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丽华 |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三个渠道

 流响文学社 2023-10-06 发布于广东

▲鲁迅行书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央视一套栏目播放过的《山河岁月》节目这档节目一经播出,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在第一集中《山河岁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峥嵘岁月,尤其是一、三、四、五集都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我们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指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主要有三个渠道:苏俄渠道、日本渠道西欧渠道。

苏俄渠道

“苏俄渠道”又称“东方路线。”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巨大的。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知识青年都想到苏俄感受社会主义的力量,因为苏俄的十月革命对整个人类都是巨大的冲击和震动。

因为瞿积白精通俄语,所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他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遇到了列宁,并且进行了交流,感受到俄国人对列宁的拥戴。

瞿秋白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入考察苏俄,他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经张太雷介绍,瞿秋白加入了俄共(布)党组织,成为我们党历史人较早研究和宣传共产国际的人。

1921年,莫斯科创办了东方大学,成为面向全世界招收党政干部的国际性学校。东方大学还专门设立了中国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来此学习,包括:罗亦农、刘少奇、王一飞、任弼时、萧劲光、俞秀松等三四十人。

尽管李大钊,陈独秀都是在日本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但真正对他们影响深刻的则是十月革命后来的来自苏俄方面的震撼。

日本渠道

1920年之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是日本,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达,李汉俊、杨匏安、陈望道等。

李达曾三次到日本求学,翻译了三本著作:《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主义问题总览》而这三本译著则总体上含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李汉俊12岁赴日本求学,1918年回到上海,向进步青年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推荐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很多人。

西欧渠道

因当时赴法勤工俭学而起,旅欧勤工俭学除了法国,还有比利时。德国等,旅欧勤工俭学人员接触的直接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恩来、邓小平、聂荣瑧、蔡和森等人。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在北大图书馆工作。1918年11月北京大学在中央公园举办庆祝协约国战胜大会,在中央公园亲耳聆听了李大钊的《庶民胜利》。毛泽东阅读了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等文章,实地到长辛店考查生产和生活情况,是毛泽东思想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开端。

作者简介

赵丽华,中水一局退休干部,笔名(网名)犁铧,在职期间曾任企业党委组织员,组织科长,宣传科长,党总支副书记等曾被《东北水电报》《晨风》杂志社《江城纪检》《江城日报》《中国电力政工》等多家报刊特聘为报道员。退休后曾在《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集团总公司报、水电局网站、集团官方网站等报纸媒体上发表文章。

蕲黄文学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执行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金银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