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元寺

 求知天下687 2023-10-06 发布于北京

历史沿革

始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原是黄守恭的桑园,经过改建后命名“莲花寺”,后曾用名“兴教寺”和“龙兴寺”,[8]唐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唐玄宗将其改名为“开元寺”并下令在全国各州均建造一座开元寺。[9]
唐乾宁四年(897年),开元寺发生火灾,佛殿、经楼和钟楼等大部分建筑均被烧毁,858至904年,泉州刺史王审邦奉朝廷命令重修开元寺,泉州当地官员出资捐助开元寺的重建,所以重建后的开元寺带有官式建筑的特点。唐咸通六年(865年),文偁禅师在开元寺内修建木塔,命名为“镇国塔”。[9]

扩建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禅宗盛行,泉州太守下令将开元寺内的粥院改为禅院,并在甘露井上建设戒坛,赐名为“甘露戒坛”。南宋时期,东塔西塔被烧毁,于是僧人将原本木塔改建为砖塔,后又改为石塔[9]
元朝时期,开元寺修建众多支院,集合了不同佛教的宗派,支院之间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直至元二十二年(1258年),僧人请奏将支院合并统一管理,朝廷赐名为“大开元万寿禅寺”,出现了“千人共住”的盛况。[9]

毁损

元末时期(1357年),泉州遭到了波斯军队的破坏,许多盗贼出现,开元寺内许多建筑被摧毁。明初时,光帝下令重整开元寺,重新修建法堂、戒坛、西塔等,逐步恢复开元寺的原有建筑,至明代中期,战火蔓延,开元寺被强制占有成为制造军火的工厂,大量建筑遭到了损坏,只保留了少部分的原有建筑。[9]

重建

万历二十二年,战火平息,当地官员,僧人及百姓重新修建开元寺,恢复其历史面貌。[10]康熙年间,修复开元寺内的东西禅堂、祖师二祠、甘露井、甘露戒坛等建筑,嘉庆十四年,开元寺内的大殿、后殿、廊坊等均进行翻修,开元寺焕然一新。从嘉庆至民国年间,开元寺一直在进行修整,无扩建工程。[10]
抗日战争期间,开元寺曾遭到日军的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开元寺内的紫云大殿,东西塔等建筑得以陆续修复,1981年后,在海内外信仰民众的支持捐助下,翻新重修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等建筑。2000年后,又增建了安养院,并将准提禅寺改建为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弘一大师纪念馆。[10]201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宣布,开元寺免费向社会开放,不再收取门票。[11]

建筑布局

建筑特点

开元寺位于中国闽南地区,自西晋开始,中原人不断进入闽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中原传统建筑及工艺手法,与闽南地区当地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建筑风格和形式,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将海外的建设技术和特点传入闽南,与本土风格相融合,在多方地区和人文的相互结合下,形成了多元化的地域建筑特色。[6]
开元寺经历了多次的重建改建,在这一过程中,有朝廷官员对开元寺重建工程进行资助,所以重建后的建筑受到个人审美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官式主义建筑风格。开元寺内的建筑大部分以中厅为主轴,左右带有对称的护厝,内部设有天井和回廊,外部由红墙和白石组成,屋脊向下凹陷,两侧屋檐呈向上姿势,呈现出大气豪放的风格,带有明显的“皇宫起”建筑特点。闽南地区靠近海边,气候多雨高温潮湿,民国时期大量海外华侨回到中国,带来了西方建筑技术和材料,开元寺在后来的改建过程中将西方元素应用其中,带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如寺内的藏经阁,整体材料使用水泥,修建为上下两层的仿木质结构,外墙采用红、白、黑三种颜色,上下两层均带有外廊,既可以遮阳挡雨又可以做到通风的效果,具有复合功能性和多样性。[6]

方位布局

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长300米,[6]坐北朝南,[2]由主轴线建筑群、东翼和西翼三个部分组成,主轴线建筑群主要包括紫云屏、天王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和藏经阁,东翼建筑群包括檀越祠、释迦应迹馆、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西翼建筑群有五观堂、佛慈安养院和水陆寺[8]开元寺整体建筑布局整合严谨,错落有序。[6]

主要建筑

天王殿

天王殿主体建筑修建于1925年,呈现出三间三进呈方形的“悬出式”建筑形式,面积共427.7平方米,天王殿内设有密迹金刚与梵王,与其他寺庙雕塑的四大金刚有所不同,被称为“哼哈二将”,殿内门上悬挂“大开元万寿禅寺”匾额,两侧柱子上有弘一法师亲笔书写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12][13]
天王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和“百柱殿”,位于开元寺中轴线上,是中轴线的主要建筑群,与东西两塔呈“品”字形分布。大雄宝殿面阔9间,进深6间,面积达约1387.75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高20米,大殿内设有五座佛像,分别是释迦牟尼像、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尼佛、北方成就佛。殿内的100根柱子样式丰富,有宋、元、明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等,一部分柱子上雕刻有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12][14]
大雄宝殿

甘露戒坛

甘露戒坛位于中轴线上,在大雄宝殿后方,始建于宋朝明朝重建,呈现出重檐尖角样式,坛内供奉着卢舍那佛坐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等等佛像,周围放置着菩萨和金刚,坛座上放有“护三皈”和“护五戒”诸神,坛内气氛庄严,坛顶为斗拱结构,并雕有飞天图案。[14]甘露戒坛是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8]
甘露戒坛

藏经阁

藏经阁位于甘露戒坛后侧,[5]原为法堂,始建于元朝民国时期使用水泥翻修重建为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上层用于收藏经文书卷,下层为僧人诵经拜佛之地,[15]藏经阁内藏有宋、元、明版纸本经书、贝叶经、金刚经、血经等珍贵佛家经典。[16]
藏经阁

东塔

东塔为“镇国塔”,建于南宋时期,高48.27米,底层面积为255平方米,是五层八角仿阁楼式的石塔,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个部分组成,塔身外壁每一层均雕刻16尊佛像,共计80尊,自下而上分别为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束腰处雕有40幅石雕,其中37幅为佛经故事图。东塔在结构和手法上体现了唐宋时期的建筑特征。[17][18]
镇国塔

西塔

西塔为“仁寿塔”,[17]建于南宋时期,高45.06米,底层面积270平方米,其手法和造型与镇国塔相同,每层交叉雕刻着金刚力士、诸天神将、高僧、菩萨和皈依佛教的帝王太子等人物,反映了众生均有佛性的平等理念,须弥座束腰处雕刻了40组花卉鸟兽图案,第四层上面雕刻有男性观音菩萨、唐僧孙悟空等佛教雕像,体现了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8][19]
仁寿塔

开发保护

开发

2000年后,开元寺修建安养院,供游客祭祀。[10][20]2011年,为缓解开元寺游客众多造成的停车不便,交通堵塞等问题,有关部门决定将附近的泉州线厂改造成开元寺的停车点,同时完善配套旅游公厕,商贸建设和餐饮等服务设施。[21]次年,新建设的弘一法师纪念堂竣工并举行剪彩仪式,展厅分为三个部分,全方位地展示弘一法师的生平事迹,于2012年6月18日开馆,供游客参观纪念。[22][23]

保护

199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多渠道筹集资金,修复开元寺现有建筑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24]2007,泉州市文物局决定全面保护和修缮开元寺标志性建筑——东塔和西塔,对两塔存在的建筑结构、建筑表面病害和结构渗漏的等问题进行系统的修缮检查,同时也会加强管理游客的攀爬行为,减少对两塔的人为损坏。[25]2021年,开元寺施行预约制祭祀,减少人员聚集,倡导文明祭祀,减少焚烧纸钱的行为,呼吁人们多采用瓜果、鲜花等素品祭拜。[20]

相关文化

文学作品

1962年秋季,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游览开元寺时,曾写下《咏泉州》: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收复台澎今有届,乘风破浪待群英。[26]

影视作品

1995年,上海制片厂拍摄《佛问春秋》,以开元寺为拍摄场地,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泉州大开元寺方丈圆瑛法师抗日救国的故事。[27]
2004年,《一轮明月》在开元寺内拍摄,影片主要讲述了弘一法师日本留学结束回到中国后,在战争动乱时期始终倡导救国思想和抗日战争发生后,弘一法师坚持抗日救国运动的故事。[27][28]

历史人物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出生于天津,祖籍在山西洪洞。1930年,受性愿法师的邀请,弘一法师到开元寺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教僧人写字,并在空闲时间整理古经并编撰目录,1933年,弘一法师到开元寺为僧人讲律,1942年,弘一法师到达开元寺宣传抗日救国并书写佛法、弘扬佛法,为开元寺书写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29]

所获荣誉

1961年,泉州开元寺被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
1982年,开元寺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1983年,开元寺被国务院列为确定和开放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30]
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30]
2004年,开元寺被群众部门和专家评选为“泉州十八景”之一。[31][32]
2001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公告,开元寺被选为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7]
2021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元寺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