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淅川地域文化散文之九十四 荆紫关古街景观:山陕会馆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山陕会馆可以说集中了秦晋和中原诸省宫殿建筑艺术的精华,反映出山陕商人既豪放又内敛的处世风格。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就像一位换了新装的大家闺秀,华贵而典雅。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 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淅川地域文化散文之九十四
荆紫关古街景观: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荆紫关中街东侧,坐东朝西,临街而建,面朝丹江,是山西、陕西二省商人于清道光年间集资兴建的行业会馆,占地1701平方米,有房屋30余间。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过道楼和戏楼、春秋阁(即中殿)、钟楼、后殿、卷棚等。

   带檐廊大门楼3间,门楣与檐间有二层精美的石雕图案,门前青石台阶两侧,各有青石狮一只,张口睁目,相向对峙,造型别致,雕刻手法简练,全身的比例和动态都符合生理结构,把狮子凶猛外向的性格和神态作了巧妙的处理,显得威武而不可怖。

   另外,在廊檐下木柱跟前还有一对小狮子,小狮子与大狮子比起来,更加精神抖擞,惹人喜爱。关于这两对石狮子,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故事虽然道出了石狮子的来历,也揭示了人们不管手艺多高也需要保持谦虚态度的哲理,但是其神话色彩相当浓厚。其实,关于石狮子还有一段真实的故事,而且,故事就发生在相去不远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红卫兵”小将大破“四旧”,对镇上凡是古的东西均视为“四旧”,横扫一切,山陕会馆建筑上的许多雕饰遭到严重破坏。小石狮子被毁于一旦。眼看大石狮子也难免遭殃,当时住在会馆里面的老职工谢群心急如焚,整日提心吊胆,担心会馆里的古董被破坏。

   一天夜晚,谢群刚刚入睡就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群狮子跑到他面前,其中一个领头狮子用嘴噙住他的衣角,拉他往前走,他不由自主地跟着狮子走,一直走到后庭院内的一口井边,狮子忽地向他拜了拜,纷纷跳入水井。谢群眼看着狮子一个个都跳入水井,拦也拦不住,猛然一惊,醒了,惊出一身冷汗。

    他觉得十分奇怪,赶忙起床到后庭院内张望,什么也没有。暗自思忖:这后庭院内根本就没有水井,为什么梦中会出现水井?狮子为什么会跳下水井?狮子为什么会噙自己的衣角?越想越觉得奇怪,就在这时候,谢群脑海中闪出一个念头:莫不是狮子要遭难,求自己保护们?联想到这些天“红卫兵”破四旧的肆无忌惮,他料定石狮子必然也要遭难,于是,就想起采取什么办法保护石狮子。

   他又想起梦境中奇怪的水井,只见他猛地一拍脑门,“有啦!”随即立马去喊醒几个职工,给大家讲了他做的梦,以及保护石狮子的办法,大家一商量,立即动手,齐心协力在会馆院内挖出两个深坑,把大石狮子掩埋掉,上面布以伪装。小石狮子由于与大门口的门墩联为一体,无法移动,只好听天由命。

     第二天,果然有一群“红卫兵”小将来到山陕会馆,一顿锤斧之声过后,小石狮子连同一些木刻、雕饰被毁于一旦。大石狮子由于保护得严实,终久没有被“红卫兵”所发现而幸存下来。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大石狮子得以重见天日。这虽然不是神话,但也充满传奇色彩,我想,如果石狮子有在天之灵,牠们一定会由衷地感谢保护牠们的人们。当我们今天观赏石狮子雄姿的时候,怎能不为保护文物的功臣们感到自豪?

     有联曰:“丹阁重檐分锦绣,楼堂殿角,巧夺天工;陕山联袂度葱笼,春夏秋冬,不同凡响。”山陕会馆第一进院过后是过道楼与戏楼,二楼相接,三开间,两层,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

    楼前后均有精美的木雕组画,现残存有“唐僧取经”六组图案,皆雕绘精湛。从过道楼往后,穿过一条宽2米,长30米的甬道,即为春秋楼,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前后椽设木雕斗拱,楼两侧有“丹凤朝阳”、“麒麟望北斗”、“雄鹰展翅”、“习武图”、“参拜图”等形象逼真的透花木雕。

    阁内原供泥塑关公像。阁南北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楼高10米,正方形,四角攒尖挑檐悬铃,两级,造型很是精巧。楼内有“哪吒闹海”、“仙鹤送书”等故事木雕。从春秋楼北侧殿房穿过,即为后殿,3开间,歇山式建筑。

     从后殿往前,即为卷棚和住房。山陕会馆规模宏大,四进院落,6座建筑,有馆舍29间,是荆紫关古街道现存房屋最多、规模最大、建筑最精致、布局最完整的工商会馆。馆内现存木雕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均为古镇各会馆之冠,是古建筑中难得的精品。

在春秋楼前有一幅工笔壁画,画面上的动物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动物却是似虎非虎,似猫非猫,有人说是四不像,有人说是画家的败笔。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是山陕会馆建成的时候,请了一位很有名气画工作画,题材由画工决定。这位画工根据山陕会馆的建筑风格和气势,便在这面墙壁上非常认真地画了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但见那虎活灵活现,吸引来许多人驻足观赏,赞不绝口。可是这时候会馆的馆主却连连摇头、蹙眉。画工连忙上前询问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好作进一步完善。

    馆主语气深长地说:“我们山陕二省的商人,在荆紫关这个地方虽说是生意有成,站稳了脚步。但是我们必竟是外地人,我们有成就经商事业的豪气,但是决不能有霸气。我们是生意人,做生意要谦恭待人,才能赢得人气;人气旺,则生意兴。

   我们要时时处处记住这个信条。可是你看这只老虎,虽说是画得无可挑剔,但是虎虎生威,充满了霸气。来这里和我们洽谈生意的人难免会触景生情,对我们产生敬畏之心,这将会影响和谐的洽谈气氛,对生意不利。是否可以改动一下?”

   画工闻听,沉思良久,觉得馆主说得入情入理。于是拿起画笔,把虎头修改成为猫头。顷刻之间,老虎变成猫,画面上的虎虎霸气烟消云散,馆主这才满意。就这样,这只似猫似虎的动物画留存至今,虽历经100多年的日晒风蚀,画面上动物的形神仍然历历在目。

   该建筑的柱础、额枋、雀替、斗栱等都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说其无木不雕也不过分。雕刻技法为圆雕和透雕交替使用,所雕的动物、人物和花卉等形象逼真,异常精美,体现了当时工匠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山陕会馆可以说集中了秦晋和中原诸省宫殿建筑艺术的精华,反映出山陕商人既豪放又内敛的处世风格。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国务院文物保护部门拨专款500万元,用于该馆的修复重建。修复后的山陕会馆就像一位换了新装的大家闺秀,华贵而典雅。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