不管新兵数量质量,兵跑了,当官的还可以使空头钱。
为了升官发财,伪团长金仙洲、金丰亭、戚雨三除实行独子当兵,全民皆兵,抓壮丁充实国军外,区公所、联保处又成立壮丁队,穷人为了不让儿子扛枪受罪,只得砸锅卖铁,买通民团头目,只在壮丁队里保留个空名,就算逃过一劫。
当时区政府规定:经商求学残疾人不当兵,所以滔河就出现了五多:胡子兵多,学相公的多,当爹的学生多,缺胳膊断腿的多,活寡妇多。
因为穷人靠卖壮丁养家,抓了跑、跑了抓,东沟村刘秀亭,石庙湾李荣全49岁了还在卖壮丁,所以胡子兵多。因为到门店商铺当学徒,所以学相公的多。
为了不当兵,故意致残,所以当爹的学生多,缺胳膊断腿的多。因为男人长期逃壮丁,成年在外流浪,活寡妇多。
解放前,滔河属淅川西四区,1947年设乡,全区(乡)设一个民团编制。金仙洲(姬家营人)金丰亭(金营村人)戚雨三(清泉村人)先后担任民团团长。区(乡)下设老人仓,双庙,尚岗,周沟,申明铺,金营,白亭,周营,石庙湾,二郎岗十个联保处。一个联保处成立一个治安队,一个保设一个治安小队,负责抓丁,派粮派款出官差,维护地方治安,残害共产党人。
1948318日滔河区伪团长戚雨三派人把地下党员金应民杀死在滔河西寨门,19471218日中共地下党滔河区委书记王学夫从湖北准备回双庙老家,发动群众迎接淅川解放,路过滔河街,被民团团长戚雨三抓住连夜送到县民团司令部,1948年元月3日惨遭杀害。
194856日淅川解放。7月中旬,滔河三区成立武装基干连。张忠,张恩兰先后担任武装委员,郭琪任政委。当时土地改革还在酝酿阶段,豫鄂交界的土匪赵老幺,罗腰子,裴狗子经常骚扰作乱,混进革命队伍的李黑乐、韩黑乐、王秀乐等31人又发动叛乱。
中共淅川县委在三区叛乱之后,加强了区干连的组织思想建设,各小乡都建立了民兵分队。地方武装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新生政权,维护地方治安,培养后备兵源。
1950年滔河三区成立武工队,设武装委员一人,1957316日滔河三区人民武装部成立,武装工作委员会同时撤销。
本文摘编自单长瑞编撰的《滔河史志》等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