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治朝时间是比较短的,所制作的同治官窑瓷器在风格上基本上都是沿袭了前朝。在制作的数量以及传世量上都会比较少,在器型上会更加的硕大一些,同时彩绘大多是都是红色的,有着很好的寓意,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同治官窑瓷器的特征。 ![]() 同治 ![]() ![]() ![]() 【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 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清同治,长17厘米。 羹匙内施黄釉,绘梅树两组,上开满粉色梅花,黑色喜鹊或飞于其中、或栖于树枝,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外以白釉粉彩为饰,对称绘折枝宝相花、牡丹花卉纹3组,图案间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口沿处描金彩一周。 同治官窑瓷器的特征都有哪些? ![]() 1、造型 在造型方面大多数都沿用了之前朝代瓷器的造型,还有些瓷器在颜色和花纹上和前朝都十分的相同,但并不是说这个时期的瓷器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了,在这个时候,由于慈禧的授意,也烧制出来很多不同风格的品种和造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大婚礼造器”和“体和殿”。此外,还有不少的瓶、樽、缸等瓷器,虽然说在器型上十分的规整,但是在造型上会显得比较笨拙,一般盘、碗依旧使用的是传统的式样。 ![]() ![]() 【红地描金囍字碗】 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红釉描金。口沿内外及腹部近足处饰描金回纹,内外壁和足墙饰描金彩“囍”字,内底心描金团寿字纹。足底书矾红彩“燕喜同和”四字楷书款。 同治时期生产的“囍”字瓷器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其中以海碗、大碗、中碗、汤碗、怀碗、黄酒碗、酒杯、羹匙、大中小盘、碟等餐具为主。这批大婚瓷器是同治七年(1868年)江西巡抚景福在景德镇为宫廷烧造的,共计120桶,计7,294件。 ![]() ![]() 【黄地粉彩丛竹纹奓斗】 黄地粉彩丛竹纹奓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2厘米。 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小巧。内施白釉,外通体施淡黄釉,彩绘各种丝竹纹。上下以描金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此件奓斗为同治时期御窑厂为同治大婚所订烧的瓷器之一,是宫中宴饮时的卫生用器。 ![]() ![]() 红地金喜字纹盒,清同治,高4.5厘米 口径8.1厘米,足径5.2厘米。 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内外均矾红地金彩装饰。上下口沿及近足处均以金彩描绘变形回纹。腹部及圈足外墙各以金彩书写10个双“喜”字。盒盖面中心以金彩书写一团“寿”字,围以变形回纹,四周环以两排双“喜”字,每排10个。盒底及盒内顶中心均绘结带毛笔、银锭、如意纹,纹饰外均围以4个双“喜”字。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矾红彩楷体“燕喜同和”4字双行款。 此种矾红地金“喜”字盒属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大婚用瓷,有5种尺寸规格,大者称捧盒,较小的是粉盒,最小者为可以盈握在手的胭脂盒。 2、图案纹饰 除了使用了传统的一些龙凤、云鹤、八宝等元素之外,同治官窑瓷器的图案还十分容易出现一些寓意吉祥的纹饰,如五蝠捧寿、长寿等都是在这个时期经常出现的,在纹饰风格上会显得比较平庸,而且在笔触呆滞拘谨,和前代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 ![]() 【黄釉刻折枝花长方花盆】 黄釉刻折枝花长方花盆,清光绪,高11.1厘米,口长19.4厘米、宽13.4厘米,底长16.9厘米、宽10.5厘米。 花盆呈长方形,平口,直壁,方圈足。盆内施白釉,外通体施浅黄色釉,以暗刻花卉为饰,口沿处暗刻如意云头、蝙蝠,外壁4面分刻牡丹、菊花各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 ![]() ![]() 【粉彩花蝶盅】 粉彩花蝶盅,清同治,高6.1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 盅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通栏绘粉彩花蝶纹,枝叶青翠,鲜花娇嫩,彩蝶翻飞,描绘生动细腻。底部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花蝶纹传统陶瓷图案,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制品。清代,随着西方绘画透视技法传入,花卉注重阴阳向背,描绘更加生动传神。 ![]() ![]() 【青花云龙纹赏瓶】 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高39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3厘米。 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海水江崖与回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 赏瓶是为皇帝赏赐需要而专门烧造的,始见于清代雍正年间,历朝多见缠枝莲纹,绘云龙纹者极为少见。 ![]() ![]() 3、胎釉特征 A、胎体,和咸丰时期的比较相似,往往是更加的洁白精细的,但是如果是民窑制造出来的瓷器在胎质上就会更加的粗松厚重一些,我们可以使用手指来轻叩圆器胎体,如果所发出来的声音比较尖,似金属铜声,那么就是同治官窑瓷器了。 B、釉面,釉面大多数会更加的细润一些,和珐琅器的效果十分的相近,一般来说由于胎质的原因导致不是非常的坚致,施釉稀薄,在透明度方面不是很好,同时硬度也比较低。 ![]() ![]() ![]()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4.4厘米。 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内。碗敞口,深腹,圈足,盖顶及足内均有红彩 “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器内外均以墨彩饰过枝籁瓜、蝴蝶、竹纹。胎体较轻薄。 墨彩表面暗涩无光,纹饰笔触较为拘谨。籁瓜纹为晚清瓷器的常见纹饰,此器纹饰、造型均显示了晚清瓷器的装饰特征。 ![]() ![]() 【红釉开光金囍字碗】 红釉开光金囍字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8.2厘米。 碗直口微敞,弧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内外均有描金回纹一周,碗内壁红地上描金“囍”字,里心饰金彩团寿字,外壁红地上有四个圆形开光,其内皆饰龙凤“囍”字,开光之间以花蝶纹相隔。外底白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 全器以红色为主,并用蓝、白、绿等色点缀,画面喜庆热烈,这是同治皇帝大婚时所用之器。 要如何鉴定? ![]() 如果是官窑的话锁制作出来的瓷器十分的规范,薄胎器也是如此,只是在造型上会稍微的差一些,民窑器多表现的是不规整的形状,厚胎器也会更加的粗糙一些。 如果是假冒的同治官窑瓷器在胎釉上大多是比较粗松的,釉色泛白,在釉面上不会显得特别的平净,这个是在购买瓷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此外同治官窑瓷器在粉彩色料中还往往是会加入很多的粉质,这样的话显得特别的浓厚。 ![]() ![]()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纹盘】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纹盘,高5.7厘米,口径27.9厘米,足径17.1厘米。 盘口微撇,弧壁,圈足。口沿涂抹金彩。外壁白釉地上均匀分布3枝粉彩折枝花纹,盘内淡黄釉地上以金彩书写29个团“寿”字,空白处点缀24个矾红彩描金蝙蝠和12个蓝料彩描金“卍”字,蝠眼以黑彩涂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白釉泛波浪纹,底中心署红彩楷体“同治年制”4字双行款。 此盘为慈禧太后万寿用瓷,所绘图案寓意万福、万寿。 10光绪官窑黄地粉彩万寿无疆杯 起拍价:5000 估价:20000 ~ 30000 NO:10 名称:光绪官窑黄地粉彩万寿无疆杯 ![]() ![]() ![]() ![]() ![]() ![]() ![]() |
|