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幕僚革新派与基层将校革新派的策略分歧

 虛怀若谷 2023-10-06 发布于浙江

在战前日本陆军中,参谋职位均被作为“陆大”毕业生的“天保钱组”①所垄断,他们作为陆军精英中的精英,在职务高低、军职升迁等方面享有优势,加之战前日本陆军的晋级,大体上以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成绩为基准,然而,“天保钱组”却可以再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成绩中加入12分,由此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晋级速度上的优势。其中,作为“横断阀”的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省部幕僚将校所构成的“幕僚革新派”认为,从一战和欧洲各国的军事理论来看,日本要在未来的世界战争中取胜、并成为亚洲霸主,必须建立以天皇为绝对权威的“总体战”体制,用“天皇归一”即绝对忠于天皇的法西斯忠君思想,建立法西斯主义“国体意识”,该派受大川周明理论的影响较深,大川周明也积极联络军部势力,故“幕僚革新派”与大川的交往非常频繁。

1922年,在作为“幕僚革新派”核心人物之一的永田铁山回到日本之后,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和冈村宁次不断以“改革陆军”为号召,并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团体的名义,经常在东京市涩谷区的一家名为二叶亭的法国餐馆中,召集“陆士15-22期”的毕业生们,并以聚会的名义来谈论国事、探讨陆军的“革新”策略;与此同时,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和冈村宁次又集结了河本大作和板垣征四郎等20多名陆军内部的佐级军官,进而于1923年形成了以“15-18期生”的佐级军官为主体的“二叶会”,别名为“同人会”。“二叶会”作为日本陆军的第一个“革新”团体,其成员主要有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以及山下奉文等人,而且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也都曾参加过该会,上述这些人物在此后不仅占据了日本陆军的重要职位,而且在战前日本内外战略的抉择与演进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等人谋求“改革陆军”的理论主张,以及“二叶会”的成立发展,在日本陆军乃至整个军部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其影响之下,1928年,陆军省部的武藤章、石原莞尔、土桥勇逸和根本博等相对年轻的佐、尉及幕僚军官,时常聚集于东京九段的偕行社,由此成立了以陆军省军事课课员铃木贞一中佐为核心,由“陆士第21-25期”的佐、尉级幕僚军官约10人所构成的“木曜会”又称“国策研究会”、“无名会”。

上述“幕僚革新派”均毕业于陆军大学,在陆军中央和关东军中,都担任着要职,并不同程度地握有实权,他们将建立“总体战”体制、实现“国家革新”和优先解决“满蒙问题”置于日本内外政策的重点,力主“确保满蒙先行论”,持明确的“先外后内”这种渐进主张。

与“幕僚革新派”相对的,是由任职于基层部队的年轻中下级军官构成的“基层将校革新派”,他们作为“无天组”,即便具有杰出的才敢,也很难有升至中上层军官的机会,于是对于“天保钱组”垄断陆军省参谋要职的状况,他们不仅表示不满,更强烈要求改革陆军人事;另外,“天保钱组”大多在毕业于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之后,直接考入了陆军大学,在陆军大学毕业之后又直接在陆军中任期,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因此“无天组”认为,“天保钱组”的骄傲清高和极端藐视“无天组”,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对立;加之作为“无天组”的基层将校与来自社会中下层的士兵接触密切,深刻了解日本农村和下层民众的疾苦,强烈希望刷新人事,改革社会凋敝的现状,具有强烈的“革新”精神,而且这些基层将校还深受民间法西斯理论家北一辉“国家改造法案”的影响,并经常向北一辉登门求教。

于是,从1922年开始,以西田税为首的众多青年将校和士官学校学生经常聚集在一起,探讨“国家革新”,基层将校的“国家改造”运动迅速兴起。同时,北一辉、西田税等人还认为要实现日本的“国家革新”,就必须在军队中发展秘密组织,于是,1927年7月,西田税筹划建立了全国性的基层军官秘密组织“天剑党”,但在其成立不久,就被宪兵发觉,于是西田税被扣押审查,“天剑党”也随之被解散。由此,青年将校运动转而以私下方式来迅速展开,并在陆军中下级基层军官中颇具影响力,逐渐形成了作为“急进派”的“基层将校革新派”,他们认为应率先通过内部不择手段的“国家改造”建立军部内阁,以带动对外扩张,其“国家改造先行论”可谓是典型的“先内后外”急进策略。

从“幕僚革新派”和“基层将校革新派”的人员构成,以及各自的内外政策主张等方面,可看出,双方在对内实现“国家革新”、建立法西斯体制,以及对外侵略扩张的总体目标方面,是趋于一致的,只不过是在具体的策略选择上,存在着矛盾和意见分歧,这就为日后“统制派”与“皇道派”的形成及其矛盾纷争埋下了伏笔。

  • 注:①“陆大”毕业生在毕业时可授予一枚图案为“菊花与星”的徽章,将其佩戴于胸前,以显示他们作为“陆大”毕业生的自豪感,由于徽章的形状类似于江户时代天保年间发行的钱币,因此“陆大”毕业生便以“天保钱组”自居,特别是“陆大”毕业生中最优秀者(通常是前六名)还可以获得天皇亲自赏赐的军刀,称之为“军刀组”。

相关人员简介:

大川周明(1886年12月6日-1957年12月24日),日本山形县人,回教学者,极端民族主义者,大亚细亚主义作家,日本法西斯主义在思想界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日本法西斯主义之父。二战后东京审判的28个甲级战犯之一,因在法庭上大闹装疯逃脱审判而名躁一时。

北一辉(1883年-1937年),日本新泻县人,日本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哲学家、国家主义和超国家主义的提倡者、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创立者。早年参加中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在上海炮制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提出了一套日本法西斯化的设想。1919与大川周明成立法西斯团体犹存社。1936年与西田税策划二二六事件,失败后在1937年被日本政府处决。

西田税(1901年-1937年),日本鸟取县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校时接受北一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理论,加入右翼团体犹存社。1925年加入大川周明所建立的行地社,主办《日本》杂志,鼓吹国家主义思想。1927年在北一辉援助下,组织士林社。1929年参加创建日本国民党,任统制委员。1932年“五·一五事件”后,建立以激进的皇道派青年军官为主体的维新同志会。1936年与北一辉共同策划和指挥“二·二六事件”,事后遂被判处死刑。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改革与信念的冲突(萨摩、佐贺派VS准长阀)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具有革新思想的少壮派集团(横断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